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穿孔伤发生眼内炎21眼
2014-04-01吴卫华
吴卫华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00)
眼球穿孔伤发生眼内炎21眼
吴卫华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00)
眼球;损伤;眼球损伤/并发症;眼内炎/治疗
外因性眼内炎是眼球穿孔伤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由外界直接进入眼内,炎症涉及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表现为眼部剧痛,眼睑、结膜高度水肿充血,眼球突出,运动受限,视力或完全丧失。我院2004年2月—2014年2月,10年间共收治209例眼球穿孔伤患者,发生眼内炎21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经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外伤性眼内炎患者209例,男170例,女3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4岁,以12~45为最多;其中锐器刺伤169例(169)眼,占80.86%,为最多,切割伤12眼,拳击伤20眼,爆炸伤5例7眼,眼内异物穿孔伤2例2眼,白内障术后1眼。在209例211眼眼球穿孔伤患者中有21例(21眼)发生眼内炎,占9.95%,15例取结膜囊伤口分泌物,取房水或眼内异物作细菌培养,结果有11例11眼,其中4例4眼为白色葡萄球菌36.4%,2例2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2%,2例2眼为链球菌18.2%,2例2眼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8.2%,1例1眼为混合感染9%。发生于眼球切割伤12眼,其中有1眼发生眼内炎;发生于锐器伤者169例(169眼),其中发生眼内炎者14例(14眼);发生于眼球拳击伤20眼,其中发生有眼内炎2眼;发生于爆炸伤5例(7眼),发生眼内炎1眼;发生于异物穿通伤2例(2眼),其中发生眼内炎2眼,白内障术后1眼发生眼内炎。本组所发生的21例(21眼)眼内炎,其中16例(16眼),占76.19%,为锐器刺伤,致伤物主要为树枝、铁丝、铅笔、竹签、废弃的一次性注射针头、芦苇、鞭炮,异物穿通伤(眼内异物为树皮、铁屑各1例)2例均发生眼内炎。发生的21例(21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伤后24 h以内清创缝合者4例(4眼),伤后超过24 h才清创缝合者17例(17眼)。本组21例(21眼)眼内炎患者中,有15例由于工作、农忙耕种未能及时应用抗感染药物及皮质激素。
1.2 治疗方法理想的治疗是针对以明确的病原体,但早期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和涂片检查初步结果,立刻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霉素静脉注射,联合皮质激素前房或玻璃体内或球后注射,如果6 h后病情继续恶化应尽早做玻璃体切除术。
2 结果
经系统治疗后无光感4眼,占19.05%,光感5眼,占23.81%,手动3眼,占14.29%,数指3眼,14.29%,视力0.05~0.2者5眼,占23.81%,另有1例眼球萎缩,做眼球摘除。
3 讨论
眼球穿孔伤污染的程度、伤口延迟清创缝合、未及时应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眼内异物存留时间过长,均能增加眼内炎的发生。本组眼球穿孔伤患者的眼内炎发生率为9.95%,与文献报道的7%~13%相符合[1]。
眼内炎是一种凶险的感染性化脓性眼病,致盲率极高。由于玻璃体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其组织结构中又没有血管,眼球受外伤穿通后,一旦细菌进入眼后段,极易在其中繁殖,出现细菌感染后一方面细菌及其毒素在玻璃体腔内弥散,向前破坏睫状突上皮,造成房水分泌功能障碍,向后破坏视网膜细胞,影响视力。细菌内毒素及毒性产物,可使已激发起的炎症仍按炎症的发展过程持续进行并恶化,即滞后效应,另外玻璃体逐渐机化,形成条索,产生牵引性网脱[2]。
处理穿孔伤发生眼内炎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尽早清除眼内异物,并进行清创缝合,在病原体未确定前立刻采用强有力的眼内通透性强的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皮质激素做前房,玻璃体或球后注射,经各种治疗6小时后若病情继续进展,合并前房积脓、结膜水肿,超声检查玻璃体内有脓肿或玻璃体混浊,视力下降严重,应尽早做玻璃体切除[3]。因为玻璃体内无血管,又存在血视网膜屏障,全身应用抗生素,不易在眼内达到有效浓度,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易产生对视网膜的毒性副作用,感染的滞后效应和炎性渗出物可造成牵引性网脱,在细菌毒力强时延迟12 h就可导致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因此,对已发生眼内炎的患者,在做清创缝合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分泌物或房水、玻璃体、眼内异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保守治疗和玻璃体腔内注入适量抗生素及曲氨奈德,应及早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尽可能挽救部分视力。
[1]张凌,刘勇,陈少军,等.开放性眼外伤不同的时机玻璃体手术的对比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4,50(2):121-125.
[2]魏丽丽,刘立涛.非侵入性药物治疗方法成功治愈外伤性眼内炎[J].医学信息,2014,(8):146-147.
[3]李凤飞.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4):254-255.
R779.1
A
1008-4118(2014)03-0056-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4.03.25
201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