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点滴谈

2014-04-01马新玉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内角注意力三角形

马新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始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如何创设情境,创建一个怎样的情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创建生活情境,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来自于生活,学习数学又必须回到生活中去,过去那种单纯的枯燥乏味的纯数学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我们应强调数学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我们的生活中洞察,利用本校资源和信息资源去创建数学内容的情境,捕捉亮点资源。让学生明白数学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的存在,让数学回归自然生活,激发其积极去接受数学、学习数学、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比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100,可以为0等等。

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三、创设辩论比赛情境,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小学生大多数争强好胜,比赛能制造竞争氛围,使他们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往往一节课后一部分时间开始出现疲倦心理,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中品尝参与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知识的训练过程中,对某个易混淆的知识点或对比性较强的问题,把它设计为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正反双方辩论,学生对知识探究理解就会很深刻,自觉纠正偏差,通过对知识的思辨,掌握就会更牢固。

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判断力和简写技能,出示了训练题:a+5、b-17、x×5、9×a、n×70、m÷15、7×9、a×b。先引导学生辩论哪些可以简写?哪些不能简写?并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辩论能简写的,该怎样简写,哪些不该简写。比赛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展示成果,创设探究的成功体验情境

善于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让学生展示知识探索成果的情境,并且有效地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适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我采用分小组探索“三角形内角和180°”规律,让小组长到台上汇报本组合作探索成果,有的用汇报测量法揭示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有的用演示撕拼法揭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有的用操作折叠法揭示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等。这样,在展示探索成果的过程中,老师真诚的微笑、充分肯定的动作、热情洋溢的赞美激励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欲望,使学生体验到了满怀成功的喜悦。

总之,情境创设要摒弃虚假、形式化,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游戏、童话故事情境,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性地对待情境,不要让情境光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内涵,要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斜桥小学)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内角注意力三角形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让注意力“飞”回来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三角形表演秀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