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务院常务会议怎么开

2014-04-01林衍

博客天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常务会议汇报李克强

林衍

对于这个国家,国务院常务会议意味着什么?

在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达15年之久的学者彭真怀眼里,它是中央政府“给人民的答卷”;在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口中,它是“政策的风向标”;而在一位中南海的工作人员看来,它是国家治理“行政系统中最高的决策平台”,也是外界“观察施政重心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它召开的地点是中南海内国务院第一会议室。194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当天,在这间会议室,首任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政务会议。

从去年3月18日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至两会之前,同样是在这间会议室,李克强总理已经主持召开了39次常务会议。

2014年2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本届政府的第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与往常一样,他坐在会场中央的椭圆形会议桌前,身后是一面国旗,桌上摆放着一支红笔、两杆铅笔与一瓶英雄牌的蓝黑墨水。

会议伊始,他语气沉重地说:“雾霾现在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政府决不能回避。”

一位在场的工作人员清楚记得,坐在总理对面汇报的是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听汇报时,李克强一直在材料上记录着。当周生贤汇报结束准备离开时,李克强说:“你先别走,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然后他便对着材料后面的具体措施逐条发问:“这几条措施以前就有同样的政策,这次是不是准备加大力度?这几条措施是新推出的,设计合不合理,有没有做过足够的论证?”

围绕这一议题他的追问不少于数十问。

这位工作人员回忆,除了周生贤,还有几位相关部门的部长也依次回答了总理针对治污措施提出的问题,有位座位较远的部门负责人直接站起来大声回应总理的提问。通过一系列现场问答,李克强对一些列出计划的工作要求“加码”。他强调,要加强科学论证,一旦做出承诺就一定要兑现,“政府不能放空炮”。

某种意义上,这一幕也可以代表一年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鲜明的议事风格。在会上,汇报人汇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至于参与讨论的相关部委负责人,李克强则要求他们直接提问题,有意见说意见,客套话免说,附和的可以不说。

一位部委负责人形容自己参会的感受:李克强外表看起来很谦和,但决策时有一种毫不动摇的意志和决心,近距离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气场”。“参加他的会,需要格外备足功课。”他说。

除去紧凑的发言节奏,议题之间的切换也往往是“无缝衔接”。“把讨论第一个议题的部长们请出去时,要列席第二个议题讨论的部长们就已经进来了。”一位会务组的工作人员说,为了方便离开,他们往往会把只参加一个议题讨论的部长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而并非完全按照级别、顺序排列座次。

“会风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一位参会者告诉记者。他曾经看到,有的事儿刚在会上定下来要做,分管的副总理便马上起身,叫上几个相关部委的负责人一起到门口商量。据他回忆,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最多一次讨论了7个议题,而会议常常持续到过了午饭“饭点儿”。

相比于如何开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如何确定,或许更为外界关注。

据一位会务组的工作人员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的议题,上会前都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比如“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放宽工商登记条件的方案”,在2013年3月18日的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就已经被要求纳入相关部门的工作时间表,到10月25日相关部委准备成熟后才上会。

相较之下,像“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议题,则是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由总理亲自圈定的。

原则上,国务院常务会议每周三上午召开。一旦确定议题上会,往往就意味着要“定事”。

一位工作人员将这些上会的议题视为中央政府施政的重要路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一位知情者透露,并非每项上会议题都能讨论通过。他说:“总理的执政理念非常清晰,对于决策的品质是有标准的。如果达不到标准,他绝不会迁就。”

某种意义上,观察常务会议新闻通稿的表述方式,也是解读的另一种角度。在这些新闻通稿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非常亲民”的词句,比如“同呼吸、共奋斗”、“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多设‘路标,少设‘路障”,等等。

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李克强专门过问过新闻通稿的文风,“他很关心政策对外公布时怎样能让社会读懂,更接地气”。

在一位工作人员印象中,李克强风度儒雅,遇见像袁隆平这样的老科学家,他会彬彬有礼尊称“袁先生”。但有时候,他也会“拍桌子”。

在去年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谈到,有一位副部级官员,村干部为了“讨好”他,一直给他父亲发放低保。“这用得着吗?难道一个副部长级干部没钱供养自己的老子?说白了这就是送人情嘛,这坚决不行!”说到这里,李克强重重拍了下桌子,“所以,一定要把信息披露制度严格建立起来,防止暗箱操作,低保金的发放要像划分土地那样,让老百姓监督。”

也是在这次常务会上,李克强还讲起,自己有一次去农村调研,遇到一个考上大学却上不起学的孩子,原因是父亲重病,她为给父亲治病不得不辍学打工。

“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李克强说。后来省里给他打报告,说孩子上大学的事情安排好了,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她遇到了我,解决了困难,要是没遇上呢?对这些特殊情况,不能只用特殊办法解决,必须要有一个制度。”endprint

事实上,去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而在1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要把救助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孔子讲,君子周急不济富,这就是说,百姓真有紧急的事,政府就得救。民政部要统筹救助制度的实施,把底线保住。”

最近一次对“安全网”的表述,出现在2014年2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新闻稿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

事实上,民生问题始终最让李克强牵挂。他在多个场合反复阐述过自己的观点:“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他强调:“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群众消费、创业的后顾之忧,“有人真正在就业创业中遇到困难,掉下来了,要有一个安全网兜着他”。

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形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像高铁一样呼啸前行,但在总理的执政理念中,决不能把任何人甩在站台上不管。”

2月7日,进入马年的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汇报。

一位与会者告诉记者,这项议程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他记得,2月7日那天,国务院的同志照例先行汇报,汇报内容对工作总体评价较好。

“看起来你对你的工作挺满意的,但我们还是要让人大政协的同志发言,他们的意见才最重要。”李克强扭过头对准备发言的全国人大工作人员说,“你来讲,不要受他的制约。”在这位工作人员发言结束后,李克强又追问一句:“说说有什么问题?”同样,在全国政协的工作人员结束发言后,李克强也照样补上一句:“说说还有什么意见?”

会议的基调很明确: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各项工作和决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国务院各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提案,是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全国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而受领、办理建议和提案,即是“接受人民监督、回应人民呼声的重要渠道”。

“改革的目的就是让人民受益,而回应关切正是通过兑现承诺来增进信任。”谈及新增的这一议程,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评价道。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让几位年轻的国办工作人员印象最深刻的,同样是总理对于承诺的重视。他们记得,李克强多次在常务会议上听取有关议题落实情况的汇报。而在会下,也有专门的督查室负责汇总落实情况。“常务会议的议题不仅是‘决,也越来越多的‘督和‘查。”

在去年国务院的一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曾强调:“古人说,无信不立,政府必须有公信力,施政就是要以信为本。国务院和各部门确定的事,如果最后没落实,群众就难以对我们有信心。”

不出一个月,在另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国务院各部门不但要围绕改革“出题目”,更要为推进改革“做答案”。一位参加了新一届国务院所有常务会议的工作人员,总结参会的感受时概括道:“就是要扭住改革不放,让改革之箭,箭箭中靶。”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务会议汇报李克强
市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