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苗床的制作
2014-04-02崔立勇郝迪萩
崔立勇,佟 庆,郝迪萩
(黑龙江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佳木斯154002)
竹柳为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植物。因其形态、侧枝、密植性跟竹子相似,取名为竹柳。又因其亲本属美国杂交柳系列,也有人叫做“美国竹柳”。速生竹柳,是一个优良超速生新能源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材质优良、干形优美、木材用途多样等突出性能,是工业原料林、盐碱地造林、湖泊滩涂造林、园林绿化、环境生物修复的理想树种,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竹柳对于丰富我国速生树品种,改良速生木材品质,扩大造林地域,防止速生林建设因物种单一而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该文结合文献资料和生产实践而成,为竹柳种植者提供参考。
1 苗圃的耕作
苗圃地土壤的深耕细作是壮苗高产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土壤耕作,一是疏松和加深了耕作层,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二是促使下层土壤更好的熟化,使上层土壤恢复团粒结构。同时具有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拌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三是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苗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之,通过深耕细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杂草,为种子萌发、插条生根、苗根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育苗地的土壤耕作。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风多、土壤水分不足的地方,为了储水保墒,秋天起苗后,要立即平整土地,深耕细耙,灌足冻水,来年春天提早做床播种。冬季有积雪地区,秋耕地不耙,第2年春天再耙地。在干旱地区秋耕后灌冻水,来年春天顶浆耙地。
(2)农耕地的土壤耕作。农作物收获后立即浅耕,待杂草种子萌发时,再进行深耕细耙,灌足冻水,第2年春天再顶浆耙地。
(3)生荒地及撂荒地的土壤耕作。杂草不多的荒地,秋耕秋耙后,第2年春天可育苗。杂草茂盛的荒地,先割草压绿肥,浅耕灭茬,切断草根,待杂草种子萌发后再耕地。
2 苗床的制作与作垄
南方整地以高床或高垄为宜,以便排水和提高根系透气性。北方整地以低床或低垄为宜,便于雨季积蓄水分和灌溉。
(1)起垄是在田间筑成高于苗床的狭窄土垄。一般宽20~50cm,高10~20cm。能提高地温、便于排灌。低床一般宽4m,长20~35m。
(2)低垄是用土埂、沟或走道分隔成的区域。低垄有利于灌溉和排水。一般高床宽4m,长20~35m,每苗床栽八行。此外低垄的制作还应考虑竹柳的生长和其管理,比如,需要注意通风透光,便于修剪与收割等,也有利于覆盖地膜。
3 山地、丘陵地区制作鱼鳞坑
鱼鳞坑是在被冲沟切割破碎的坡面上,坡度一般在 15°~45°,或作为陡坡地(45°)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由于不便于修筑水平的截水沟,于是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上下相间,排列成鱼鳞状,故名鱼鳞坑。它也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整地工程。
鱼鳞坑的布置及规格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地形、土质和植树造林要求而 定。一般鱼鳞坑间的水平距离(坑距)为1.5~3.0m(约2倍坑的直径),上下两排坑的斜坡距离(排距)为3~5m。坑深度约0.4m,土埂中间部位填高约 0.2~0.3m,内坡 1∶0.5,外坡 1∶1,坑埂半圆内径约1~1.5m,埂顶中间应高于两头。每坑内栽植1棵树。
鱼鳞坑在拦蓄过程中分两种不同的状态:①当降雨强度小、历时短时,由于单位面积来水小,鱼鳞坑不可能漫溢。因此起到了分段、分片切断并拦蓄径流的作用。②当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时,由于单位面积来水大,鱼鳞坑就会发生漫溢。但因为鱼鳞坑的埂中间高两边低,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径流在坡面上往下流动时不是直线和沿着一个方向的,因而避免了径流集中,坡面径流受到了行行列列鱼鳞坑的节节调节,就使径流的冲刷能力减弱。假若遇到超设计标准降雨时,或者按植树造林要求,鱼鳞坑布置过稀,坑内蓄水容量不足时,不光鱼鳞坑要发生漫溢,最下一排鱼鳞坑的上沿土坡由于径流量大容易被冲蚀,因此必须限制该处的流速要小于土壤不冲流速。
4 土壤消毒与除草剂
理论上常用的苗圃用除草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扑草净、果尔等。但对竹柳小苗是有影响的,所以建议用人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