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闷棚巧防黄瓜霜霉病

2014-04-01张青军

河北农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霉层闷棚生长点

张青军

闷棚巧防黄瓜霜霉病

张青军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最常发生的病害,俗称“跑马干”、“黑毛病“,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病情可迅速发展,短时间造成大量叶片枯死,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幼苗和成株叶片。幼苗子叶感病时,在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形褪绿枯黄斑。潮湿时,叶背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子叶很快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初期,开始在叶片背面产生水浸状斑点,斑点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叶背病斑上长出紫黑色霉。此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互相连合,最后全叶枯黄、卷缩,严重时病斑可一直发展到顶叶。严重危害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下面介绍一种杀灭霜霉病的方法:

高温闷棚除了可以杀灭霜霉病等病菌外,还可杀灭其余病菌和部分正在棚内活动的蝇、飞虱、蚜虫等,并抑制其后代的繁衍,还可控秧促瓜。

高温闷棚需在棚内能出现42℃—45℃高温,且正是棚栽黄瓜的高产期时,才能用来防治霜霉病。

具体做法:闷棚的前一天必须灌1次水,并适当提高地温,有利于瓜秧忍受高温,减轻高温对瓜秧的损害。闷棚必须选在晴天。揭苫子后封严大棚,不准放风排湿。因为若放风排湿,会造成闷棚时上部叶片和生长点被高温灼伤。闷棚前,先在棚内中部的瓜秧生长点的高度,分前、中、后各挂上一支温度表,在表南侧用木板或纸板给温度表遮光,严防阳光直射温度表的酒精球。到9点—10点棚内气温将骤然上升,此后每隔15分钟—20分钟进入棚内观测温度,当温度上升到43℃后,开始计时,连续1.5小时—2小时保持棚内气温不低于42℃,最高不超过45℃。温度低了效果不明显,高了瓜秧要被灼伤。注意观察瓜秧的表现,当棚内气温升到44℃—45℃时,生长点以下的3片—4片叶应当向上卷,生长点斜向一侧,这说明一切正常,可继续闷下去。若近中午温度仍不高于43℃时,可在人行道上放少许柴草点燃成明火来增温,但必须有人看守,严防火灾。当温度超过45℃时,闷棚的时间又没到,请注意,万不可开通风口放风降温。因为高温放风的同时要排出大量湿空气,这样再继续闷棚就要灼伤瓜秧。这时只能少放下几块苫子遮光以安全降温。闷棚时间达到后,一定要从棚顶部慢慢加大放风口,缓慢地使棚温降下来。第二天可摘除一些严重的病叶同时再灌1次水,每垄沟可随水追施尿素或硝铵50克,以促进瓜秧尽快恢复生长。由于高温闷棚只能杀死一些分散在瓜叶上的病菌,而已侵入叶内的病菌还有部分活着,仍可产生新的病菌,再加之从通风口重新进入棚内的病菌,仍可继续侵染发病。所以在霜霉病的大发生期,在第一次闷棚后4天—5天,需再进行1次闷棚,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霜霉病的发展。

高温闷棚的效果可从病斑及霉层上判断。病斑呈黄色干枯,边缘整齐,周围健叶为鲜绿色,病斑背面霉层干枯或消失,说明效果好,病情已得到控制。但若病斑周围呈不规则水渍状黄绿斑,叶背面霉层新鲜呈灰黑色,说明效果不好,病情仍在发展,应查找原因,迅速采取其他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在闷棚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高温闷棚适用于瓜秧生长健壮旺盛且略有徒长趋势的大棚。前期苗弱小,后期瓜秧衰老,生长中期叶薄、色淡、瘦弱,应慎用或不用。二是连阴天后马上晴天,正是病害重、地温低、瓜秧处在饥饿缺水状态时,这时绝对不能进行高温闷棚,否则就有灼伤或灼死全部瓜秧而毁棚的危险。三是在闷棚的前一天必须灌水,当天早上不能放风,闷棚后第二天及时灌1次水,才能保证瓜秧迅速恢复生长。四是在闷棚前可喷1次杀菌药,高温时病菌抵抗力低,药物杀菌效果好。五是闷棚时必须经常到棚内观察瓜秧表现。如温度升到43℃以上时,瓜秧上部叶片不上卷或生长点的小叶片萎缩,说明土壤缺水或空气过于干燥,也可能是地温低,瓜秧吸水困难,说明瓜秧不适应高温,这时应马上停止升温,由棚顶部慢慢打开通风口,结束闷棚,可改为药物熏烟法防治。六是高温闷棚对控制霜霉病有很好的作用,但闷后几天对黄瓜产量有一定影响,所以不可连续多次反复使用,防止影响产量。

(作者单位:永年县农牧局刘营区域中心站)

猜你喜欢

霉层闷棚生长点
“闷棚”里面门道多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夏季高温闷棚防治大棚黄瓜病害试验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及其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