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命题的思考

2014-04-01韩方勇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数学命题

韩方勇

摘 要:课程考核是衡量人才合格与否的一个标准,而命题工作是课程考核中的核心工作。命题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制试题,为全面考查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达到与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学业水平程度而提供客观、公正的考核依据。

关键词:中学数学;命题;新课程理念

考试是对课堂教与学效果的双重检测和进一步完善提高,是对教与学进行的一个综合考查与评价。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发现传统的中学数学命题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科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得教学工作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举步不前。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选择恰当的命题思维和模式,设计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的试题,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本质改变,达到促进教育的真正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必须增强命题的导向性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命题要把考查能力作为考查的核心内容,作为数学命题的大方向。那么,具有理想的导向功效的试题是怎样的呢?什么样的试题能促进有效教学行动的开展呢?好题并不等同于难题,难题也并代表就是好题,关键在于看它是否含有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是否含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对于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通过试题得以检测考核。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如果考试命题还踏步在原有应试教育的模式上,必然会对新课改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必须体现命题的层次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个性思维完全相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必然存在的差异。一份试卷命题不仅需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水平,考查知识覆盖面,还要适当拉开知识点难易层次。考查一般的同时也应该有适当地考查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试题,培养发现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同时灵活掌握评判尺度。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呢?首先,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领悟能力不同,数学命题要尽量分层设计。如何让试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键在于要从学生认知规律考虑。其次,为了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我们不妨尝试有选择性地将同一份试卷上的题目分A、B题让学生选做,同时可以将开放题引入新题型中供学生发挥己长。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必须提高命题的时代性

试题的选择要更多体现人文精神和深受大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使具有时代特征的考题走入学生的考题中。对于数学科目的命题工作更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要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景融合起来。首先,数学命题可以从生活实际中选材。在学生的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在编拟试题时,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编写一些趣味性强的题目。其次,数学命题可以从社会发展中选材。我们在试题编拟时要注意捕捉身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素材,分析加工为对学生有意义的可用的命题内容。这样让学生在做题目思维训练的同时,就能切身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祖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学命题可从科技发展方面入手选材,从小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对数学的兴趣。顺应新课改发展理念,用新的思维模式调整改变传统的命题思路,为命题试卷检测更加具有整合性,更加与社会实际所需衔接,更加贴近生活并更多关注学生发展、真正促进教育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使教学质量真正得以提升,从而使教与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加快速协调发展。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必须渗透命题的教育性

新课程强调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特别应该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命题时考核的重心不仅仅只是为了关注学生的考核成绩,更应重视命题考核对学生自身水平发展及能力提高的促进,更加注重其对于学生积极务实的教育功效。我们应站在更高的层面把握数学命题角度,结合考查知识点的同时在命题中融入能触动学生心灵和思想的东西。让学生在答题的同时,也可得到心灵上的洗礼和净化,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学生只有真正亲身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掌握领悟知识。他们才有可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真正为知识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同时,通过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也可通过实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再抽象出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照,归纳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规律性并学习用数学方式转化表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工作要求教师尽量多角度思考,为更人文科学命题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顺香.数学命题方法初探[J].数学之友,2011.

[2]万伟,秦德林.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6.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安徽省肥西县丰乐中学)

编辑 薄跃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中学数学命题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