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4-04-01李智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积极性

李智伟

摘 要: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动手操作;积极性;探索发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可见,动手操作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做中发现,感觉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去发现、获取知识,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教师能恰当地放手,敢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会主动探索、发现。这样得到的结论才会理解得深刻,才会有利于掌握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肯动脑、勤动手,对学好数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归纳,发现好的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讲解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整体看,从不同方向看,从局部看,分别能看到什么,接着利用八个正方体盒子拼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去看,你又可以看到哪些平面图形?如果一个单独的长方体盒子,它的展开图会是什么?有多少种?长方体盒子的多种展开图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分给每个学生,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并自己动手剪一剪,看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展开图。然后,学生六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小组进行汇总,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展开图最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每个小组都得到了多个不同的展开图。经过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我再将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汇总,大家惊奇地发现,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第一种,一四一模式,上边的一个和下边的一个长方形可以随意动;第二种,三三模式,只能有一个重叠;第三种,二二二模式,总有一个重叠;第四种,一三二模式,一可以随意动,三和二只有一个重叠。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记忆了本课内容,使一堂抽象又难于理解的课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要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显得尤其重要。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才是我们从教者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三中)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