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体验式教学在中医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01张伯华

河北中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治疗师体验式

王 玥 张伯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355)

案例体验式教学在中医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 玥 张伯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355)

中医心理学;教学方法

随着中医心理学教学的发展,以往说教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重视体验和心灵沟通的教学模式在逐渐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经验,探讨了应用于中医心理学的案例体验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结合中医心理诊疗医案,通过案例分析或案例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体验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切身体验去感知、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理论提升。案例体验式教学引入中医心理学教学,不但能使理论教学变得生动,促进学生对中医心理学理论思想的理解,还能培养实践技能,促进心理成长。

1 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情感体验在认知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重视把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模式,是当代教学新理念的集中体现[1]。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体验”有亲身经历之意[2],也有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涵义。对于中医心理学的案例体验式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人物事件中体会感情的流露,把握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分析心理问题的根源。逐渐从一个旁观者成长为一个能看到对方和自己心理脉络的研究者,逐渐将心理问题理解为人与其所处文化、环境、家庭、个性的社会结构交互作用的存在。通过不断设身处地、深入地内省和反思,从实践(个人的体验)到理论(建构认识),再到实践(初步应用)的过程,实现所谓“实践出真知”[3],更加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

案例体验式教学与中医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性质有一定关系。在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等辨证思想及原则指导下的中医心理学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心理学对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基本描述,以及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五脏神明论及脏腑情志论等,都很抽象。为便于学生理解,我们研发了“以案说理”教学法,借助丰富的临证案例或中医典籍中的心理案例,或进行案例分析,或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生动再现中医心理学描述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切身感受,并借此理解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内省、乐于探究,倡导学生亲身体验,有利于理解人的形神合一的内涵,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建立整体观的广阔视野,以指导心理疾病临床诊疗的学习。

“以案说理”教学法只能有少数学生做角色扮演,为使所有学生都能有体验机会,可分成若干体验小组;也可设重点演示,让其他同学观察演示中展示的现象或规律。利用中医典籍中案例进行体验式教学,一般采用的程序是:①介绍案例;②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想象;③激发出相应的心理体验;④结束想象;⑤分析刚才心理体验过程中展现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2 运用案例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医心理学的实践能力,主要教授学生中医心理诊疗的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包括心理诊疗过程的主要环节:建立治疗关系技术、诊断性会谈技术、情志郁结识别分析、心理治疗方法、心身障碍的处理及疗效评估等。

中医心理治疗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在良好治疗关系基础上,通过语言、非语言手段作用于患者心理而获取疗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案例体验式教学,又称“以案说法”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案例,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展现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观摩,角色扮演,获得实际体验;在体验基础上,加深理解理论的意义。

案例虽说是个体化的,但案例中也可呈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根据教学进程,让学生经案例观察体验的内容有所侧重,如最初会让学生体会案例中的治疗关系,治疗师的语言、行为动作引起的求助者反应,治疗师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方法,并观察患者发生的实际改变。观察患者的神态表情与肢体动作,借此理解患者的内心,进行心理诊断,并训练学生感同身受的能力。通过案例展现,分析辨别中医心理治疗师所运用的技能和方法,体会各种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学习中医心理治疗的操作,并思考不同方法所带来的效果。

以中医情志顺势心理治疗[4]为例,案例展现的治疗技术是有规律的,首先情志郁结表达,常用取象比类法、意象体动宣泄法、体感聚焦等法,通过适当的宣泄方式使患者表达被压抑的情志郁结。继之处理认知障碍,集中解决患者以偏概全和绝对化的认知偏差,其中接纳、理解、倾听具有重要意义,案例展现时,要求学生先识别治疗师使用的这些技术,再观察其效果,然后要求学生切身体验。第3步强化积极心理成分,要求学生练习对心理资源的敏感识别。最终善后处理,实现心身、心理与环境整合。

案例结束后学生分组讨论,首先分享个人感受,结合自身经历,陈述切身体验和表达患者的感受;启发学生思考应用何种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及技巧,并以“假设由我做”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心理治疗方案;最后让学生角色扮演,进行整合性体验,通过医患角色的互换,使学生更加了解患之所需,医之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 中医心理学人才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

中医心理学治疗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不同,其疗效建立在医患良好沟通的基础上,中医心理治疗者将真实的自己与患者沟通,用自己健康的人格与其交流。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治疗者的接纳、包容、理解、共情、尊重和温暖、积极关注等人格特质可以影响患者,使其自我开放,梳理情绪,改变认识,重塑行为,减轻或消除因心理问题带来的心身症状。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有效的助人者,自身的心理成长尤为重要。

然而,中医心理治疗者并不是天生具备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有挫折经历和因挫折而遗留的创伤体验。因此,治疗者也需要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通过案例体验式教学能够触及治疗者自身情结,帮助其觉察和体会自身成长经历中的问题;分析并处理,使中医心理学人才获得心理成长。

3.1 有助于觉察自身成长经历中的问题 心理动力学认为一个人以往经历的总和,通过内化过程构成了其独特的人格和情结,进而影响和决定其情感、动机和行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它们对一个人的影响可大可小。当处理不好这种负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时便有可能在心理上产生创伤体验。因个人体验而存在着潜在心理问题,在遇到相似患者时将自己所带有的强烈情绪不自觉地转移到其身上,进而影响治疗。诸如童年时期人际关系中与重要他人之间存在的未解决问题、苦难经历、情感创伤、自卑感、夸大感等。因此,作为专业的中医心理治疗人才更加需要先觉察自身成长经历中的问题,获得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后再进行工作。

3.2 有助于修通自身成长经历中的问题 治疗师如何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内在的澄明与安宁,从而使患者通过他的工作而洞悉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激发出向上的力量,需要建立在治疗师本人对自我状态深入细致剖析的基础之上。清晰的自我意识和一个构建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乃是治疗师不可或缺的人格品质。在案例体验中学生可以观察每一位患者,详细记录案例并从中发现自己被什么所触动、所感染,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志体验?经历的事件是什么?存在的认知如何?有何身体症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不断探索自我。清晰地区分情绪与感觉,情志体验与体感,逐渐养成随时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身体证候的习惯;五神各安其所、各司其用,五脏气血平和、阴阳合调则人精神充沛,生机勃勃。从而达到“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的形神合一的境界。法天象地,中傍人事,不断自我修通。

不仅在课堂门诊上的所闻案例,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只要我们细心发现,用心领悟,随时都可以了解和认识我们自己。案例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在成长中升华生命,值得在教学中运用。

[1] 陈兰萍,谢稷光.体验式教学在“咨询心理学”课程中实施的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42-44.

[2] 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66-67.

[3] 张伯华,刘羽曦.体验建构式教学在临床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68-69,83.

[4] 张伯华,刘羽曦,宋婧杰,等.情志郁结与情志顺势心理治疗[C]//第四届世界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2011:158-163.

(本文编辑:李珊珊)

·信息·

我国医护数量首次基本持平

5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和中华护理学会共同举办2014年“5·12”国际护士节座谈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在会上透露,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医院医护比达到11。据悉,这是我国历史上医护数量首次基本持平,预计今年内,我国护士总数将超过医生。

※ 项目来源: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2012353)

△ 通讯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山东 济南 250355

王玥(1988—),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R395.1;R-42

A

1002-2619(2014)05-0799-02

2013-11-11)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治疗师体验式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