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徽科技环境的企业孵化器模式选择
2014-04-01郭瑞陈方旻黄磊
郭瑞 陈方旻 黄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的概述,结合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在对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科技企业孵化器互动模式、科技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从而解决创新市场的失灵问题。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 互动模式 商业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
1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198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此后,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27年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科技企业家和促进高新技术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从而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
在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起到引领和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江苏各市县集都在不断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自20多年前起步以来,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已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4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接近100家,孵化面积达到23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2.4万家,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孵化器数量、孵化面积和在孵企业数分别占到全国的1/3、1/3和1/5[1],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是保证吸引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前提。
在辽宁省,最初的“五点一线”区域和29个政策区形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务院于2009年7月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将发展这一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06到2020年,该经济带将着力打造以冶金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布局,尤其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功能完备、交通便利、充满生机的发展区域。一批专门面向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农业等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孵化器已逐步投入运营,10余家国家级孵化器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大连为例,截至2012年10月,大连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发展到40家,孵化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500家,累计孵化企业2600家,孵化器从业人员7.5万人,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
总的来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出现,可以引导中小企业的创办和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的引入势必引起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扩大就业面,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从而影响到企业家的成长。
2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和问题
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建设,但是考虑到不同地区硬性条件的差别,其发展也不尽相同。
2.1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华东,与江浙接壤,全省交通便利,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时就曾指出:“安徽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实力强,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3]。相对于周边邻省,安徽省应该拥有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强省实力。
1991年3月,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发展方向摈弃了原来的综合性、分散性、区域性,转向专业性、多元化、网络化的方向。
截止到2011年,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有60家,形式也是多样化,有传统的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孵化器,例如合肥国家大学园创业孵化中心、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芜湖留业人员创业园、芜湖软件园、芜湖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孵化器)、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形式的孵化器也很多,例如阜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滁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马鞍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含马鞍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有一些属于民间组织,例如霍邱县矿业科技服务中心、宿州市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砀山县科技创业中心等。
多样化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助于增强竞争、发挥创新机制,为安徽省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具有高成长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2.2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存问题
近20年来,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在孵企业得到了更多更好的服务。但同时,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2.1 全省各地孵化器的分布和发展不均衡
截止到2011年,安徽省共有6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黄山等地,其中,有接近半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相比较而言,淮南、淮北、滁州、六安等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各只有两家,而阜阳、亳州则各有一家,甚至还有几个城市连一家科技孵化器都没有。
2.2.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体水平偏低,专业型孵化器数量较少
截止到2011年,全省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对较少,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与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不符。与综合型孵化器相比,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积聚大量的专业人才、拥有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设施。所以,在集聚产业、培育专业的技术人才方面,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一个趋势。
2.2.3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安徽省事业型的孵化器相对较多,而正是事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普遍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因而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孵化器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孵化器自身的发展好坏没有关系,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有人还抱有混日子的念头;另一方面,事业型孵化器滋生了权力的寻租空间。
而对于企业型的孵化器,看似普遍采用了公司制运行,但大部分情况是在实际运行中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马鞍山市科创中心朱慧刚主任在接受访谈时谈到:“对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了解,名义上是公司制,为它背后全是纯国有制的,学园对这个开发控制还是有限。因为这个原因,实际上它并不是公司机制[4]。”
3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模式选择
考虑到安徽自身的科技环境特点,总的来说,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安徽的发展总体起步较晚,虽然科技发展潜力很大,但为了解决现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立足于现实,做好充分的定位工作,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决不能完全照搬发达省份的孵化器模式。
3.1 基于知识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互动模式
知识服务是一个满足客户不同类型知识需求的服务过程,知识服务供应方在掌握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从组织内外搜集、整理信息与知识,通过一定的知识创新及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在交互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5]。
开展孵化器知识服务互动,前提是先要对当前安徽的科技孵化器的发展阶段进行合理定位。因为在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只是互动服务是有所区别的。
考虑到安徽省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导致管理体制不完善,这正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初创期的特点,此时的入孵企业经过科技创业人员和机构对其种子期的探索,形成的项目逐步进行产业转化,正适合补充式的互动模式。
安徽省目前的大部分科技企业都处于孵化中段,此时企业的产品或运营模式基本形成,但是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尚未完全形成。
在孵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要求。考虑每个在孵企业各具特点,因此孵化器为了满足企业的知识需求,必须借助外部知识资源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前期的摸索实践,孵化器和研究机构、政府、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了初步联系,社会网络逐渐形成,在孵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服务是一种补充式和整合式的互动形式。从内容上看,为了做好产品投放市场的准备,企业也需要掌握资金运作、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这自然离不开补充式的科技企业互动模式。
3.2 基于泛长三角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
近年来,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等安徽城市和其他一些江浙城市先后加入长三角经济圈,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更广的泛长三角经济圈,这为安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泛长三角经济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良好的商业环境,竞争和机遇并存,为此,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商业模式。
为了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必须要先构建合理的关系网络,尽可能的与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机构、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向在孵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尽可能保证在孵企业成功进行科技创新,让企业更加信任孵化器,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科研成果和投资机构,培育出更多的优秀科技型企业,实现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
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必须要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工作,保证管理团队成员学到老活到老,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在进行内部资源整合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譬如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和其他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有效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深度开发。
3.3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校企合作模式
坐落在合肥的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不仅是国内的名牌大学,在国际上也响有很高的知名度,其科研创新能力在全国是名列前茅,除此之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的某些专业在全国高校中也有很强的优势。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想发展顺利,考虑与以中科大为代表的各大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这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具有很好的效果,样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考虑到不同的科技企业孵化的定位不同,各大高校的师资情况、科研能力也有强弱之分,所以校企合作开展多样化,同时考虑到不同的在孵企业潜力不一样,可以分为长期合作、中企合作、短期合作,最终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近年来,安徽省日益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在充分考虑安徽省科技环境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合理定位,进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是否顺利的关键。
通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研究,把握科技孵化器的特点和规律,使其得到合理应用,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创造性地解决创新市场失灵问题。企业孵化器不仅帮助企业创新,还接纳成立不久、规模较小、符合入驻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其可以有效带动小企业的创新工作,从而避免出现创新市场失灵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康亚飞.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J].苏科技信息,2013(11):13.
[2]黄海鹰.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及升级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6):43-45.
[3]任婷婷.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分析[D].安徽大学2011.
[4]李跃.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尤荻,戚安邦.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互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1-4.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淮南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1WK49q)资助;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HSKF09-10D99)资助。
作者简介:郭瑞(1983-),男,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企业管理,物流管理。
陈方旻(1981-),男,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黄磊(1981-),男,安徽淮南人,本科生,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技术情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