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适应问题

2014-04-01邓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心理

邓桦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31)

适应是个体为满足心理需求而与环境维持的一种和谐关系。朱智贤(1989)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对适应有更全面的解释,即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民族或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世界民族文化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对这一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成果相当显著。然而,还是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等现状,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长期以来,为了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由此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照搬照套汉族地区发展模式,有的民族甚至开始讲汉话,写汉字,将自己的文化抛之脑后。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都要面对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外,改造客观世界、改变自然环境或者协调、调整环境、自然与自身的关系,有利自己的发展;对内,调整自身,不断提升自身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这种群体的心理适应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一书中也明确提到:人,按照生物学的观点,而因为它的一切直接的需要和实践力都依赖于它的自然环境,因此它只能不断地使自己适应于周围世界的环境,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中有着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涵义。反过来,人也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适应。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群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地说,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物产、山林、农耕等会形成各地区不同的习俗和民风。这些在环境中通过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是人类发展在自然世界中求得生存的方法。它又可以帮助人类在其生活的环境制约范围内,与他们现有的资源实现共存。由此可以说明,适应是生物有机体作用于自然环境形成的变化以及环境作用于生物有机体形成的变化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般来讲,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会面临丰富而复杂的社会适应内容。这些社会适应内容中有微观的个体人际关系的适应,也有宏观的社会大环境的适应。由于社会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人际关系,所以,人际关系应该成为社会适应的核心内容。陈建文认为,社会适应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感觉适应,行为适应,认知适应和人格适应。感觉适应是一种基于对刺激的适应性变化。是属于社会适应中的最低层次的适应内容。行为适应是采用行为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应答性行为反应。认知反应是一种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心理加工环节或是心理设计。人格适应处于社会适应的最高阶段,是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整体机能的发挥及促进个体与社会环境保持平衡、和谐的过程。这里的和谐包含了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外部和谐以及人的自身内在的心理和谐。

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础是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信仰本是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明确了各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就找到了作为国家共享文化传承的基点,学校教育在此基点的示意下就能找准自己的着力点,使每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内涵成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对化解并消除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建设相抵触的各民族文化糟粕都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宗教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之重要线索,尤其是民族传统宗教活动,所蕴含的文化真谛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起着重要影响,还通过持续规范少数民族民众的观念和行为,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等,并最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等产生重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人是社会的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给予人以安全、自尊、认同、延续,其发展和演化又形成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定,这对民族的形成、民族特征的形成,包括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社会习俗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

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是特定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社会认同体系的典型代表,是这些民族的精神皈依,它因此成为特定民族的民族认同基础。它是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也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内在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描绘的世界和自身的最初表现体系起源于宗教。如果说哲学和科学产生于宗教,那是因为宗教起初代替了哲学和科学,特别是原始宗教,它不仅促进了人类知识本身的形成,同时形成了让这些知识得以阐发的形式。“和谐”是宗教与社会有机构成中的主题,和谐一词所体现的无疑是事物协调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它被视为是天底下最珍贵、最美好的状态,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我们之所以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是因为我们可以在组织得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宗教更适合我们理解人的本性,或者说,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生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实际上,任何宗教都不是虚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是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的,它和人类的生活更加贴进,安排得更加合理,似乎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出发,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模式,从研究宗教仪式活动过程,进而研究教育如何通过仪式进入人的心灵,理解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有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并保护这些以特殊形式出现的民族教育资源。民族宗教活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建立于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共享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上,分析宗教文化存在和延续的社会心理要素及其作用形式,思考其延续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为构建多元共融、和谐共生的西南民族文化提供参考。随着外在社会的现代变迁,包括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强烈的互动矛盾,有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也面临着消退的危机。事实上,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的传承既包括显性的、物质和行为的传递,还包括了内在隐性的、为少数民族群体成员所内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承。所以,从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视角来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剖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价值的现代实现。从理论价值来看,将为解释民族宗教传承的文化心理基础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文化长期并存的立体文化生态区,更是一个文化交融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华民族文化在整个国家的56个民族中的传承效果是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足于世界的千秋万代的大业。在这个文化碰撞的时代,少数民族在涉民纠纷情境下的行为应对方式显得更加重要,这样的行为适应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特别是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的反应,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应对方式在行为上参与并融入到本族文化和汉文化之中,那么就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但能更好的传承自己的文化,还能在传承文化的同时适应外来文化的进入。

[1]李家永.教育与民族认同[J].比较教育研究(S1),2002.

[2]陈启新.中国民俗学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3]周大鸣.人类学导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心理
我们的民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