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德格尔对符合论真理观的超越

2014-04-01朱必法陈立新

关键词:真理观主客客体

朱必法,陈立新

(1.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学院,湖北武汉430065;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在历史上,哲学对真理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这种关注表现为哲学家们普遍地热衷于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哲学家们关于真理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不断发展的讨论,构成了千差万别的真理观。其中符合论真理观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代表了哲学对于何谓真问题的最流行、也是最典型的回答。因此,思考真的问题可以从反思符合论真理观切入。

一、符合论真理观

时下流行的真理观大多是符合论的。张世英指出:“我们当前讲的真理观仍然属于以主体-客体关系式为前提的符合说,即认为实践能解决主观认识是否‘符合’于客观现实的问题,并且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只在于在主客之间搭上认识的桥梁而已。”[1]65所谓符合论真理观就是认为,真理是主观的观念或认识符合于客观的事物。最权威的表述是:“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对真理本质的理解,取决于对认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理解。”[2]285

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都有从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和可知性出发,断定真理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哲学,也就是说都有对于真理的符合论定位。在中国,墨家的“三表”说的是真理要符合“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荀子也提出“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韩非的“参验”、扬雄的“有验”、王充的“正验”、张载的“共见共闻”都是强调要以认识符合感性直观中的事物为真理。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把真理定义为事物之理与事物之实两者间的相符。伽桑狄认为真理只是判断和所判断的事物之间的一致性。黑格尔的真理观也是符合论的。他说:“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3]397还说:“在哲学中,真理意味着概念与实在符合。”[4]30费尔巴哈说:“真理提供出与存在直接同一的客体。”[5]111符合论真理观基本上是在一种认识论立场上理解真理问题。这种理解明显具有两个特点:

首先,主客二分。符合论真理观根源于主客关系思维模式:作为认识者的主体和作为被认识对象的客体彼此外在。这种主客关系思维模式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在于把主体与客体二者都看成是两个彼此外在、相互独立的实体。主体的本质是思维,主体是一个能思维、能认识的思维者或认识者。而客体则是一个外在于主体的被思维、被认识的对象。而真理就是主体对原本在主体以外的客体加以认识、思维的结果。

其次,事物优先。符合论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先于主体对它的认识和发现。真理至多只是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内容上一定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不存在的。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2]287这样一来,“客观性”成为了真理的本质属性,而“客观”成为了符合论真理观的关键词。在主体认识真理之前,真理早就已经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认识或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相符合。“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存在于人脑之外,是被反映者,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2]286。在符合论真理观这里,蕴含着对事物的崇拜,而人被遗忘和忽略。所谓真理性的认识哪怕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至多也只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消极的、被动的反映。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会更加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以,符合论真理论跟古典机械物理学是配套的,跟旧有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是配套的。因为这样的真理观离开了机械物理学和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物”便不能立足。

二、符合真理观的困境

显然,符合论真理观面临着一系列根本的质疑:人只能是作为认识的主体吗?世界只能是作为被认识的客体吗?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就是人生的全部吗?主体何以能够切中主体以外的客体?如果我把自己看成是主体,其他看成是客体,那么自我的活动不免就变成了使他人他物对象化,也就是把他人他物或者看成是自我的认识对象、或者是实践对象,而最终是占有他人他物。这样,自我与他人他物的关系就成了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能揭示他人他物之“真”,也不能展示自我之“真”,从而也不能显示自我与他人他物关系之“真”。所以,张世英先生说,人越是一心一意地把他人他物当作对象,越是斤斤计较眼前的小小筹码,这些对象和筹码就越是侵蚀人的精神,使人自身也被物化而失去主体的意义。一个只把别人当做利用对象和手段的人,不可能与别人在灵魂深处直接见面。只有通过仁爱或发扬民胞物与的精神,才能与人的灵魂深处直接见面。人不能把世界万物只看做是可供使用的对象,而应该以仁爱的态度或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世界万物。人不要把他人他物只看成是物,而要用对待人一样的精神对待他人他物。把一切都看成是使用对象的人只能生活在物质主义者所欣赏的过眼烟云中。人生并非只是使用对象的活动。人生的最高意义不在于主客二分、人己分立、物我隔离,而在于对布伯所说的“我-你”的一体关系的领悟,在于对超越主客关系的“万物一体”的领悟。主客关系及其认识之所以可能,以万物一体为其本体论的基础和根据。万物一体是第一性的,主客关系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第二性的,是在万物一体的基础上派生的。也就是说,主客不分先于主客相分,主客交融高于主客二分。人与世界万物融合为一,构成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不承认主客交融、万物一体,就不可能有认识[1]231~253。

符合论真理观与古典物理学、机械唯物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古典机械物理学已经被提升,旧有的机械唯物主义已经被打破。因为离开了人的所谓客观之物永远都不可以想象。所以,符合论真理观也必然被解构。就如同打破和提升机械物理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是富有生命的人的加入一样,解构符合真理观的也正是富有生命的人的加入。讨论真理问题,不能没有人的视野,不能拒绝生命的加入。否则,真理就会走向僵死,变成教条和独断。所以费希特强调:“只有从良心中才产生出真理来。凡是违背良心的东西,或阻碍良心实现其所能与决定的东西,肯定都是假的,永远也不会令人信服。”[6]154克尔凯郭尔极力强调要把真理看成是主体内部的事情。只要个体生存着,真理问题就构成其生存的一部分。生存与真理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此,真理才具有了本体论意义。人是生成的,因此,真理也是一个生成的过程。真理不可以完成,因为个体生存没有停息之日。真理强调“如何”而不是“什么”。克尔凯郭尔认为,生活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不是说“什么”而是“如何”说,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说“什么”指向内容,并力求达到客观,而“如何”说则体现了说话者与所说内容之间的某种关系,不可能是客观的。所以,真理不是一个客体概念,而是一种关系或方式。由于个体与之保持一种真理关系的对象是不确定的,个体不能占有现成的真理,而是不断地追求真理。因此,别尔嘉耶夫说:“在最高的层次上,真理是动态的,而不是以完成了的和僵化的形式给定的。……真理是生命,是存在者的生存。”[7]50

符合论真理观讲认识符合事物,观念符合对象,在近代其实就已经遭遇休谟的挑战。在休谟看来,你怎么知道你的观念符合对象?观念是观念,对象是对象,你看到的还是你的观念,对象在你的观念里就是一种观念,已经不是对象了,你怎么知道你的观念和对象是相符合的?所以,对象在休谟看来只能存疑。你的观念是否与对象相符合是不可知的,你不可能跳出你的观念,那么你的观念还是你的观念。但康德还是想恢复符合论真理观。他分析说,我们的观念和对象相符合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个对象首先符合我们的观念。最根本的不是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我们的观念。对象也是一种观念——对象观念,这个对象观念本身就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建构起来的。因此,我们的观念当然可以与之相符合。我们的观念要符合一个外在的对象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的观念要符合一个我们自己建立的对象是可能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主观的产物,是主观建立起来的,所以客观的东西也是主观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客观的,因为它是按照知识本身的必然结构建立起来的。康德认为,这个知识体系的可靠性不在于它反映了客观实在的对象,康德同意休谟的观点,认为那是反映不了的,认识不了的,但知识之网所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毕竟符合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对象和对象观念。这样,康德实际上就把人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引入了认识论,客观对象即人的认识对象不是在那里等着你去认识,而是由你的认识过程能动地建立起一个对象。这个对象首先是符合主体,然后人的认识的观念才当然地符合这个对象。这就是康德在认识论里的哥白尼式革命。他把主体和客体的观念做了一个颠倒,不是主体符合对象,而是主体建构起客体,客体符合主体,这就为科学知识找到了新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也不在于上帝赋予人的天赋观念,而在于人的主体能动地建立起来的一种普遍必然性。康德就用这种方式排除了休谟怀疑论对科学知识可靠性的巨大威胁[8]10~15。但是很显然,康德在认识论上(当然也是在真理观上)的哥白尼式革命本质上还是一种符合论真理观,只不过是将传统真理观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事物改造成为了客观事物符合主观认识;尽管由于这种改造解构了传统真理观的客观事物优先之偏见,但却落入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观优先之泥潭,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了传统真理观的主客二分之思维局限。

三、海德格尔真理观之超越性

海德格尔认为,讨论何谓真,最重要的是要追问符合是如何内在可能的,即要给这种符合的可能性提供一个决定性的基础,或者说本体论的(存在论的)基础。海德格尔指出,一方面是客观的独立自在的物质对象,一方面是主体对于它的陈述或认识,二者并不是同类,如何能够相符合呢?从本体论(存在论)看,任何所谓客观的事物都只有当它呈现于人面前才具有意义。并且,人是事物的意义的揭示者和敞开者。我们对某事物做判断,并不是对某个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做判断,而是对某个与人(“此在”)相关联的事物做判断。这样符合的双方才是同质同类的东西,也只有同质同类的东西才谈得上符合。因此,对事物做判断就是揭示某事物的意义。事物在没有被人判断之前,处于遮蔽状态,也就没有意义;当一个判断揭示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时,事物就达到了去蔽的状态而为人所见,这个判断就真。所以,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去蔽。是人(“此在”)使事物去蔽而显示其本来的意义,是人(“此在”)使事物成为其所是。海德格尔说的“此在”是“澄明”,是世界万物之“展示口”,世界在“此”被照亮。这里,固然包含了符合的现象,但符合是派生的,符合的基础在于:判断之所以成其为真,乃源于人(“此在”)的揭示。

所以,“此在与世界”的融合关系这一存在论的基础是第一位的,认识论上的符合是第二位的。“此在”的最原初的生存状态就是主客不分的“在世之中”。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旁观”世界,而是作为参与者“纠缠”在世界万物之中。人与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人并不是作为主体而在作为客体的世界之外的,人融身于世界之中,依寓于世界之中,世界乃是由于人的此在而对人揭示自己、展示自己。人与世界的交融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在存在论意义上合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说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这个不可间隔的“一体”是惟一真实的。人生在世,首先是同世界万物打交道,对世界万物有所作为,而不是首先进行认识,世界万物首先不是作为外在于人的现成的东西而被认识,而是首先作为人与之打交道、起作用的东西而展示出来。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先,早已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一起,而世界也只是一个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人认识万物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一开始就已经融合于世界万物之中、生活并实践于世界万物之中。“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是超越或先于主客二分的。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然后人才可能作为主体去认识客体[1]63,118。

去蔽论真理观基本上是在一种存在论立场上理解真理问题。对于符合论真理观,这种真理观具有明显的超越性和批判性。

首先是对事物优先思想的超越。去蔽之“蔽”指的是事物在没有人做出判断的情况下总是处于遮蔽状态,因而没有意义,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或假。海德格尔认为,在牛顿之前,牛顿定律处于遮蔽状态,既不能说它是真的也不能说它是假的;惟有在牛顿揭示了牛顿定律之后,牛顿定律才作为真理而存在。这就犹如王阳明所说的:山上的花自开自落,当人未看花之时,此花与人同归于寂寞(蔽),只有人来看花之时,此花与人才一起明亮起来。因此,离开了人,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或许时间上此花先于人而存在,但在逻辑上人又是此花的先在性的现实基础。离开了人,天地万物包括此花甚至是不可以讨论和设想的。离开了人的所谓自在之物,是抽象之物。讨论和设想这样的抽象之物,必定陷入独断论的真理观。借着否认和摧毁外部世界的客观确实性,去蔽论真理观希望把关于真的思想投回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真是存在自身是其所是和如其所是。

其次是对主客二分立场的超越。去蔽之“去”指的是判断之所以为真乃源于人的揭示、展露(去)。这就凸显了人与真理的关系。真理作为真理总是与人(此在)的存在相关联,与人的揭示相关联。海德格尔并不否定事物离开人而独立存在,但事物的意义包括事物之“成为真”则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揭示。海德格尔认为,人的自由特性使人能超越存在者,进到世界中去,并让存在者或事物如其所是的样子显示自身。在这里,真理已经超越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意义,不再是认识上的判断,而成为了人(此在)对存在者以如其所是的样子的揭示、去蔽,因而具有了存在论意义。“真”是本源性的,“理”在“真”后。最本源性的真理是“理”与“事”未分、思想与存在未分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在排除一切隐蔽物后达到的一切皆明的自由之境。所谓“真”不是两个事物(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此在之显现,是此在本身的展开。因而,“真”是主客体分化之前、思维与存在分化之前的“真在”。

在中国哲学中,按照彭富春老师的说法,也有丰富的去蔽理论。孔子认为,如果要把握事情本身,去蔽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说不要凭空臆测、绝对肯定、极端固执和依从自我。荀子认为,人不能知晓大道,就在于有所蔽。遮蔽有许多形态: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等等。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对立面,从而导致相互遮蔽,从而让人无法认识事物的真相。荀子强调去蔽。圣人去蔽,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所以能把握事物的本性,事物自身之道。除了事物本身的遮蔽外,还有思想自身的遮蔽。张载认为,人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气质之性构成对天地之性的遮蔽,所以人要知礼成性,而变化气质。程朱理学的工夫论主要是针对对于性和理的遮蔽而设立的。人有形气之私和物欲之累,故要改变气质,格物穷理,主敬涵养。朱熹认为,心可以分为道心和人心,而人心容易遮蔽道心,故灭人欲存天理。陆王心学的工夫论主张发明本心,求其本心。陆九渊认为,人心有病,就是物欲和意见,故要剥落,剥落之后才有清明,再剥落之后再清明[9]52~54。中国哲学的这些思想智慧恰可以与海德格尔真理观相互比照。

[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别尔嘉耶夫.美是自由的呼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8]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彭富春.论中国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真理观主客客体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经验与存在
器乐考级的历史演进及主客认同
论恩格斯与列宁真理观异同
论马克思真理观的必然性及其现实价值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论海德格尔真理观与王国维诗学性向的互通性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