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2、IL-10和TNF-α在胃窦癌化疗前后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4-04-02卫茹

河北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正常人胃窦化疗

卫茹

胃窦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恶性瘤,病死率高。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在肿瘤患者机体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抑制。IL-2和IL-10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检测指标。TNF-α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对于三者在胃窦癌患者表达的联合观察未见报道。本文观察GA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2、IL-10和TNF-α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临床中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组60例胃窦癌病患,均为我校附属医院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入院,经临床明确诊断的胃窦癌Ⅲ期患者,症状显著,对应免疫成分明确,病理确诊,无其他显著合并症。其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1±8.2)岁。所有病例经化疗6个月后复查IL-2、IL-10和TNF-α含量。对照组60例,其中男40 例,女20 例;平均年龄(62.5 ±7.7)岁;均为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来我校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健康者,重要脏器无显著疾患,无肿瘤家族史,已说明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胃窦癌Ⅲ期患者,症状显著,对应免疫成分明确,病理确诊,无其他显著合并症。同意参加本研究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既往未行化疗或胃切除术。

1.2.2 排除标准:①实验前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者;②以往曾接受化疗者;③有影响消化功能的全身性疾病;④研究者认为可能存在的其他医学或心理疾病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3 标本留取 于清晨6∶00时空腹取各病例左臂肱静脉血3 ml,2 h内常规离心(3 000 r/min),取血清于-20℃储存。胃窦癌患者化疗后6个月重复操作1次。

1.4 方法 采用间接法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2、IL-10及TNF-α水平,试剂购自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标仪为美国 BIO-TEK ELX800TM型。根据标准曲线换算成相应浓度值。具体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17.0统计软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表示结果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胃窦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IL-10和TNF-α 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化疗6个月后,胃窦癌患者14例已死亡,未复发35例,复发11例,未复发者35例,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11例,血清IL-2较未复发组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IL-10和TNF-α则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1 GA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2、IL-10和TNF-α含量变化μg/L,±s

表1 GA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2、IL-10和TNF-α含量变化μ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未复发组比较,#P <0.05

组别 IL-2 IL-10 TNF-α对照组(n=60)8.8 ±1.0 36.8 ±7.4 1.68 ±0.41 GAC 化疗前(n=60) 4.9 ±0.5* 54.1 ±9.8* 4.1 ±0.83*复发组(n=11) 4.2 ±0.6# 50.7 ±8.8* 3.9 ±0.75未复发组(n=35)8.2 ±0.8 34.4 ±6.9 1.81 ±0.34

3 讨论

IL-2是辅助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它能激活NK细胞和T细胞,又能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研究显示IL-2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功能[4,5]。它能增殖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加它们的杀伤活性,清除机体的肿瘤;它还可以增加干扰素和抗体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因此,IL-2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胃窦癌患者IL-2水平比正常人降低(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6]相符,这反映胃窦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经6个月的化疗后,未复发患者IL-2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比未复发患者降低(P<0.05)。此结果提示胃窦癌患者IL-2水平的下降可引起人体的免疫调节紊乱和免疫抑制,检测IL-2水平变化,有助于胃窦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IL-10由辅助T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产生,有抑制免疫力的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7]。IL-10通过抑制TH1细胞产生IL-2等细胞因子,降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破坏APC的抗原递呈能力,进而对细胞免疫应答进行抑制;此外,它还能够对NK细胞活性进行抑制,减少巨噬细胞和NK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因此,IL-10有抑制人体免疫力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胃窦癌患者IL-10的水平比正常人升高(P<0.05)。经6个月的化疗后,未复发患者血清IL-10水平下降,其IL-10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患者比未复发患者升高(P<0.05),提示胃窦癌患者免疫系统存在Th1/Th2的失衡,患者有直接免疫功能的减弱,又有负向免疫调节的推波助澜,因此,肿瘤细胞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肿瘤的发展又升高IL-10的水平,形成了恶性循环[1-3]。以上结果表明:IL-10参与了胃窦癌的发生、发展,检测IL-10水平变化,有可能成为胃窦癌诊断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TNF-α由单核巨噬和T细胞产生,它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坏死或者消失;但也可以促使一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8],它能够通过NOTHC信号途径引发一种通常阻止肿瘤形成的肿瘤抑制物失活,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当患者出现外伤、自体免疫病及恶性肿瘤时,血清TNF-α水平均可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本研究显示:胃窦癌患者TNF-α的水平比正常人升高(P<0.05)。经6个月的化疗后,未复发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下降,其TNF-α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比未复发患者升高(P<0.05),均提示TNF-α参与了胃窦癌症发生发展,可能是胃窦癌肿瘤细胞分泌了较多的TNF-α,也可能是肿瘤细胞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了更多的TNF-α。以上结果表明:TNF-α也参与胃窦癌症的发生发展,检测TNF-α水平有助于观察疗效,对判断预后有临床意义。

同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同时对IL-2、IL-10及TNF-α在胃窦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表达进行联合分析,对患者的免疫实施网络式监视,揭示了胃窦癌患者与正常人及化疗前后的免疫性表达的显著差异,故而提示对GAC患者动态监测IL-2、IL-10和TNF-α水平变化对于观察其病情变化、疗效及预后可能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限于实验条件及病例数较少,其各种免疫性产物表达变化的具体机制未作讨论,期待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1 胡晓明.IL-10对肿瘤免疫的抑制.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26:107-110.

2 唐春华,王辉,王宏,等.膀胱肿瘤患者血清、尿液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4:334-339.

3 孙风波,张佃良,郑红梅,等.血清IL-10水平及其基因-1082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窦癌恶病质的关系.剂鲁医学杂志,2010,17:69-71.

4 Barath P,Fishbein WC,Cao J,et al.Detection and localic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human atheroma.Am J Cardiol,1990,65:297.

5 解春桃.银屑病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20:414-415.

6 葛红,许佐良,张桂因,等.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IL-2检测.上海免疫学志,1990,10:94.

7 Ushio S,Namba M,Okura T,et al.Cloning of the CDNA of humanIFN-gamma-inducing factor,expression in Escheri chiacoli,and studies on the biologic act ivities of the protein.Jmmunol,1996,156:4274-4279.

8 贾百灵,侯晓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的变化.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849-850.

猜你喜欢

正常人胃窦化疗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跟踪导练(二)(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正常人视交叉前间隙的MRI形态特征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