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的教学语言

2014-04-01李阳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

李阳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传递信息,并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就必须掌握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口语;表达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只有通过教师良好的表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学到知识。多年的实践表明,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传递信息,并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就必须掌握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教学语言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我认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准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结果可能就相差20倍。”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语文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我觉得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在这种基础上的教学语言会使老师的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明白,教师的语言活动要始终围绕着教育这个中心目的展开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中国的文化——识字懂礼,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生活和交流的基础。面对这样一门学科,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教育学生使其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依托一定的教材,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讲的话一定要有针对性。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教育语言,教师要懂得学生是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来同化或者是顺应新知识的,教师要懂得教学语言需要因人而异。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话不得随意,要经过提炼,准确、规范、语义连贯。教师为人师表,教学口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所以教学口语中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普通话,虽然教学口语只是教学语言的一小部分,但却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要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明白教师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思维的形成,能力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教师启发性的语言,特别是语文这样一门需要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科,更需要学生自己去好好思考。教师通过语言的交流,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是这些都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被学生接受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教师的教学口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随时做调整。教师要切记,所用的教学语言要跟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跟学生的接受水平相一致。教师要运用学生能听懂的话,贴近学生的语言进行讲授。

在良好的教学语言下,相信教师的教学会变得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新春.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杂技艺术学校)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
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实施高效性教学
语言艺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