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流通模式的完善研究
2014-04-02李从福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云南楚雄675000
■ 李从福(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 云南楚雄 67500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必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则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要强化资金管理,就应完善企业资金流通模式研究,探讨相应方式策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拥有足以保证企业全方位、高效能运营的资金,而且应高度重视盘活与使用资金,同时还要强化规范和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资金实现有效风险控制并高效运行,从而使企业不断实现资金增值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当前企业资金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债权资金和不良债权膨胀
债权资金是指企业以赊销方式向客户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或其他原因而形成的应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等。企业债权资金的膨胀可以概括为“三超”现象,“三超”是指债权资金超额、超期和超损。超额是指企业债权资金超过企业原来核定的信用额度;超期是指企业债权超过约定期限;超损是指企业应收账款列为坏账损失的金额超过企业预计的损失。很多企业不仅债权金额大,而且不良债权居多。据商务部抽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约为5%-10%,美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为0.25%-0.5%,中国是美国的20倍,可见中国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管理的薄弱。债权资金膨胀是当前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一个突出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将影响企业的稳健经营。
(二)信息失真并很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部分企业仍然忽视对财务信息化的投入,对资金的运行信息仍然停留在手工录入和处理阶段,进而在集团公司对下属各个子公司的资金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掌控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虽然有部分企业应用了ERP,但仅限于财务核算、物资供应等模块,金融服务的模块没有启用,无法整合集团的金融资源。企业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分析判断企业相关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多层级的集团公司,由于管理层级多、链条长,若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难以真正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企业各层级分别上报,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性作用不大。
(三)资金散乱且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散乱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在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上缺乏科学性,没把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成本意识引入财务管理。目前,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子企业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企业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过度分散,管理严重失控。二是缺乏对现金流量的认识,致使企业一味地追求产量和产值,还存在不理性的负债经营和不合理的风险投入,不打精细账,往往导致资金投入很多,效益却不尽人意。三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三是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债权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这些粗放的资金管理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更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的困难,财务风险极大。
(四)资金管理规范监控不到位
一些企业对于资金管理功能更关注的是资金的事后核算,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客观反映和监督。一些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企业对子企业、企业管理层对各资金流转环节存在着监督不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等问题经常发生。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制定有内部制度,一些企业也设置监督职能岗位,但往往监控效果不甚理想。一些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或已经形成但并没认真执行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不少母企业难以及时掌握子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针对子企业资金投放使用过程控制管理的措施却较少,加大了财务风险。还有一些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理解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财务问题,使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监督流于形式。
完善企业资金流通模式的策略
(一)企业资金资源管理
企业有了资金才能正常运营,才能生存和发展。资金流的形成根据产生性质可以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加强资金占用管理,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企业资金资源是分散占用在企业房产、设备、原料、成品、应收账款、投资等各个方面。因此,要管好企业资金,需知道企业资金被哪些方面所占用,各占用了多少。充分利用企业财务信息,摸清真实情况,改善其资金配置,为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监管好源头资金,减少债权呆坏账风险。企业的“源头”资金来自于销售收入,因此货款及时回笼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影响企业信用,甚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相应信用评级制度,分类管理客户赊销情况;其次应健全结算制度,及时结算并回收货款;然后应建立欠款责任人制度并加大清欠力度。通过加强债权管理,降低债权占用额度,缩短债权占用时间,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企业债权风险,提升企业效益。
3.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提升资金管理的能力。企业倒闭大多都是缘于营运资金周转问题,因此管理好营运资金已经成为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财务问题。财政部企业司正在建立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是加快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减少资金的不合理占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应关注的重点是:缩短存货周转期,通过强化企业产、供、销管理,做到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管理,减少流程浪费和积压,以提升存货周期效率;减少赊销,提高销售收现率,加强客户管理和销售渠道管理,减少赊销。针对赊销部分应加强资信调查、账龄分析、及时落实收款政策等方面工作来强化管理;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并有效执行,降低应收账款占用额并降低风险;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通过合理订立采购合同,利用商业信用形式合理占用客户的信用,能有效降低经营资金占用。
4.加强企业融资管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融通,科学有效的融资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提供有利支持和条件。反之,若是融资失控则必定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形象声誉等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融资尤其是科学有效的融资对企业的重要性。首先,短期融资策略。一是通过银行借贷方式筹集资金。通过向银行借贷资金,企业可加强与各大银行合理协商,形成战略合作模式。二是发行短期融资券。一般情况下,短期融资券相比其他融资方式利率较低,节约成本明显。三是采用贸易融资品种,来实现贸易融资。这些方式在银行规模紧张的情况下是特别实用的。其次,中长期融资策略。一是公开上市。公开上市是企业融资非常重要的途径。二是合理利用银行项目中长期贷款。企业为了满足战略资金需求,可以采用项目融资的形式来解决相应资金,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企业资金流通效率管理
企业资金的流通管理还应重点关注资金流通效率管理。资金流历来被称为企业的“血液循环”,其周转快慢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度。企业应实施信息化建设,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来提升资金流通效率。
1.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资金流通效率。对于企业来说,提升资金流通效率要从根源抓起,改变以往的资金管理模式及工具,通过加强资金实时动态监控,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资金高效流通。要实现对资金的实时、动态监控,必须改变以往的资金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高效管理。通过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和成熟的网络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集银企互联渠道建设、账户管理、结算管理、预算管理、支出管理、风险管理及分析决策为一体的智能资金平台,帮助企业达到提升资金流通效率的目的。
2.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充分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互补各成员单位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及提高对外融资能力,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集中管理,需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银行账户的集中管理。账户集中管理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集团公司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即下属子公司所有账户的开设、变更、撤销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审批;另一方面是集团公司借助网上银行、银企直联等技术手段对集团公司及下属成员单位的账户集中监控,实现对各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等信息进行远程监控,从而随时掌握整个集团各账户的资金头寸及交易明细状况。二是资金集中管理。在账户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是按照资金集中管理协议规则集中各单位各账户资金,另一方面又根据资金预算及时下拨资金,满足各单位经营资金需求。通过统一调剂集团内部资金余缺,避免不必要的资金闲置,充分消除企业集团存款、贷款、财务费用同时居高不下的“三高”现象,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融资集中管理。融资集中管理是指取消下属成员单位的对外融资权及担保权,由集团公司以整个集团的名义进行统借统还。集团公司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统一授信,然后根据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情况在各家银行的授信额度范围内进行统借统还,融资所得资金由集团公司根据各下属成员单位预算及申请需求按市场价格进行调配。通过融资集中管理,一方面可以防止下属公司不合理融资带来的融资风险,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以集团整体的名义与金融机构进行谈判,可以争取更多的授信额度及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这样既能满足资金需求,又降低了资金成本,提升资金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三)企业资金安全运行监控
1.建立企业资金安全保障机制。企业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建立安全防范意识,在资金使用全过程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将企业资金的进出、调动、内部周转等建立在公司的严格监控之下,建立合理的审批授权制度、复核制度、结算制度、账务核对等相关的资金保障制度,用制度来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
2.实时监测保障机制有效运行。建立防范意识,确保保障机制有效运行是关键。企业可视自身情况相应设立监督岗位。应运用各种手段,如通过信息化IT流程控制,对发生的资金流通事项实现事前分级监督,及时制止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及款项支付。企业也应定期不定期抽查安全制度的实施情况等,对企业所建立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企业资金的流通模式按照预定的轨道和方式运行,有效控制资金流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资金的顺畅和高效运行。
结论
市场经济为企业广开财源,一些企业抓住市场机遇获得了快速发展。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完善资金流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事项。一个良好的资金流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业绩稳步上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通过高效配置资金资源、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运行来完善资金流通模式,通过提高企业资金流通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并控制企业的相关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盈利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程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
2.张爱军,吕亚男.西方经济学中的资金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借鉴及其定位[J].学术交流,2006(9)
3.王晓薇.谈谈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J].财会通讯,2007(4)
4.齐亚芬.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5.余莲.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企业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