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4-03-31王丽娜杨欣

卷宗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尊重应用价值

王丽娜 杨欣

摘 要:尊重是对特定的人或物采取的尊敬和重视的态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尊重本身就带有一种价值判断的意义,它排斥对人的轻视与恶意,是主体应该遵循的价值选择。同时,“尊重”不仅是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教育实践的一种思想理念。

关键词:尊重;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

从教育目的反观教育手段,是探索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尊重”教育的提出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契机。

“尊重”教育的提出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尊重”不仅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教育内容,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尊重”教育的启示下,本文试图充分发掘“尊重”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 “尊重”概念的界定

尊重是对特定的人或物采取的尊敬和重视的态度。尊敬是重视的基础,由尊敬而引发重视;重视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要以尊敬为底线。

尊重的内涵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和道德教育三方面理解。

2 “尊重”理念的基本内涵

本文中的“尊重”,是从教育理念的层面来说的。什么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哲学范畴的理念在教育这一现象和活动的延展,“是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引导教育发展宏观走向,影响教育实践行为及教师行为的教育哲学观。”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变革中被逐步发现和确立的。教育理念的变革,意味着人们将以新的价值取向重新确认教育目标,以新的思维重新调整教育思路,以新的框架和内容重新建构教育体系。而在教育领域中“尊重”这一理念的确立,正是实现了由“物化”教育向“人化”教育的转变。

同时,“尊重”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不是像“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或“珍惜生命”作为其单一和终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在“尊重”教育中,“尊重”不仅是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3 “尊重”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尊重”理念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教育实践的一种思想。那么,“尊重”理念能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尊重”理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1 “尊重”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尊重”理念,对学生给以尊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尊重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具有双重角色,他们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接受者,更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他们要在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过程中来建构自己的思想观念体系。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尊重。

2.尊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即人之为人的基本资格。肖川教授认为“人格即道德人格”,有道德即有人格,进而提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将“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进行的有效前提”。

3.尊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主、自强、自律的自主能力

满足人的尊重需要便是维护其做人的尊严,也就是保护人的自尊心。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自尊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蕴藏在学生身上的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教师要努力维护这种自尊心,善于引导它向正确方向发展,要不断唤醒并善于借助这种力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正如肖川教授所论述的“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2]

3.2 “尊重”是处理学校中师生关系的行为准则

尊重本身就是一种自尊、尊人的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与宽容,与占有、攻击、暴力、贬损、伤害等消极心态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是人际沟通的前提,“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同样,“尊重”也是处理学校中师生关系的行为准则。

因此,真正的尊重应该是不分层次,不划优劣的。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尊重应该是相互的。而且,只要教师用心,会发现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其值得尊重的一面。教师应当如马卡连柯所说:“正象高明的猎人设计走动的目标要射向远远的前方一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也应当高瞻远瞩,对人多加要求,也应特别多尊重人,即使在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并不值得怎样尊重。”只有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平等、自由、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最终建立。

3.3 “尊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

“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尊重他人,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而要做到尊重他人,我们还必须严格律己修己,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尊重”是社会主义社会一项基本的道德规范。“尊重”还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尊重具有极强的聚合力和解释力,因此,只有达成相互尊重的道德共识,才能建立起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尊重既是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又是高层次与深层次的道德品质的确证与表征。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怀抱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的理想,也不管是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都要树立这样一种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尊重自己、尊重社会和他人。”

参考文献

[1]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

[2]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

[3]陈钱林. 尊重教育新理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9.

[4]何国华,燕国材.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53.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尊重应用价值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