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特色建设
2014-04-01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副主编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 程郁缀 副主编 刘曙光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下,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为数不少的综合性人社科学术期刊,尽管因其面目雷同、缺乏特色等缺陷而为人们所诟病,但我以为,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可能完全取消的,不可能被其他形式的学术刊物完全取代的。正因为此,如何对此进行特色建设、如何对此加强管理改革,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且是长期面临的任务。我们就我们北大学报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谈谈几点体会。
从品评期刊的角度看,一家刊物的特色是期刊编辑创造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期刊日益臻于成熟和期刊编辑具有相当水平的重要标志。特色是学术期刊的“身份证”或者说“标识码”。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应该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通过自己的特色,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创新理论、服务教学、扩大交流、资政育人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界享有崇高地位和良好声誉。如何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呢?我们的体会是:
1、立足本校的学科优势,服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努力打造只有自己学校才有的刊物特色。
学术刊物要开门办刊,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期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办刊者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刊制宜、因校制宜,不宜一味地盲目学习、机械模仿,那样难免弄巧成拙或东施效颦。期刊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就要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突出本校、本地特色。我们北大学报的总体构思就是依托北大丰厚的人文社科资源,把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意识和办刊的精品意识结合起来,把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现代办刊理念结合起来。学报努力体现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特点,在办刊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构思上,力求容纳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力求坚持一贯的“学术水平面前人人平等”的标准,不赶时髦,不媚流俗,面向前沿,高屋建瓴。
一个学校的学报,无疑是这所学校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报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把办好学报,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结合起来,结合自己学校所有的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组稿和选题,力求做到举全校优秀的学术之力来办好学报。这就要求包括主编在内的学报全体编辑,熟悉学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充分利用好、整合好本校资源。学报与学校其他各部门之间应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2、特色建设不一定全走专业化的路子,但可以在专题化、在以问题为中心选题策划和专业栏目设置方面下功夫。学术专题一般是从“问题意识”出发的,是和各类别的重大课题联系在一起的,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是其基本属性,它既体现某一学科链的必要延伸,又体现多个学科生长点的有效聚合。专题,既是学术期刊重点打造的热点,也是读者的看点。专题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历史和现状,又要注重研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注重共时态的横向的比较,又要注重历时态的历史挖掘;既要注重学术理论性,又要注重时代感和现实性。这就要求编辑要有“问题意识”、“前沿意识”、“策划意识”,应围绕刊物特色,根据学术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来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和遴选稿件。在和校内外、国内外学者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动一些著名学者为学报组稿、约稿,聘请他们担任相关栏目的特约主持人。
除选题策划外,特色建设还应该在专业栏目设置上下功夫,力求主次分明,相得益彰。综合类人文社科学报覆盖的学科太宽,因此求大求全就成了综合性社科期刊的最大忌讳。一所综合性学校或可以学科齐全,但是,一本综合性期刊却不能每个栏目都开设,否则必然毫无特色。因此,必须突出主打栏目、品牌栏目。所发文章所涉及的各学科的论文数量不平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一本刊物既要有主打栏目、特色栏目,也要有一般性的常规性栏目;栏目设计应该相互配合、相互烘托、相得益彰。这样,每一期刊物才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枝有叶、有主有次、结构合理的和谐体系。
3、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创新性成果,是学术期刊特色建设的最大追求、最高追求和最终目标。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理所当然要坚持正确的人文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严把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关,守住底线,守住责任和良知。尽量多刊载一些研究解决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多刊载一些在基础理论方面有创新意义、特别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学术成果。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我们认为在期刊特色建设方面,最要紧的是要紧紧盯住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这是刊物的命根子!千万不能因为关顾这样特色、那样特色,而忽略了这个刊物提升的生命线。
我们觉得,中国的学术期刊要想在特色建设上有重大突破,就是要大力提倡精品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企求我们的每一期刊物、每一篇文章都是学术精品,那是很难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要求尽量多一些精品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是学术刊物的生命,学术质量高于一切,任何权威都不能高过质量权威。这是一个十分高远的目标,用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感慨的那一句话来说,就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全体学报同仁,让我们一起“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