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利亚科夫:投身米格,送别米格

2014-04-01朱江明

博客天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苏霍伊设计局米格

朱江明

俄罗斯“米格”设计局名誉总设计师罗斯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差3天就熬到了自己的95周岁生日。他一生所有的事业都和米格这个品牌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位设计师参与了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米格-29、米格-31、米格-AT、米格MFI(米格-1.44)等多种战斗机、教练机的研发和设计。

别利亚科夫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刚刚成立两年的米格设计局,给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两位传奇设计师当伙计。人们希望年轻的大学生能够帮助战争中的祖国设计出更好的飞机,而一线赴死这样的危险任务,往往会交给那些速成飞行学校里的小伙子。

到二战结束之前,米格并没有设计出太成功的作品,情况在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后改善,战争刺激了苏联本国的科技研发,和英美的盟国关系也让苏联得到了可供借鉴的英美装备,德国人的许多技术和科技人员无损地落入了红军手中,包括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

苏联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对武器设计师尤其如此,他们是良好的匠人,米格设计局迅速消化了德国技术。设计出了苏联第一款喷气式战机米格-9。

米格-9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弹射式座椅,让当时苏联战斗机设计界的老大拉沃奇金也赞叹不已。1946年,斯大林咨询应该定制什么飞机时,拉沃奇金高风亮节地回答:“如果今天就打仗,应该投产拉-11(近乎完美的螺旋桨飞机),马上形成战斗力;如果战争一时半会不会爆发,米格-9代表着未来。”

不过这个苏联第一款喷气式战机存在诸多问题。当时全世界的航空界对于喷气战机的特性并未了解透彻。米格-9采用的BMW003发动机缴获自德国,这是德国在二战末期研发的产品,可靠性和成熟度都很低。在德国的测试中,这款发动机的寿命仅有100小时左右。

1946年,英国工党政府在选举中上台,给当时的苏联航空业来了一次“雪中送炭”。工党政府批准向苏联出售当时最先进的10台“尼恩”发动机,米格设计局欣喜若狂。随后米格-15出现在苏联空军的装备名录中,该机成为米格设计局真正的扛鼎之作,拉系列飞机逐渐销声匿迹。

几年后米格-15出现在朝鲜战场上,在偷偷参战的苏联飞行员手中,创造了一片美军飞行员避免进入的“米格走廊”,米格-15也是中国飞行员最早接触的米格系列飞机。

这期间别利亚科夫一直在辅助和学习,到米格-21时他则成了设计主力。在越南战场上,米格-21战机对美国空军的主力幽灵战机取得了接近1:1的交换比。这是苏联战斗机空前绝后的战绩,此前的苏联战机粗糙不耐用,只能采取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来弥补。

之后的米格-23成为米格系列可能的最失败的飞机,这种可以改变机翼角度的飞机是米高扬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1969年他心脏病发,一直没能回单位上班,到1970年就病死了。

别利亚科夫设计的最神秘飞机,是飞行速度高达三倍音速的米格-25战机。该机速度甚至比当时的导弹还快,别说拦截,想追近了看看这种超高速的战斗机都非常困难。

西方在日本获得了一架叛逃的米格-25,目睹其真容之后却大失所望。这种超高速飞机的外壳居然是不锈钢打造的,此前所有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全部被戳穿。除了速度惊人,飞机整体性能相当一般,西方技术人员松了一口气,然后各忙各的—“我们高估了苏联材料学的发展了”。

像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同样是弄明白纸盒里有没有肥皂,博士会设定一套复杂的程序,技工选择用电风扇吹走空纸盒。别利亚科夫师傅毫无疑问是那个技工伙计,米格设计局很喜欢听取工厂的建议,工人师傅只愿意选择成熟的技术,制造那种粗糙的产品,设计师太听他们的话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了努努力、够一够的精神,米格难免会走向落后。

他们的兄弟单位苏霍伊设计局从建立伊始就非常注重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米格-25同期出现的超音速轰炸机项目里,苏霍伊已经开始在原型机T-4上大规模使用钛合金材料,对可使用的耐热合金、非金属材料、特种橡胶和塑料等及其制造工艺,以及仪器设备的防热保护等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米格设计局服务于苏联空军的战斗机部队,给前线航空兵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装备;苏霍伊设计局虽然主要为国防空军提供拦截机,却也经常参与诸如远程轰炸机或者战术轰炸机的研发,其中还不乏精品。

今天他努力,明天他努力,十年后差距就出来了。

在苏霍伊苦苦爬坡做无用功的时候,米格设计局朝中有人。米格创始人阿尔滕姆·米高扬的亲哥哥阿纳斯塔斯·米高扬是苏联政界少见的三朝元老,在斯大林时代就任负责内外贸易的部长和副总理,到赫鲁晓夫时代成了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的起草人之一,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更是升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在弟弟病逝之后,虽然还能托上老领导哥哥的关系,米格设计局却在走下坡路了。

别利亚科夫设计的米格-23定位相当尴尬,刚一服役美军就开始淘汰它的主要对手F-4战机,开始装备三款先进的三代战机,米格-23在三代机面前几乎毫无胜算。这款战机保养维护相对复杂,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也不符合经济效益。苏联解体之后,这款战机早早被空军宣布退役,更老的米格-21战机反而服役时间更长。在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开始大规模抛售军备的时候,米格-23给钱就卖,颜面丧尽。

别利亚科夫急于证明自己的最后一款作品米格-29成了米格设计局的催命符。该机型虽然机动性能颇为不错,电子设备也尽量采用了苏联同时代最新的成果,但因为该机型机体太小、航程过短,获得了“机场保卫者”不雅称号。

在苏联解体之前,别利亚科夫站错了队,被划入了叶利钦的反对者一派,俄罗斯政府对米格设计局毫无好感。叶利钦甚至忽然决定不参加米格第四代战机试验机1.44的揭幕仪式,导致米格集团寄予厚望的四代机第一次亮相就凄凉收场。

没有拨款的军火企业必须自己寻找买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空军10多年未曾更新装备,要想维持机构的正常科研需要就必须做外贸军售。但除了苏联这种巨无霸,几乎没人愿意买一款只能在前线活动的轻型战斗机。

米格-29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令人彻底失望,人们发现它打西方先进战机胜算很小。预算紧张或者忙于低水平战争的国家更倾向于选择买便宜的米格-21战机,凑合能用。可能和西方空军对抗需求富裕点的国家则会选择Su-27战机,该机型改进空间较大,而且没有被美式战机打败过,不晦气。

2008年11月14日,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OAK)旗下的米格和苏霍伊设计局在苏霍伊主导下合并,这对只能卖备件过日子的米格设计局工作人员还是一件好事。

就像喷气机时代来临时的拉沃奇金设计局一样,曾经是战争中的传奇的米格消失了,无声无息,只是在别利亚科夫去世的时候,才重新被人们怀念和记起。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霍伊设计局米格
跨时代的飞机设计师——苏霍伊
苏霍伊与苏霍伊新机设计局
米格设计局大力研发无人机
“空战悍将”米格-21
米格-25战斗机
俄罗斯航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米格—21战斗机
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着手研制第五代潜艇
60年风雨历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