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冬季餐馆内PM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2014-04-02陈鸿明
陈鸿明,张 鹏
蚌埠市冬季餐馆内PM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陈鸿明1,张 鹏2
目的对2012年蚌埠市冬季餐馆内细颗粒物PM2.5浓度进行检测,为更好的开展公共场所日常性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蚌埠市6区90家餐馆作为采样点,使用便携式气溶胶检测仪对其室内PM2.5检测,测得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蚌埠市各区餐馆室内PM2.5浓度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其中有24家餐馆浓度水平接近限值。结论政府联合卫生监督部门、环保部门对餐饮业加强监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为进一步实现宜业蚌埠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餐饮业; PM2.5; 现况调查
PM2.5又称为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研究表明,城市大气中PM2.5与气管炎、肺癌患者就诊率、呼吸系统发病率、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1]。由于PM2.5具有粒径小,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2],以及寿命长等特点,对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而国内主要针对市区餐馆内PM2.5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笔者于2012年对蚌埠市下辖6区该类场所室内PM2.5浓度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餐馆内PM2.5浓度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卫生部颁发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整群随机抽取蚌埠市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蚌山区、高新区、经开区等6区共90家餐馆,对其室内PM2.5进行监测。
1.2方法 采用几何状布点方法,将6区分别划分若干个三角形小格,在交叉点和小格内随机各选取15家餐馆。使用美国TSI公司Sidepak AM 510小流量空气采样器在正常营业时间进行空气中PM2.5浓度水平检测。检测前对检测仪器进行调试和校正,监测时将仪器置于监测点中央区域,采样高度1.5 m,以100 L/min的采样流量采样60 min,考虑室内湿度、温度、气象条件及有无吸烟状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参照国家标准取冬季PM2.5浓度平均值,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蚌山区、高新区、经开区餐厅室内PM2.5浓度较低的分别为9家、8家、14家、9家、13家、13家,占73.3%,各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P<0.05)。其余均接近PM2.5浓度限值。另外,所有餐厅均设有禁止吸烟标志。
2.2餐馆内浓度分布 对PM2.5浓度接近限值餐馆的包间、大堂、厨房、卫生间、储物室进行布点检测,餐厅内部包间、大堂、厨房间浓度均较高,相对的卫生间及储物室较低。
3 讨论
本资料结果示蚌埠市各区冬季餐馆内空气中PM2.5浓度均处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其中禹会区、淮上区、蚌山区较高,龙子湖区、高新区、经开区较低。从室外污染来源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城市功能分区不同,不同区具备各自特点所致。禹会区工厂设置较多,蚌山区人群密集,交通发达,车流量较大,最终工厂废气、车辆汽车尾气大量排放[4]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淮上区因建筑扬尘、土壤尘等可能为PM2.5粒子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相对的龙子湖区绿色植被较多,环境较好,高新区、经开区人数较少,车流量小等最终出现PM2.5浓度水平较低的结果。
从室内污染来源分析,蚌山区可能由于餐营业较发达,经调查小型餐饮单位均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油烟未经处理而自由排放,由此造成PM2.5水平较高。建议城市应当限制并逐步禁止在居民区、居民楼和具有居住及办公功能的综合楼内及附近从事餐饮等经营活动。经随访调查,发现部分餐馆虽然设立禁烟标志,但消费群体及餐馆管理人员对此概念相对淡漠,未能很好起到提醒警示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因在吸烟场所内的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烟草产生的,且烟草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物粒径绝大多数<2.5 μm,故目前国际上推荐其作为检测室内环境烟草烟雾的指标。美国已经制定了细颗粒物的限制指标,要求年平均浓度<15 μg/m3,日均浓度<35 μg/m3。要接近这个标准,在餐厅实行完全禁烟是非常必要的[5]。
虽然蚌埠市整体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良好,依然需时刻警惕,对此政府应加强PM2.5的控制与治理,具体建议:(1)餐馆内设立吸烟区,提高室内换气扇的使用率,非营业时间加大开窗排气,加强监管,取暖设施管道合理给予铺设。(2)植树种草。提高绿色植物覆盖率,减少裸露地面及增加对环境PM2.5的吸附作用[6]。(3)火电厂、工业污染源控制。对所排放废气不能达标的严厉责令整改,督促各工厂对废气净化器的使用。(4)农作物的燃烧处理。采取相关部门随时督察,周围居民举报的手段以降低甚至消除辖区居民对秸秆的焚烧处理。(5)汽车污染源的控制。利用政府补贴优惠政策,要求司机安装汽车尾气媒触处理器,有效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逸散与排放。(6)定时公布空气环境质量检测报告。引进先进设备,建立空气毒理实验室,协同市民监督,时刻提醒居民注意空气质量变化,注意保护个人身体健康,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除传统方法治理之外,同时应加强更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及制定严格的监控体系。
[1] Dnany H,Oscar B,Gerard H,et al.PM10 and PM2.5 concentr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results from the CESAR study[J].Atomospheric Environment,2001,35:2757-2771.
[2] 郭冬梅,操基玉,王 勇,等.厨房空气中烹调油烟有害成分的测定和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2):142-145.
[3] 杨树斌.蒲江县1992~2001年公共场所监测结果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4):283-284.
[4] 徐映如,王丹侠,张建文,等.PM10和PM2.5危害、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J].职业与健康,2013,29(1):117-119.
[5] 康纪明,姜 垣,林晓光,等.北京市部分餐厅和酒吧烟草烟雾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8):738-741.
[6] 李春燕,高翠香.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城市生态环境整治方案[J].唐山学院学报,2007,20(2):59-63.
1.安徽省蚌埠市卫生监督局 淮上区卫生监督所,233030;2.蚌埠医学院 预防医学系,安徽 蚌埠 233000
陈鸿明(1971-),男,安徽泗县人,公共主管医师,大学。
R163
A
1008-7044(2014)03-0248-02
201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