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的调查研究

2014-04-02宋明启许丽伟陈改梅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际寝室显著性

宋明启,许丽伟,陈改梅

(1.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8;3.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倡“环境决定论”,他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虽然环境决定论有其自身的弊端,但环境的影响对人类成长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都影响着其心理和行为,其中学校环境中的寝室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因为大学生大部分学习生活的时间都在寝室度过,寝室是大学生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研究表明:大学生一天24小时,待在寝室的时间除睡眠外还长达5.8小时,[1]寝室环境的质量往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良的寝室环境会产生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导致人际间交流匮乏,会造成各种心理疾病。以往大多是从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进行研究。陈明生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寝室人际关系状况,提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不良心理障碍的影响及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有效措施。[2]张锦华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和谐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并提出营造和谐寝室人际环境的措施和方法。[3]张松菁等人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寝室人际关系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4]

关于寝室环境,借鉴卢爱新在“高校寝室心理场的建构”一文中有关环境空间的思想,把寝室环境划分为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大学生对寝室环境的心理认知也可以说成是对这三种环境的知觉和由此形成的不同看法。寝室环境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同的心理认知状况,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通过转变大学生对寝室环境不良的心理认知状况,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大庆市四所高校中的10个院系的大一至大四共计160名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93.75%。

采用自编的“寝室环境心理认知”调查问卷。问卷主体由4个部分组成,共14题。其中物质环境5题,文化环境5题,人际环境4题。另外,在问卷的结束部分,征求了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问卷质量,使其能以较少的题目涵盖较多的内容。在正式发放问卷前,研究成员进行了试调查,获得了很多宝贵信息,反复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为正式调查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的整体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大学生对寝室物质环境方面表现了不满,尤其是对寝室的硬件设施和取暖方面意见较大。在第3项里(寝室冬暖夏凉),34.7%的人持肯定观点,48.7%的人持否定观点,部分学生认为寝室的采暖设施需改进,同时寝室夏季通风欠佳。文化环境方面,寝室成员在穿着打扮和语言风格方面存在一定意见分歧,有28%的学生持否定观点,更多的人都表示“不好说”,这说明学生对寝室文化环境方面都有自己的个人见解。人际关系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寝室人际环境的认知表现出良好的认同,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表示出对寝室人际氛围的不认同,如学生遇到困难有6%的学生不会找室友帮忙,这说明大学生寝室人际氛围仍然比较紧张。

表1 大学生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的统计结果(%)

(二)差异比较

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的差异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男女大学生在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在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上均分高于女大学生(T=0.47,P<0.05;F=0.59,P<0.01)。年级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选择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对物质环境心理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学生对寝室卫生和硬件设施意见很大,很多人表示了不满意;而大四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或写论文,对寝室物质环境的关注程度在减弱。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在文化环境的心理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人际环境心理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spss分析性别、年级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的差异比较

三、讨论分析

(一)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状况

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寝室环境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认知状况。14个项目中回答肯定的观点大部分多于否定的观点。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的状况良好,但在个别项目上也存在较大分歧。应大力加强寝室物质环境的改善,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明亮整洁的寝室环境会使大学生感受到舒服、放松,心情愉悦。

文化环境主要指的是寝室成员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被寝室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文化观念与精神氛围。在文化环境方面,大学生除了持肯定和否定观点外,更多的人都表示“不好说”,这说明学生对寝室文化环境方面都有自己的个人见解。这与大学生心理特点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完善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具有了一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思维达到了较高和较成熟的程度,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增强,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敢于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但易存在主观片面性。

大部分学生对寝室人际环境的认知表现出良好的认同,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表示出对寝室人际氛围的不认同,这说明大学生寝室人际氛围比较紧张。这种紧张的人际氛围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寝室环境的整体认知,虽然占的比例小,但影响度非常大,这正是很多专家都关注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

(二)性别和年级对寝室环境的不同心理认知

男女大学生在物质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由于男生寝室比女生寝室卫生条件差,男生对寝室公共设施保护意识差,很多男生表现出对寝室物质环境不满意。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人际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与男女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有关。女大学生对他人比较依赖,喜欢结伴出行,她们的思维方式偏向感性,遇到问题喜欢与他人分享或找室友帮忙;而男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理性思维偏重,遇到问题,他们更愿意自己处理。

年级对寝室环境心理认知有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在对物质环境心理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学生对寝室卫生和硬件设施意见很大,更多人表示了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与大一学生对大学的初步认识有关。大一学生对学校的认识首先从基础设施这方面开始,当一些硬件设施不符合自己的个人期望时,就会产生诸多意见。但到了大四,学生更多从学校的教学质量、人文环境等角度去认识,因此他们对物质环境的评判会减弱。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在文化环境的心理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大三学生相比,大一学生在语言风格、个人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上存在较大的不认同性,这主要由于大三学生学习任务重,并且很多学生都忙于考研,更多的学生把精力都花在学习上,很少有人关注文化环境对自己心理认知的影响。大一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人际环境心理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的学生对人际环境的心理认知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他们更多地能感受到人际关系的紧张,主要原因与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有关。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域和家庭条件,造就了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加之“90后”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处理人际关系技巧,容易引起寝室人际关系冲突。

(三)培养大学生优良个性品质

大学生对寝室环境产生不同的心理认知主要与大学生个人的心理品质有关。要想使大学生对寝室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认知必须从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入手。首先,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次,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除了加强对寝室的日常管理和硬件设施的及时维护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寝室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关注。面对大学生寝室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应围绕这一工作中心着手,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学生工作者在举办学生活动或专题教育讲座时,可以按不同性别和年级进行,同时,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寝室活动。

[1]姚本先.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5,(48).

[2]陈明生.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改善[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84).

[3]张锦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0,(10).

[4]张松菁,於典,李思思,等.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

猜你喜欢

人际寝室显著性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搞好人际『弱』关系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