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建腐败预防与惩戒研究

2014-04-02黄正东

河南建材 2014年1期
关键词:投标人招标腐败

黄正东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438002)

高校基建腐败预防与惩戒研究

黄正东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438002)

高校乃大师云集、孕育国家建设人才的净地,然而这片净地有可能演变成基建腐败的频发地。近年来,高校基建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手法多样,屡禁不止。因此,分析高校基建腐败产生的成因,研究预防高校基建腐败的对策,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预防高校基建领域腐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基建;预防腐败;对策;研究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全国高校带来了规模发展的全新机遇,很多高校纷纷搬迁新建校园,不断地增容、扩大建筑规模、提升建筑规格。恰在各高校建设高潮迭起之时,一些不良的腐败现象逐渐渗透高校,导致一些意志薄弱、难抵诱惑的高校领导干部纷纷落马于象牙塔,沦为阶下囚,严重影响了高校这片净地。因此,认真分析高校基建腐败现象,探讨与研究预防和治理基建腐败是各高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 高校基建腐败概述

腐败在《新华词典》的释义是指动植物腐烂,人的思想陈旧,政治黑暗,组织机构、制度混乱等。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腐败是公共权利与货币交换的违法行为。从法学角度理解,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行使的一种有社会危险性的作为或不作为。从政治学角度理解,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利牟取私利的行为。

关于高校基建腐败一词目前尚无定义,但人们习惯理解为与高校基建领域有关的领导及其他公职人员滥用职权非法牟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的各种行为总称。

2 高校基建腐败现象

2.1 基建腐败案简述

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地方高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基建腐败案件不断上升,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高校领导干部基建腐败尤为突出,类似案件在其他省份同样屡见不鲜,高校逐渐成为了基建腐败的重灾区。据统计,2005~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的高校先后8名厅级校领导因基建等贪污腐败问题落马,涉案金额最多的有1 400多万元。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检察机关一年就查处了当地4所高校工程建设环节贿赂犯罪案件38件,查处副处级以上干部13人。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检察院曾集中查处了南昌两所大学贿赂案15件,查处15人。其中南昌航空大学原副校长刘志和先后收受他人贿赂41次,受贿262.6万元。2012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湖南工业大学原校长张晓琪的9个受贿事实中4个是基建受贿,其金额占据其受贿总额约500万元的近83%。2013年4~5月,四川高校相继有3位校领导因基建问题,涉嫌严重违纪,先后被查处,这些学校亦有数量不等的中层干部,被一并调查。

还有南京工业大学孙义撰写的《我国转型时期高校基建部门反腐败问题研究》一文中,对100个基建腐败案例调研发现涉及学校部门一把手的案例有75个,其中原任正厅级职务的为12人。

2.2 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环节

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工程建设领域集中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构建高校基建领域腐败防治体系。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国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现象依然很严重,几乎贯穿了招标、采购、签约、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竣工验收及审计结算等各环节之中。

1)领导决策环节腐败。这里的领导层主要指学校党政一把手、分管校领导及与基建项目相关高管人员等。领导层的腐败是目前高校最大的腐败,主要表现为迎合上级领导为个人提升政绩,为个人或他人牟取私利而出卖基建承建权,假借集体研究之名实为暗箱操作私定承包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集体担责。

2)招投标环节腐败。这一环节腐败的主要表现就是招标人借评标之机给关系投标人打高分,或向关系投标人泄露标底,或暗示关系投标人恶意串通其他投标人串标抬价而使关系投标人实现低价中标,实现从中牟利的目的。同时,投标人为获取中标资格,不惜想方设法花血本、拉关系、走后门,以摧毁相关人员的思想防线实现中标的目的。还有些投标人借照做假标或纠集其他投标人串标、围标,一旦中标后就大捞一把或把项目低价转包分包或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挽回投标的投入损失。

3)材料设备采购环节腐败。在建筑装饰材料和房屋建成后的配套设备设施采购环节也是很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的。有些供应商为牟取高额利润而不惜一切代价向高校基建项目管理领导或其他人员行贿或集体行贿,致使高校基建决策者和经办人借职务之便为他人牟利、为自己获利。还有的管理人员与供应商串通一气,故意增大建材的用量或抬高主材料价格,以满足中饱私囊之欲。

4)施工管理环节腐败。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会使出浑身解数拉拢腐蚀、诱惑项目总监、高校现场代表、监理人员、质检部们工作人员,使他们步步跌入施工单位设计的腐败深渊,使监管人员迷失方向、玩忽职守、放松警惕、贪赃枉法、索贿受贿,对质量控制、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问题不闻不问,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5)设计变更环节腐败。很多高校为节省基建开支,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合理低价中标条件。有的投标人就以较低的投标价格投其所好获取中标资格后,在施工合同洽谈中设置有利于日后增量调价活口条款,或利用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变更、现场签证等手段来增加高额利润。有的投标人借增减建设项目之机使高校领导分解合同、逃避招标、化大为小,为自己牟利提供方便。而一些接受了贿赂的领导或监管人员则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疏于监管,或失职不察或知而不察,为双方非法获利创造机会。

6)结算审计环节腐败。竣工验收是基建项目按时合格交付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双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组织验收结算。有些高校领导和相关管理、财务、审计人员不按要求进行验收、审计结算,而是利用手中的工程验收和工程款给付权利,故意设置验收障碍、拖延审计结算时间,暗示或强索好处。有些高校领导在钱色的诱惑下,不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就直接按承包人提供的结算依据私下协商好的价款直接给付。有些学校的财务审计人员主动向承包人透露审计信息,或给承包人获取审计信息支招,以满足一己之利。

2.3 高校基建腐败的新特点

从近几年高校基建领域腐败案件分析来看,高校基建腐败呈现如下新特点:

1)群体案件多,行为更隐蔽。高校基建腐败的不仅仅是高校的少数领导,基建监管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因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他们与领导共同腐败,将很容易造成监督失察,引发别出心裁的高智商群体腐败违法。

2)涉案金额大,查处难度大。高校基建投资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面对如此巨额的投资,承包人和材料设备供应商当仁不让,动用一切手段、一切关系进行“公关”。有些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们在“公关”面前缺乏经验、迷失方向,难抵诱惑,总觉得一次活动没关系,一次小意思无所谓,殊不知日积月累就是滔天罪。检察机关对这些案件的查处取证往往是很艰难的。

3)腐败花样多,节庆期间高发。有些高校领导多年如一日的负责或分管基建工作,与承包人或供货商等长期相处,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节庆期间走动走动、串串门也就顺理成章了。还有些高校领导和基建干部对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花钱如流水的生活心存羡慕,久而久之便学会了吃喝玩乐赌,忘记了自己,便丧失了人格尊严,便腐化堕落了。

3 高校基建腐败的成因分析

3.1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权利过于集中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的法规制度缺失和可操作性强的细化规章不健全,如《招标投标法》中对串通围标、借照挂靠投标、人为低价抢标、非法转包、违规分包等行为无法进行违法认定和处理,这都会让不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使不法人员在内容复杂、时间紧迫、层次多样、管理多头的高校基建项目中,腐蚀高校相关人员。

大学体制行政化是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权利过于集中的关键,他们对外业务决断权利大,而与之相适应的权利制约与监督机制又不健全。因此,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下,面对周期长、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的基建项目必然会导致高校基建出现腐败问题,这就是基建领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

3.2 党纪法纪意识淡薄,抵御风险能力低

纵观近年来基建领域腐败案件,违法违纪人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法制法纪、反腐倡廉教育认识不足,缺乏自律,放松了“三观”的改造,抵御廉政风险能力下降。一些高校领导干部和基建工作人员价值观、权利观扭曲,在社会金钱美色等享乐主义诱惑下,私欲膨胀,道德防线崩溃,不惜铤而走险、置学校的利益于不顾,把手中的权利变为向承包商、供应商索贿受贿的手段和工具,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天衣无缝,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将自己推向了犯罪深渊。

3.3 内设招标机构权利过大,招标不规范

根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高校基建项目中,除必须经政府指定招标代理的大额项目外,对于一般的中小型项目都是由高校自行组织内部招标。内部招标部门对工程量、工程费用、质量要求、设计变更、招标文件制定、招标开标、合同洽谈等环节具有决定性的掌控权,投标人为了中标和顺利施工就不择手段地加大对发包方有关人员进行感情投入,搞权钱交易。还有些高校为避开政府招标,不惜违规分解基建项目,化大为小,搞暗箱操作,使得一些不具资质的借壳承包人或根本就无资质可言的承包人投标中标,导致违规施工,给高校造成巨大损失。

3.4 施工过程跟踪审计监管不力

基建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监管难度高。目前,多数高校虽有纪检监察和财务审计部门干部全程参与基建监管,但他们在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变更签证、质量监控等重要环节往往是“外行看热闹”,不懂专业,使基建监管流于形式。同时,高校基建结算审计往往是高校内部审计,主管财务审计和基建的校领导同属一人的情况居多,而内部审计、财务与基建部门也同属一位校领导负责,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很难得到切实保证。再加上高校基建项目大部分工期紧,导致有些项目施工图纸都不齐全即匆忙开工。可想而知,不确定的施工因素有多少,需要变更加量的签证有多少。这对具有签证权的工地代表来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稍不谨慎腐败现象即可发生。

4 预防高校基建腐败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高校基建制度,分散权利

建立健全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设计变更签证、合同管理、跟踪审计、资金管理、纪检监察和基建廉洁责任书制度等,积极探索高校基建“代建制”的新模式。严格实行基建工程启动论证、责任延伸和基建项目校务公开制度,对分管基建领导和从事基建业务人员实行轮岗与离职审计制度。细化基建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腐败防控监督制度,领导带头做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自觉防范和约束权利滥用行为,减少腐败机会,抑制腐败发生。

要从源头上防治基建腐败,就要完善权利运行监督机制,保证权利正确行使,有效制约。为便于管理,可将基建过程中的基建招标、材料设备采购、现场施工管理、结算审计等权利分散。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避免一把手一手遮天、权利过于集中的弊端,这是预防“权利导致腐败,绝对权利导致绝对腐败”的有效措施。

4.2 增强法纪意识,提高抵御风险免疫力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建领域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生活作风、廉洁自律和警示教育,提高基建所涉人员思想素质,构筑道德防线,增强风险防御能力,增强法律观念。在坚持相关政治法律和先进典型教育学习的同时,还要结合反面典型深刻剖析,从中找出引发基建腐败的原因及危害,做到时刻警示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切莫让“大楼盖起来了,人就倒下去了”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构建切实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和一岗双责意识,大树廉洁从政、廉洁自律之风,大力营造人人讲廉、爱廉、行廉的良好校园氛围,让侵蚀腐化高校的毒瘤无藏身之地,无可乘之机。

4.3 规范招投标程序,推行阳光招标

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政策要求,制定的招标、评标、资格预审文件,细化招标的标的额度、投标条件,规范高校基建招标程序。评标期间实施全程视频监控、录像,或通过校园网直播,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公示制度,对于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评标定标结果等都要通过政府指定的媒体或者学校指定的网站予以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杜绝招标腐败。

4.4 加强跟踪审计监督,预防与惩戒结合

预防与惩戒高校基建腐败,跟踪审计监督是关键。高校党委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负责基建工作的领导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审察,做好群众关于基建方面的举报和信访接待工作。利用校园网、QQ群、微信等媒体设置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还可以通过年终述职述廉、干部培训、离任审计、施工过程检查、材料设备验收、进度款拨付等环节和途径加强监督与查处,使高校基建领域腐败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对出现的问题,无论涉及到谁都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办一起、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监督的事前预警、过程监督作用,有效预防与发现腐败。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监督的违规查处和系统免疫作用,有力地严惩和遏制腐败。

5 结语

根治高校基建领域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建立完善预防和惩戒基建腐败体系。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高校党建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认真实施,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监督在预防高校基建腐败中的作用。要善于发现问题,挖掘线索,对准苗头,提前预防,绝不回避。树立防治腐败“一盘棋”、“联动作战”意识,切实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正本清源,还高校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

[1]李微敖.四川三高校校长落马:基建与医卫腐败“黄金交叉”[EB/OL].http://field.10jqka.com.cn/20130606/ c535298470.shtml,2013~06~06.

[2]沈念祖.基建成高校腐败雷区:江西高校新校区扩建逻辑[EB/OL].http://project.newsccn.com/2013~06~07/211514. html,2013~06~07.

[3]中国青年报.高校基建腐败案调查:将行贿成本列入工程预算[EB/OL].http://www.dzwww.com/special/ts/jdf/ 201306/t20130614_8501525.htm,2013~06~14.

[4]孙义.我国转型时期高校基建部门反腐败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08~11~23.

[5]张科,栗克元.高校基建腐败防治若干问题思考[J].传承, 2011(28).

[6]张如宏.高校基本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探究及防范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

[7]刘金玉.高校基建腐败的成因及对策探究[J].学理论,2011 (14).

[8]郝毅.高校基建工程领域预防腐败对策初探[J].才智,2013 (16).

[9]孙莹厚,胡绍君.充分发挥跟踪审计在预防高校基建工程腐败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2(09).

[10]吴玉刚.高校基本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01).

[11]王楠,吴峰.论高校基建反腐败制度的缺失与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2(08).

猜你喜欢

投标人招标腐败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序贯拍卖中报价排序信息披露的研究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级密封价格机制工程招标模型
基于博弈论的串标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