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有效途径研究——以福建高校为例 *
2014-04-01施文敏
施文敏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大学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在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的同时,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当今高校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 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刘延东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全民健身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府主导、部分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全民健身新局面”。这就说明,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才能真正得以实施。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更要寻求到适合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对一个人而言,思想是灵魂,但身体是载体,就如同水一般,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要把握时代的特点,从高校体育课的基本地位和作用出发,从高校体育课学生共性与个性发展出发,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探寻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以人为本实施体育教育
中共中央提出并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概念在现代可谓是家喻户晓,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基本哲学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因素。其基本内核是:强调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并要尊重人的这三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将其转化为现实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特别是在学校教育还比较传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通过强调以人为本调节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使学生学校间建立新型的教育服务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顺应国际的教学趋势。坚持以人为本,应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应塑造和谐师生关系,正确发挥老师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应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权利保护体系,保证大学生的基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应努力加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使大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利用其它载体来实施体育教育
单靠每周一到两次的体育课,是无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要求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大学生除了必要的上课以外,有的甚至于足不出户。如此现象导致运动会上晕倒几人、跑步后咳嗽不止,甚至猝死,各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甚至出现许多才出校门,还没开始报效国家的时候,就出现过劳死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健康的体质对于一个人、一个大学生、一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只有真正领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才能谈得上个人理想、国家理想,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当然摒弃互联网显然是不可行的,网络也可以是一个可以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正能量”的重要作用。就目前许多福建高校而言,几乎都有校内网络,是否可以借助校内网络技术实现,让体育锻炼成为网络主流或流行语。其次,大学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通过大学中各种活跃的学生社团及各种社会实践队,利用学校的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甚至可以创建一些体育教育的实践基地,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肩负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再次,充分利用社区体育及自发性群众体育这些大众体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应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与校外的运动场馆和运动队的合作,以及通过校际合作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样既可以满足体育锻炼活动的内容的传统性、场所的随意性以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通过高校体制化的体育教育对大众体育起着促进作用。最后,借助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达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只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满足多元化今天的学生健康需求。
三、通过第二课堂来开展体育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因为学生增多,老师应付课堂教学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用谈指导第二课堂课余体育。而且由于许多学生的锻炼随意性很大,主要凭兴趣,加之无人陪伴,无人指导,场地条件有限等各种原因,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更显无序而随意,并且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有时还因违反锻炼规律而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大学较之社会又有着不可替代的组织属性和文化氛围,它对于人的一生,特别是一些良好的习惯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大学生中营造良好的第二课堂的体育教育就有了其它机构所不能拥有的特性和优越性。
首先,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直接课外延伸,只有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才能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结合福建省的习惯风俗,组织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第二课堂体育活动,如福建南拳、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武术习俗,同时也弥补了传统体育日益弱化的现象。其次,要根据专业特色开展活动,争取每项活动都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不同的专业,对体育的认识是不同的,有的学院女生多,男生少,那么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要有多一些适合女生的项目。再次,要科学管理第二课堂体育教育。第二课堂教育一定是第一课堂的支撑力量,不能随意放之,任之,要科学管理,统一规划,要有指导,有支持。最后,要全校上下形成全员锻炼的氛围。仅靠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学校上下形成共同锻炼的氛围,一方面要有固定的指导员;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参与到某一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中去,同时要有必要的制度鼓励。让课外体育锻炼成为一种必要和习惯。
四、不断推进体育教育理论创新
体育教育理论创新是提高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任何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的必定是要失败的,陈旧的。与当今人类生活习惯不符的体育教育理念只会让体育教育多走弯路。首先,高校要通过改进考核方式,着力创新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扭转高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体育教育的实践中并做专门的研究和学习,以点带面,逐步发展,不断推荐体育教育理论的持续创新和后继力。再次,要加强调查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作息安排、生活习惯等,及时对教师课程的设置提供指导性意见。最后,要形成成果,并可以用来有效的指导实践教学。
五、创建多样化体育教育场所
体育教育场所是实现体育教育的重要条件。在高校里可充分利用高校的组织属性,通过铃声、群体带动、广播、校园网等努力创建多样化的体育教育场所和氛围,从而使教师和学生体育锻炼过程更加轻松、更加有关怀气氛,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让大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被动走向主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大学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大学,应该对社区体育和大众体育起到一个带动和榜样的作用,真正成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2001-2010)规划中强调,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各单位人才、资源和场地等条件,建立各种协会、健身俱乐部等,以便于居民就近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只有真正形成全民健身的组织网络,全民健身的发展才能有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潜移默化让学生的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成为一种习惯。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努力探寻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1]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 职教论坛,2005,(6).
[2]隋松智.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工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4).
[3]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01-18.
[4]耿忠云.营造我校课余体育运动氛围[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9).
[5]刘子华. 大众体育组织形式宏观调控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
[6]弋晶,葛菁. 大众体育:历史的考量与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
[7]高士刚.试论高校休闲体育教育[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 年5 月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