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民利益表达不充分的危害
2014-03-31兰敏
摘 要:充分合理的农民利益表达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实现农村的稳定,要实现农民的小康,要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农民利益的充分表达。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阐述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不充分的危害。
关键词:利益表达;政治稳定;公平正义
利益表达是指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个体或者群体基于自身的利益偏好,为了既定的利益目标,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或者非制度性的渠道或者方法,将自己利益诉求填充到政策的制定、执行等过程中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制度的原因,中国的农民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果农民的利益在政策制定、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将会带来以下一些不良影响:
1 不利于整个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
首先,农民利益表达不充分将不利于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它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乡村的政治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根基之所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在深刻的社会变动中,由于制度设计、个体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社会变革中的大量的利益受损者聚集在农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利益受损的主体,如果他们的诉求得不到充分的倾听和他们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尊重,那么将会极大的影响社会稳定。农村这一重要的政治稳定的基础将会转化为政治不稳定的根源。整个社会政治体系在没有安全阀的情况下将会变得脆弱。农民利益表达有利于乡村社区的政治稳定,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诸多乡村社区的稳定。其次,农民利益表达的不充分容易导致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流失。我国已经从革命时期走了出来,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时期,合法性主要来自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部分个体的利益在发展中受损,这样的个体多了,那么整个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必然就会降低。我们应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同时处理好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关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只要通过制度性的渠道将农民的利益注入到我们党的政策、法规里,才能不断填充在社会发展时期的执政合法性,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稳定党的合法统治地位。最后,农民利益表达不充分也会降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合理的政策总是离不开对公众利益、意见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在当下的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还不够充分,他们的利益诉求难免在政策中被忽略,导致政策的不公,影响政策的科学性。我国拥有十亿农民,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利益诉求,制定科学的政策决策机制,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尤其要尊重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才能使政策更加的深入人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
2 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充分合理的农民利益表达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实现农村的稳定,要实现农民的小康,要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农民利益的充分表达。当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背后隐藏的是阶层之间利益表达能力的差异,这种利益表达能力的差异必然就会造成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表达程度、质量的失衡。农村的经济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加大政府在乡村的投入,这里面包括乡村基础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治理模式,导致了城乡之间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缺乏,造成乡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从而又影响发展基础的积累,反过来又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不断往复,形成恶性循环。以基础公共服务为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服务就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国家政府都在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由于大部分的公共服务投入都十分巨大,所以主要的基本公共产品主要都由政府来供给,特别是教育等纯公共领域。但事实上,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入都还不够,且存在很严重的投入不均等。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没有将他们的利益诉求纳入到制度设计中。比如,在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决策上,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受益主体的农民,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需求表达和决策建议的过程中,经常是在农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出台了一些公共服务政策,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形象工程、人情工程,公共服务的供给成了个别基层领导获取政治资本或者经济资本的渠道。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该切合广大农民的需要,扩大民主,在农民利益得到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但事实上,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乡村基层领导的个人偏好。于是,有限的公共产品就无法切实的增进农民福利、改善农民生活,浪费了国家的财政投入,降低农民对政府的信任,也无法发挥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要积极建立制度性的、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以农民为主体进行相应的渠道制度建设,降低农民的参与成本,能及时、方便、有效的进行利益诉求的表达,对于他们的要求、意见、建议我们要充分关注、尊重,并及时的转化到相应的政策体系中去,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支持,为经济面貌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建国初期,为了快速发张工业,建立基础的工业体系,赶超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现代化的赶超战略,通过工农剪刀差的制度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种实际上是以农养工的制度设计,使农民丧失了很多权力,使很多优势资源从农村直接转移到了城市,也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地位的下降,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地位的弱势使得农民在和其他群体博弈过程中处于下风,这极大地破坏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也无助于稳定和谐的乡村秩序的构建。这样劣势地位也并没有通过后期的政策进行有效的调整,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弱势地位逐渐被固化下来。要实现广泛的社会公平、正义,就要改变农民不断被边缘化的命运,实现农民利益的充分表达,提高农民在权力话语体系的地位,将他们的利益诉求借助现有的渠道将送到最高决策层。此外,农民的利益表达的不充分,也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人权。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权事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并且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来保障人权的落实,但是,转型期社会环境复杂,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存在着新的制度没有建立,旧的体制没有消亡的情况。传统中国的对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不重视依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我们会发现人权事业的框架是有了,但在人权实实在在的保障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逐渐分化成多个阶层,在当前的利益分化格局下,人们要想实现以自我为核心的目标,就需要向核心的政治体系或者当局者充分表达自己的立场,提出要求。农民阶层只有将自己的利益诉求清晰的输送到中央的决策层,才有可能让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充分考虑到农民阶层的真实需要。从这个角度上讲,农民利益的充分表达有助于农民需要的满足,从根本上有助于农民人权的维护。同时,农民通过持续的利益表达也有助于增强农民的政治人意识,通过利益表达过程习得一些政治的技能,这些反过来又会拓展农民利益表达的空间。我们要将农民利益表达上升到人权保障的高度来考虑。农民的利益的充分表达,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政治体系的运转效率_CNKI学问》 http://xuewen.cnki.net/R2008121650000780.html
[2]《农民利益表达困境对政治体系的影响分析》 http://www.xzbu.com/1/view-4393043.htm
作得简介
兰敏(1987—),女,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