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探索

2014-04-01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

关键词:学术期刊成果学术

《学术研究》主编 叶金宝

信息技术革命为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出版技术、管理方式和阅读方式的三大变革,并催生及加速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在这种情况下,旧有的传播观念和管理理念受到冲击,媒介融合为学术生产提供了新机制,为学术传播提供了新渠道。受制于学术生产的特殊需求和规律,以及学术环境的认可标准,学术期刊提供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探索的另一条路径。

一、大数据时代学术成果发布方式的转向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读者转换为用户,他们需要的是学术信息,而并不一定是某种具体刊物。这样,用户将从订购某种刊物转向订购相关的文章,甚至是文章中的某个部分。而这些变化将引发传统学术期刊在传播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的根本转变,从而带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学术期刊的作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将趋向平等、互动和相互影响,学术成果的发表不再是学术期刊的专属,大数据将推动学术成果发布方式的整体转型。

首先是直接面向多媒体终端的综合发布。学术期刊可把各自所掌握的学术数据,通过多种媒介和相关信息进行技术整合、融通,实现纸媒学术期刊和网络学术数据库资源同步。利用新媒体技术及时传播、发布便捷的特点,可以探索直接面向多媒体终端的综合发布,从而达到多种媒介之间互通、期刊传播和受众互动。大数据将使学成果发布门槛取消,转向随时发布、资源共享。

其次是实现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学术研究全流程传播。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传播速度将及时化、全时化,传播效用将最大化。大数据可将整合后的全体数据提供给受众。受众读取数据的过程又会产生新的数据,扮演着数据接受者和数据创造者双重角色。学术期刊可主动挖掘、分析这些阅读行为数据,发现并利用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传播的分众化、个性化、精准化,延伸学术与理论的发布空间,打造大数据时代思想学术、理论创新的数字化门户平台。

二、大数据时代学术成果评价方式的转向

在大数据时代,追求因果性的传统期刊发稿会等形式已经落伍。无论多么优秀的编辑和专家,即便经过广泛的网络检索,他们对于学术领域的观察都难免受制于个人视野与立场,即使是相对深入,也未必能完全全面、充分。而与编辑和专家在某一个视野有限的观察点上对学术成果进行的观察与分析不同的是,有效加工的大规模数据可以揭示更大范围内的或更接近学术前沿的情况,从而也为学术成果的深入评价提供了基础,进而彻底改变学术成果的评价方式。

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数据化的网络平台建立之后,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可以在共同的数字化平台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参与和监督学术评价活动。由于这个平台不但对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还对全体社会成员开放。评价学术成果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专业评价机构,而是包括全体参与评价活动的社会成员。大众的评价指标将被引入。可以横向对照的是,在大众媒体领域,新闻报道、网络文学已率先进行了探索。借鉴大众文化的评价方法,点击量排名和点赞的方式在学术共同体的全体参与者的评价意见、全网引用量、影响因子等各项数据之外,提供了衡量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的新维度。

三、大数据时代学术成果转化方式的转向

学术创新模式、学术研究范式、知识形态、知识获取、知识交流及处理机制的改变,将使学术期刊的角色从学术研成果的载体,转变为学术研究协同创新产业链中的重要纽带,促进学术成果的新媒体转化,带来推广方式、盈利方式、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一)学术文体的转化:以数据库为核心,更新适合多媒体终端阅读的学术问题。以传统学术期刊长期积累的论文数据和作者数据为基础,形成基于数据库的学术信息检索中心。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扩大范围,国内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核心期刊、重点期刊进行联合,增加数字化学术成果的二次传播和转化。在数字化设备上,需要更新学术文体,创造出适合网络传播、适合移动终端,又符合学术阅读特点的文体,投放在各个平台上。同时由期刊数据库形成的数字化同盟,还可以帮助其他尚未进行数字转型的期刊,做内容更新及学术文体更新,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盈利方式的转化:全媒体、跨行业、多衍生品,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融合。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互动性强、受众广的传播优势,将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转变为实现跨行业、全产业、多衍生品的盈利及运营策略。立足于做优质学术内容的提供商,发挥自己整合内部资源后形成的内容资源优势,应用“大数据”的新技术,加强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大数据信息的获取、存储、组织、分析、传输、阅读、交易、协作和共享等新技术,搭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对接平台,加快实现以学术期刊为主的全媒体出版,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学术期刊的新要求,成为优质学术资源的提供商。

(三)运作模式的转化:以机制创新吸纳社会资本和人才参与,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目前学术期刊数字化探索的困境在于办了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做了APP,但还是把互联网看成是对自己内容延展性的一个平台。因而,体制、机制的支撑与扶持成为破解困境的关键。在理顺内部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探索一定程度的资本运作,吸纳社会资本和人才参与,在丰富资金渠道的同时,也将增加作者的积极性,进而进行机制创新,比如将点击量与产权联系,逐步壮大做成上市公司等。这无疑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加快大数据时代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成果学术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验收成果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工大成果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