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流动服务站
2014-04-02刘军胜
_刘军胜
“听这声儿,肯定是孙红太他们又下乡来了。”9月22日,听见远处的摩托车声,正在地里收玉米的扶沟县大李庄乡高庄村村民李大春说。
“老乡,收玉米时一定注意电线,碰到电可不得了。”果然在两分钟后,3个骑着摩托车的供电员工打着供电服务的旗帜来到李大春面前。骑摩托车的是“孙红太劳模工作室”的成员,每到农忙时,他们总会来到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用电,帮助农民解决用电问题,农民对此习以为常,称工作室是流动的服务站。
扶沟县电业局“孙红太劳模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1月,以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孙红太的名字命名,工作室共有成员9人。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该劳模工作室制定了“三讲” (讲质量、讲时效、讲安全)原则,通过严格要求,让每个成员都成为技术骨干和服务明星。
今年夏季大旱,“孙红太劳模工作室”以主动服务、延伸服务、超前服务为宗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蹲守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办理临时用电手续,深受群众欢迎。
7月31日,大李庄乡周庄村村民杜保同和老伴开着四轮拖拉机,驶向村北头的辣椒地。到地里后,稳定好机器和水泵,铺好水管,他摇动拖拉机。随着机器的“突突”声,水泵转圈了,可就是不出水。连续摇动几次机器仍不出水,累得老人坐在地上喘气。
正在犯难之际,两辆摩托停了下来。“孙红太劳模工作室”的成员李锁太、杜同庆背着工具包走到两位老人面前。
“保同叔,大老远就看您在地里忙碌,却没看见喷水,想着就有问题。”两人边说边在机井边忙碌起来。经检查,水泵运转正常,下井管接头处漏气,需把井里的四节管子全部拔出,重新对接。
烈日当空,两人的汗水不一会儿就顺着鼻子滴下来,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额头前。
两人开始向机井里放管,在拧最后一节下井管螺丝时,只听“咣当”一声,杜同庆手里的扳手掉到了井里。
“同庆,你们来帮忙,还丢了工具。”杜老汉连声致歉。
“嘿嘿,大叔,您看这是啥?”只见同庆从衣袖中捋起一根绳子,顺手把扳手提了上来。老汉顿时明白,原来那根绳子一头系在扳手上,一头系在手腕上。
“这个绝招是红太发明的!”李锁太说。
连接好水泵后,为了确保不漏气,二人又从沟边挖出一些胶泥,在水泵与下井管连接处严严实实地糊了一圈。摇动机器,井水流顺着管子奔向辣椒地。
“关键时候,还得靠你们供电人。”杜保同感激地说。
“一个人做得好不算真的好,大家都好才能达到目的。”这是孙红太为劳模工作室提出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孙红太劳模工作室”开展了传帮带,把培育“学习型、服务型”团队作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技能水平。
为了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扶沟县电业局10月将在全局开展以技术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大比武活动。“孙红太劳模工作室”担负了此次比武培训的重担,该工作室分别开展现场模拟、临阵观摩、专题讲座、跟班施工等培训形式,通过“教绝招、传技能、拔高徒”培训理念,快速提升了员工比武技能水平。
“焕新没来工作室前,登杆作业双脚发软,用不上劲,现在成了我的得力助手。”9月18日,看到在现场辅导新同事的高焕新,孙红太欣慰地说。
两年前,高焕新参加入选劳模工作室的技术比赛,虽然当时他登杆脚步慢,但孙红太看他功底扎实,毅然选择他到劳模工作室。如今,高焕新已成为业务骨干,多次获得扶沟县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还带了两个徒弟。
和高焕新一样成长起来的人很多。据悉,“孙红太劳模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培训学员1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