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4-03-31周冬刘德林

卷宗 2014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民族核心

周冬 刘德林

摘 要:当前的世界竞争已经由物质领域的竞争转换为文化领域,由硬实力竞争转化为软实力竞争。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加强软实力建设刻不容缓。

关键词: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 加强民族文化学习与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 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 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之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安身立命之本;牢固树立民族文化的阵地,才能在激烈的风云变幻中岿然不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是这个道理。民族文化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加强教育,通过接受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研究,通过挖掘和培养,创造民族文化精品,增强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大力推广,通过与世界的交流,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增加了国学研究力度;同时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获得新生;中国在世界各国举办“中国年”,海外一些地方设立孔子学院,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落户生根。英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室名誉主席贝茨·吉尔说: “就文化吸引力来说,中国资源丰富,但她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边看美国大片,边喝可口可乐时,已经在潜移默化接受美国文化的熏陶;韩国的料理,韩版服装也成为时下的潮流,这些就是文化的张力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文化在与交流,在于发展。

2 学习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邓小平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打开中国与外国进行交流学习的大门。在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

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性,我们曾经吃过“闭关锁国”的苦头。当今世界是开放的,谁也不能置之度外,固步自封。尤其网络、电脑普及以后,世界各国的交融度增加,彼此之间,你我共有。“引进来”还是“拿来”?要具有辨别力。“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取得成功”。科学无国界,科学技术可以为任何国家使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学习外国技术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大批中国留学生的海外学习;引进一些国外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精英,利用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到中国的建设中来。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其著作《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中曾写道:“在全球化时代,迫切需要树立一种对其他文明和宗教的有关学说持尊重和宽容态度的普遍意愿。我们应当传播关于人类拥有许多共同的基本伦理信念的认识,以及每个人都能从他人那里学到些什么的认识。”

3 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弘扬我国民族历史文化和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我国推进国家软实力建设,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论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规定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中居统治地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代表着全人类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在价值追求内涵上超越了以往任何社会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最鲜明、最突出的时代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逐渐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 杨牧之.国家“软实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J ]。中国编辑,2007(2)。

3[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 第413页。李 琨,译。三联书店, 2003年。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赫尔穆特·施米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第69 - 70页。

作者简介

周冬(1981-)男,汉,四川成都人,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现有职称),硕士,政治学方向。

刘德林(1980—),男,汉,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 中国政府与政治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民族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们的民族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多元民族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