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2014-04-01寇成兴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寇成兴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深化,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加强阅读教学文本的细读,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和对话,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有效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以及对语文知识和字词句篇的过分重视,忽视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缺乏细读文本的过程和体验,从而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以文本为基础,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体会其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一、诵读文本,体会文本蕴涵的深层次内涵

阅读教学是以“读”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而多读和朗读是细读文本的前提。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对文本反复阅读,还要采用朗读的方法,将自身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相互融汇,从朗读过程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心口合一,通过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有效地传递出作者的心声,感受文本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感起伏。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歌唱》和林莉的《小巷深处》等,通过学生用心的细读,探求作品中隐含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同时,为了避免朗读的枯燥和单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如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配乐朗读等,以丰富多变的形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朗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高尔基的《海燕》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让学生领略文章磅礴的气势和强烈的情感,然后再采用让学生齐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感情汹涌澎湃和宣泄,从而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给学生带来更深的感悟和震撼。

二、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带领学生细读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如品尝美食一般,需要仔细的感受和回味,需要先找准文本的切入点,然后在进行细致的推敲、揣摩和品味,从而发掘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感受文本蕴涵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例如:教师可以从文本的关键字词入手,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很多的文本其精妙之处都是在于细节的刻画和传神描述,往往几个关键的字词和语句就可以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长久的回味。如鲁迅先生经典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短短一句话,却是文章的关键所在,隐藏了许多的内容,为文章展开叙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站着喝酒”说明其穷困潦倒,境遇窘迫;“穿长衫”说明其有文化,不同于市井的贩夫走卒;“唯一”说明其与众不同,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这看似矛盾却实则统一的描述,既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不能放下文人的架势,融入底层生活,又反映了孔乙己不被文人阶层所接受的尴尬境地,这为孔乙己最后的悲剧命运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对孔乙己动作的描写,“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这其中的“排”和“摸”两字的精准应用,将孔乙己开始的意气风发和不屑一顾与之后的切切诺诺和萎靡颓废刻画得传神到位,其鲜明对比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悲凉和怜悯之感。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些字词和语句进行细细品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三、同类细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虽然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内容是结合了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的,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有时只通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类型或内容相近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进行细读,不但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补充和巩固,更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选中的欧·亨利的小说《贤人的礼物》和《二十年后》,很好地体现了其独特的构思和艺术特色,将幽默、夸张和嘲讽等表现手法很好地融为一体,在笑声中引起人们的思考。教师可以从作品的语言、文章结构和细节描写等入手,让学生对此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但是两篇作品毕竟篇幅有限,学生对于欧·亨利作品的更多内涵和表现形式理解深度也受到制约,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讲解的基础,向学生推荐欧·亨利的其他经典作品,如《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引领学生对其进行细读,既可以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教学内容,又可以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全面的角度体验欧·亨利作品的魅力。

四、还原文本情感,提升细读质量

文本作者主要是以细腻的描写、精准的语言和巧妙的结构布局来完成情感的铺垫和升华过程,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和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学生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将文中的情境与自身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进行细读还原,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达到提升细读质量的目的。以文章《观潮》为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以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唤起学生原有的阅读体验。俗语有云:“水到东海不回头。”但是从文章《观潮》中得知,钱塘江的水每年八月都从东海流回来一次,这样就将学生的观潮感受和文中的观潮相互联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相应加深。然后教师再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本,如“作者如何绘声绘色地描写观潮的情境?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文本中的情境与我们想象和了解的观潮有何异同?”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最后,学生通过细读还原文本,对文本中的精彩描写深有体会,如文中的演兵之威方面,将雄伟浩荡的水势写成千军万马,非常富有想象力;弄潮之技中“江干上下十余里”“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等句形象地描写了观潮的声势浩大,生动地勾画出钱塘江江水回流的壮观景象,艺术渲染效果奇佳,充分地拓宽了学生眼界。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多朗读文本,对文本的重点词语和章节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地发挥文本细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锦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三方视角[J].文学教育:上,2011(10).

[2]赵玉洁.中学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宁波大学,2012.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