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01李梦诗刘文庸综述周玲君审校
李梦诗,顾 申,刘文庸综述;周玲君审校
(第二军医大学a.护理学院;b.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处,上海 200433)
1990年,我国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至今,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旨在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良好,学科理论知识扎实,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1]。毕业后可在各大医院从事临床专科护理工作,独立解决专科护理疑难问题,成为专科护士或某一专科领域的临床护理专家[2]。目前,我国护理学历教育已经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学历、学位,以及全日制、在职、函授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教育体系已基本完善[3]。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这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4],为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使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顺利过渡并发展成熟,是护理高等教育者要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并从培养目标、教育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质量评价体系5个方面,系统地分析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 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92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2010年,上海市首批招生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从招生规模和人数来看,均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也存在自身个性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明确但不具体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指导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5]。《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可见,总的培养目标虽然明确但未细化,对能力要求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专业性不强[6]。一方面,使得院校自成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层次不一;另一方面,使得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定位不清,未来就业方向有失国家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
1.2 教育结构不健全 专业学位教育结构可分为3部分,即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布局结构[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自2010年首次招生以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就读人数也逐步增加。从层次结构方面来看,护理专业学位仅局限于硕士层次,培养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士和博士层次尚未设立相应的专业学位。从类型结构方面来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单一,专业性不强,缺乏专业特色。从布局结构方面来看,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布局尚不均衡。目前,全国28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院校主要为“985”和“211工程”院校,分布于全国17个省市,且各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很不平衡[8]。
1.3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培养目标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临床实践课3大板块,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依附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甚至未设置与临床相关的专科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个别院校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进行设置,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教材选用落后,更新缓慢,甚至与本科教材共用,不能反映国际护理新动态和学科新知识;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基本相似,未能体现出护理专业的专科特色[9-12]。
1.4 导师力量薄弱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不只与培养环节有关,也与导师直接相关[13]。我国现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由院系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院系导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脱离临床缺乏护理实践经验;现场导师虽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部分导师学历层次较低,多数未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知识、理论更新不够及时,难以满足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带教需求[9],且现场导师同时承担着临床的大量工作,缺少用于指导学生的时间。
1.5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尚未建立一套适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10],质量评价标准尚待进一步明确。如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中指出,临床实践与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学位。对于具体的临床实践考核内容及标准、课程设置及能力要求、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等均没有详细规定。目前,质量评价标准均由不同培养院校根据培养方案自行设定,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配套政策法规也不完善,与职业任职资格间尚未建立衔接关系。这将不利于对整个培养过程的监控,不利于对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引导,更不利于促进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改进策略
2.1 明确并细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通才教育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护理硕士的培养目标必须细化、专科化,制定有专科特色的培养目标[14]。各个专科护理专家,可借鉴国外做法,共同商议其专科的具体培养目标[15]。
2.2 健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结构 结构作为功能的基础,调整专业学位教育结构,建立合理的结构体系尤为重要,是专业学位教育发挥结构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欧美国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较长,尤其美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比较完善,结构健全,可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结构。如美国的护理博士学位教育分为护理哲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PhD)和临床护理学博士(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DNP)[16-17]。由此,可考虑设置博士层次的护理学专业学位来丰富层次结构。已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护理学科,应该加快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置,形成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设置框架,以完善类型结构。此外还应评估高校能力,增加授权单位数量,扩充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队伍。
2.3 合理设置并优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随着护理硕士培养的开展,迫切需要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18]。其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1];不仅要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需掌握跨学科的相关知识。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才刚刚起步,课程设置还处于摸索阶段,能够查阅的资料还很少[19]。可以参考美国理学专业硕士(professional science master’s,PSM)的“科学-附加”课程体系设计模式[20],将学术型课程与管理、安全或法律等方面的技能型课程相结合,促进学位获得者形成复合型的知识能力结构。整个课程体系由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构成,“附加”这一模块的课程主要是由与潜在的用人单位磋商后一致认可的相关课程和活动组成,整个课程体系“科学”模块与“附加”模块各自所占比重基本平衡,且“附加”模块乃整个课程体系之所在。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院校联合培养 当前,我国临床一线能够承担研究生指导工作的护理师资明显不足,采取护理学院和医院组成“导师组”的形式培养学生,不仅可以使临床导师科研、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学院导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也可得到增强[16]。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能力,采取选学深造、在职攻读、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导师学位层次,加强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导师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1]。此外,还应做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22],确保导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护理硕士导师应注重任职经历、阅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应的学位和学术水平;且需进一步研究并确定导师的考核及评价标准[23]。
2.5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监控。一方面,应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不同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研究选题、教学方式、科研实践、考核方式及要求、学位论文、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提出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应建立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形成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最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最后,还应促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的衔接[22],不仅有利于护士的分层次使用[24],也有利于护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参考医学门类中已形成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5]之间的衔接方案,做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相衔接的各项规划。力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培养相对应,学位论文选题密切联系临床实际[26],以培养适合临床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
3 展望
目前,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培养目标、教育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因此还应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相信经过护理人的不断努力,定能建立起完善的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并最终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0-03-18)[2013-06-0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007/92739.html.
[2]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介绍[J].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14.
[3]李 峰,韩 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态势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6):930-932.
[4]闫 沛,李武平.我院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模式及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44-46.
[5]刘秀娜,王仙园,周 娟,等.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9A):2321-2325.
[6]冷虹瑶,郑显兰.关于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C].温州[出版者不详],2011.
[7]田学真,张 俊.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2012(2):32-34.
[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院校信息[EB/OL].(2010-10-22)[2013-06-03].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hlss/267609.shtml
[9]张 慧,牟绍玉.我国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J].激光杂志,2011,32(5):94-95.
[10]各工程领域招生培养单位列表(2010)[EB/OL].(2010-07-07)[2013-05-17].http://www.meng.edu.cn/htmls/ztqk/basic.jsp?basic_number=00041
[11]王淑粉,张振香,杨培常,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特色课程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6):45-67.
[12]杜世正,徐桂华,王爱华,等.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SWOT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B):1-4.
[13]刘 蕾,杨晓霞.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12A):3130-3132.
[14]边 疆,王斌全,田彦璋,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目标及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9):79-80.
[15]牟绍玉,袁 龙.我国专业学位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C]//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及护理专业单位工作专题研讨会.温州:2011.
[16]余雨枫.美国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启迪[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2):136-139.
[17]邵 欣,李 峥.美国护理专业化发展现状对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0):30-32.
[18]谭 静,朱京慈,鲁 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110-111.
[19]李火把,金 莉,谢 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2):247-249.
[20]廖湘阳,凌 恒.美国理学专业硕士培养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6):20-24.
[21]姚雅青,王爱敏,沐 菊,等.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5A):15-18.
[22]李 沐,金 莉.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1,18(5B):8-10.
[23]王彦云,商临萍,赵静萍.护理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39-42.
[24]曹 敏.我国护士分层次使用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63-865.
[25]王光花,李 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129-131.
[26]岳国峰,陆美萍,徐 珊.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