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2014-04-01吴永业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数感小学数学生活

吴永业

摘 要: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面。然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看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常常忽视数感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生活;活动

所谓数感是指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一、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熟悉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数感的培养。

如,教学《统计表》时,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感。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我们班要根据学生的身高购买一批校服,请把我们班学生的身高统计一下。”(因为课下已给学生布置作业,所以,学生手里有一定的数据。)请帮老师想一下,该如何统计给学校最方便。给学生5分钟的思考时间,接着,让学生发表意见,并顺势将扇形统计法引入课堂。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活动情境,增强学生数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呆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紧张,课堂效率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活动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数感。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采取的是自主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而增强学生的数感。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制作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等图片,对折的剪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郭武香.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大华明德小学)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数感小学数学生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