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个体心理变化

2014-03-31房晓霞

卷宗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群体个体

房晓霞

摘 要:近年来,社会化媒体发展迅猛,已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来源。社会化媒体因为其内容呈现方式、传播特点、阅读状态与其他媒体的巨大不同,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方式、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本文试图探讨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趋同、从众行为、个体幸福感等个体心理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个体心理变化

2013年是社会化媒体全面席卷网络的一年。社会化媒体作为能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强调参与性、公开性、社区化、联通性,使个体间的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与呈现。在这个拟态环境下,个体的心理必定会受到冲击,在很多方面发生改变。

1 社会化媒体

1.1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社会化媒体也可称为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1.2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国际上社会化媒体的巨头facebook,2013年Q3财报显示,该网站目前月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1.9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也是相当迅猛。根据人人公司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人人网月独立登录用户已经增至 5000 万,累积激活用户增至 2 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而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社会化媒体的后起之秀——微信用户数量目前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国内用户超过4亿。微信自推出以来,其用户数量增长就相当快。

由以上数据可见,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越来越多,所以研究社会化媒体下的个体心理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3 社会化媒体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2008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对社会化媒体曾做出过界定:从使用角度来看,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建立的去自我中心化的,以人为基础的网络。

既然社会化媒体要以人为基础,那么,它与使用者的个体心理之间必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从而打造了出一个“时刻被凝视”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或社区意识,但是人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

正是由于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对使用者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2.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

总结起来,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趋同心理下,个体从众行为加剧

海德的平衡理论与纽科姆的对称模式可以在微观的人际互动角度解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从众心理。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每两者之间产生关系,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不同关系组合最终形成8种不同结构,其中第一行4种是平衡的结构,第二行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见下图(P-O-X关系形式):

P-O-X关系形式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消除这种紧张感,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这意味着认知者P要么逆转自己对认知对象X的原始态度,要么改变对O的态度,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的原则,最终恢复平衡状态。

后来纽科姆又把海德关于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平衡理论扩大到人际互动过程和群体关系,发展出“对称模式”(如下图所示),他认为和要想维护A与B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保证A-X与 B-X 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只有维持如此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时才能达到认知的平衡。

纽科姆对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态度、信念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人们的认知系统有趋向于某种一致性的倾向。当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认知出现不一致时,便会在“趋对称压力” 下产生认知失调的焦虑,促使个体努力改变态度以恢复认知平衡。而越是有凝聚力的群体,越是对内部成员有很强的“关系限制” ,使成员觉得留在群体中的重要性超过了正在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从众的可能性。

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

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使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可以说SNS技术是网络社会现实化的转折点,它增强了虚拟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使用户个体被驱赶进不同关系组合的小圈子群体,使个体会不自觉地以群体成员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进行互动。此时,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变得更加重要,而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个人认同变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便会出现“群体思维”和在其引导下的个体独特行为模式。

所谓从众实际上是个体一种去个性化的行为,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一个个小的关系网成了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当信息在关系网中流动时,人们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事实信息,还有在关系网中不断积聚的价值评判和态度表达,个体为了降低认知不平衡所带来的焦虑,在关系网约束下个体更愿意沉默地转发、附和而不愿提出异议。这种情况下,本该提供更多样化的话语表达的社会化媒体,却发出了更加一致的声音,这就是群体压力下,个体心理趋同,从众加剧的表现。

2.2社会比较催生个体幸福感改变

昨天是海边度假,今天是高档餐厅的牛排,明天是一张锥子脸自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看朋友圈里朋友们“晒”的内容成为一些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看这些的同时,个体的幸福感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朋友们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自己又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和他人的生活细节暴露在外,使个体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都发生了改变,社会比较不可避免。社会比较带来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个体的幸福感发生改变。若朋友们生活得都比自己更富有,更舒适,那么,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急剧下降;反之,则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提升,这和与穷人为邻你会更开心一个道理。

2.3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作用下个体心理独特性丧失

社会化媒体创造出一个无时无刻都被他人注意的环境。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这种在场即便是“仅仅在场,不做评判”也同样会产生“社会助长/阻抑作用”。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行为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但这种助长作用还与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即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社会抑制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被看成一个整体时所引起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理性的、有逻辑的讨论应属于复杂的脑力活动,但在社会化媒体的群体情境中,却很难实现,即使偶有一些理性的声音,也注定会被淹没在一片情绪宣泄的喧哗之中。如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所说,“我们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的交流。我们留心的并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所以,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各种热点话题讨论只不过是沦为简单的机械活动。这种情境下就助长了个体总是急迫地在每条信息中找寻自己熟悉的言论,去跟帖,去随声附和,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懒得再做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同时,也抑制了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已不在。

2.4自我展露过度催生个体自恋心理

所谓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信息。无疑,自我展露是发展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

在社会化媒体大发展的今天,自我展露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看看那些所谓朋友、亲戚最近都有什么琐碎的事情发生曾经也是一种乐趣。然而,最近的社会化媒体使得这些人一天十几次的更新他们的状态﹑想法﹑照片。乐此不疲,甚至近乎癫狂的陷入这场竞争之中。从家长里短到衣食住行;从兴趣爱好到人生感悟;从私密照片到情感经历……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过度的自我展示则催生了个体的自恋心理。

“大家快来看我!”——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个体自恋心理的体现。从论坛和博客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各种“做秀”,在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上更加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Elias Aboujaoude)指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除了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自恋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资源能够为自恋者提供帮助。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而自恋人格指数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尽管“晒”生活的人们都喜欢把“分享”放在嘴边,但其实对与那些热衷“直播”自己生活的个体来说,一切只是自恋心理的表达。

3.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给个体带来海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着很大影响,使个体心理趋同加剧,从众行为加剧;个体心理的独特性逐渐丧失,表现出去个性化特点;社会比较,使个体幸福感下降;在过度自我暴露的情境下,个体自恋心理显著。

参考文献

1.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英]Rupert Brown.群体过程.胡鑫,庆小飞译.方文审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方兵,基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品牌内容传播 [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4

猜你喜欢

社会化群体个体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