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2014-03-31孙正凯王水平
孙正凯 王水平
摘 要:自2000年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数据采集”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据采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1 教育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简称“数据采集”)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文)精神,建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常态监控机制,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育部评估中心自2011年开始受高教司委托对全国近200所新建本科学校中开始数据年度采集,并对所采集全国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实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数据采集”的常态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效促进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应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学校对数据库数据要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发布。国家建立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在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
所以,“数据采集”可以给政府进行教育预测与决策提供参考;可以给高校自我诊断和建设提供数据;可以给专家进行教学评估、公众了解监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数据采集”从内容结构来看,根据教学状态的内涵,数据项覆盖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与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学科建设与科研、校园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登入“数据采集”系统,我们可以看到由师资队伍的情况;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经费情况;固定资产和分院(系)教学科研仪器值等情况;教学条件情况;在校生基本情况等10大类内容。从内容分布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师资队伍建设的份额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数据采集”系统中一共有93个表格,其中与师资队伍建 设有关的占23个,占总系统中的24.5%,在10大类内容中占了近1/4之多,从师资队伍建设在总指标中的这一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管理以及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部分问题,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较大。不过,由于教育部的“数据采集”的监控,各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都在逐步的得到完善。
2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2.1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来源
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社会招聘教师,这部分教师主要是指民办高校面向社会招聘的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目前民办本科高校主要招收硕士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二是退休教师,这部分教师主要是从本省市公办高校中的教学科研一线岗位上退休下来的教师,这部分教师从事的专业学科齐全,大多数具有较高学历、较高职称,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主体;三是兼课教师,主要是本地区附近公办高校在职教师或是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或是附近高校的在职研究生所组成。
2.2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来源来看民办高校的师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自有教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这样组成的一支教师队伍,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在其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上,都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与不足。
1.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
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构成来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兼职教师组成,这一部分兼职教师大都是由附近公办高校的教师与在读研究生组成,如果公办高校的自身教学任务繁重可能就会停止来校兼课,而在读研究生也是一样的,他们毕业后往往就不再兼课了。
其次,虽然有相当部分的自有专任教师,但是由于物质待遇、社会认可及社会福利方面与公办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师往往缺乏稳定感,往往仅是将民办高校作为他们的一个跳板,一旦有更好待遇的就业机会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由于以上原因,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结果。
2.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等多方面的不合理。
首先,年龄方面主要表现在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55岁以上的老年教师与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数量大,31-54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数量小的现象。如笔者调查发现某高校的31-54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数量仅占总教师数量的35%,而30岁以下教师数量占总教师数的52%。
其次,学历方面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大,两头小”,即具有博士学历以上的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偏小的状态。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以学士学位为主体,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势必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最后,职称方面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具有副高、正高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较少,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大都是由各公办院校退休的教师组成,这部分人的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由学校培养的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很少。
3.民办高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空间小
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各民办高校都不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因此,各高校考虑到学校的资金问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以及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学校不愿意承担经费派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教师自身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参加职后培训。
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较公办高校的学生素质要低,所以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应付教学任务、应付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教与学不能相互促进,这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为要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这也影响着民办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
3 “数据采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教育部的一年一度的“数据采集”工作对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以上种种问题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对师资队伍的稳定作用
教师队伍的稳定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学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走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必须有一直稳定的教师队伍[7]。所以,在“数据采集”中的第一大部分就是师资队伍情况的数据采集,其中就有“表1-2师资队伍概况”、“表1-3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等的数据填报。由于,各民办高校每年需通过“数据采集”工作向教育部上报师资队伍的情况,因此,这就促使各民办高校必须设法保证有一支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样一来根据每年的“数据采集”工作的需求,学校的师资队伍必然会越来越稳定。
3.2 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改善作用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的不合理。针对这一现状,“数据采集”中师资队伍部分对各高校的专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数据填报要求各本科高校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要求占总教师数的50%以上;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要求占总教师数的3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要求占总教师数的90%以上;年龄结构也有所监控。由于,“数据采集”工作的需求,为了使得各项数据都达到本科高校的合格标准的要求,各民办高校都会采取一定措施去改善师资队伍不合理的现状,这样一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也会得到改善。
3.3 对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目前,各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都较低,针对这一现状,“数据采集”中也有相关的指标促进它的发展,如:“表1-6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表2-8-1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表8-2教师科研情况”等指标。为了填报这些指标各民办高校都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量,也会鼓励各教师去参加进修、交流等。这样一来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了促进。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所以,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各民办高校都在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这种状况,“数据采集”工作的开展正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促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因此,各明白高校也应积极的响应以达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2][3]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编;2012年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填报指南(内部讲义)
[4] 赖爱春.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05,08:87-91.
[5] 何新征,符得团,李玉泉.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17-119.
[6] 杨文,贾东荣. 试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5,09:37-39
[7] 韩忠春.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0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