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

2014-04-01李璐璐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导学案导学新课程

李璐璐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这门实验性学科的热情,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导学案;生物

一、“导学案”教学中几大模块的重要性

1.“导学案”教学中的模块之一: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的制订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教师不应该直接拷贝教学参考书中的学习目标,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认真地制订教学目标,注意语句中行为动词的使用,如了解水平的内容使用“体会”“知道”,理解水平的内容使用“描述”“说明”等,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少而精,找到最根本最核心的目标,保证学生当堂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中哪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做到心中有数。

2.“导学案”教学中的模块之一:自主学习。“导学案”的应用,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模块的编写是在教师熟备教案的基础之上,将一节课中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以填空的形式编写,在课上利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教师通过提问来进行检阅,较简单的知识点稍作讲解,感觉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详细的讲解,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3.“导学案”教学中的另一模块:合作探究。新课程将生物科学教育看成是整体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强调生物科学素质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新课程下的生物教学理念是发掘学生独立思考的潜能,所以教师的传统观念力求讲解全面、透彻、详细已不再适用,即使教师讲解的再为全面透彻也要学生真正地接受才有效果,所谓“涉浅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见蛟龙”,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导学案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中介,通过学案这种模式,经过合作探究讨论,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是教师根据本节课中的内容进行设疑,合作探究就是学生对教师设置的疑问进行探索解答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导学案”教学中的再一模块: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是对学生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当堂检测的设置不求多但求精,编写与重点难点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教师当堂提问讲解,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从内心深处接受学案。学案教学实行以来,多数教师并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学案,认为学案教学没有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好,编写学案也需要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所以一直抵触这种模式的教学。但我们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背景,重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就一定要摒弃之前的一言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

2.保证学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所以在学案的编写中教师要做到认真,不要全搬现成学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认真编写,同时做到创新,比如,导学案的格式中将当堂检测放在最后部分,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之后配有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学习之后马上进行巩固,效果也很好。

三、总结

已有实验数据表明,学案导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学案对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有帮助的,学案导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发散思维,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同时学案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我们的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使用学案能使学案发挥最大的作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全体教师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川.一堂课的必要环节[J].天津教育,2006(07).

[2]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10).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县实验中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导学案导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