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014-04-01刘敏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反思数学

刘敏

摘 要:以教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为例,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效率;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也就是一些知识明明是我们经常重点说明、反复强调的知识内容,学生仍然不能有效掌握。有时一节课下来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想让学生把新授内容全部掌握,但往往事与愿违,除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牢靠、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学习态度敷衍等原因之外,教师也应进行一定的反思。

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三个概念。我一一在课堂列举,我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学生答:“是”。我说:“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学生答“是”。我又说:“那是不是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此过程中我特意强调了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而且加重了语气,学生也都大声回答“记住了。”但是在考试中出现这样一题判断题“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竟然有60%的学生都打对,我十分不解,后来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原因有三。第一,我把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降到模仿和记忆的学习上了,当学生轻松地答对了前两道题时,我没有追问判断的依据,不及时加以引导,就进入了到下一个环节,使学生产生了机械套用、不爱深思的思维惰性。教师的教学设计也给学生带来了思维的负面影响。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也不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一气呵成,或机械地按照所备的教案来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不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学生听完之后也就只能形成概念简单化,知识表象化的效果,所以会导致出现以上的情况。第二,教学时没有把教学行为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把自己认定的最简思路和最优答案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却不能激活学生在相关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沟通,导致了学生有意学习机会的丧失。学生习得的只是一些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第三,教学重点不能偏离了意义、概念的理解的深化。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认知活动只是与问题建立了表面的联系,而未能理解其实际意义,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所以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课堂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试卷发下来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我把三种三角形重新整合了一下,找出了三种三角形的特点,把前两种三角形的概念放在一起重新讲解,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定义为只要在一个三角形当中有这样的一个角就可以根据角的名称来判断三角形的名称。另外,我把锐角三角形单独拿出来做深入讲解,重点和前两种三角形加以区别,并且用判断题、填空题等加以强化训练。这样一来,学生恍然大悟,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不仅让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中牢固掌握概念,而且也让学生在今后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基于以上实践经验的总结,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40分钟,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发挥作用,不要做无用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牢固掌握更多的学习要点,那就要合理避开以上三个误区,多做反思、总结,相信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标。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

编辑 刘青梅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反思数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