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人关怀
2014-03-31王欢
王欢
摘 要:于漪老师的课是极富魅力的。她主张重教轻学,从教的出发点转换到学的立足点上,能从学生的实际出来来进行教学。她的课堂富有情趣,使学生有着浓浓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纵观于漪老师的每一堂课,她的课堂带有深厚的文学色彩,闪耀着人文光辉。
于漪老师是一位在语文教学上独具魅力的教师,她热爱教师事业,潜心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于漪老师具有慈母般的爱,这种爱使她在语文教育中极具耐心,富有激情,以激情感染学生,重熏陶感染,主要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赏析课文的词句,点燃学生感情的火苗,以达到熏陶感染的目的。她把单一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融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操陶冶为一炉的立体化多功能培养,把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为学生打开认识现代社会的广阔天地。她的课课堂节奏快,教学效率高,符合时代要求。
纵观于漪老师讲的《晋祠》一课,她的课堂充满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浓浓的爱,洋溢着激情热烈的气氛。正是因为有了师爱,她的课堂抛开了审问与灌输,教师与学生和谐平等地对话,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建立起了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对话中领悟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对话中感知人生。课堂具有趣味性,真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刨根究底的欲望,进行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于漪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不仅仅是教课文中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口才,熏陶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从于漪老师的课上,我们真正看到了教什么,如何去教,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看到了真正的师生互动,做到用教材教。
《晋祠》是一篇浅显的说明文。说明文平实的文字,客观的描写,不像小说、散文、戏剧那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般的老师会从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等几方面来教学生,停留在课文的表面来教学,这样的课平而淡,干瘪而无味,在学生的眼里是无趣的。但是于漪老师讲的《晋祠》是立体的、审美的、充满趣味的、综合性的。不仅传授了知识,包括字词、拓展的知识、文章结构、说明方法等,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课开始时,老师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名胜古迹,有两个要求:一是要说清楚;一是速度要快。学生从上海的豫园讲到云南的西双版纲,从杭州的西湖讲到长白山的天池,思想集中,兴趣很浓。这样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两分钟内四十几个学生都要说出名胜古迹且不要重复,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加强了民族自豪感。历次课程标都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我认为单纯地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很抽象的,学生要有爱国的感情,一定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了解祖国的基础之上培养的,没有认识就无从培养感情。这是课的第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出示《中国名胜词典》,听写其中有关晋祠的条目。听写完了以后,让学生用数字把每一个条目标出,并在课文中找到对应的段落,和课文中的段落相对照,辨别异同。听写检查了学生掌握生字的水平,学生在把词典和课文对照的时候,就串了文章的主体内容,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文章要说明的对象,看到文章中哪一段说明了什么。在对应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周柏唐槐、山、水以及“三绝”。学生对照文章的过程中是通过相互讨论,教师引导来进行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这不同于一般的满堂灌,而是要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辩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同时这样的对比,学生发现了“三绝”、“隋槐与唐槐”、“25公里与40里”有出入,但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阅读要仔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给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并结合历史、地理常识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要想找到答案,学生就会比平时更认真更细致地阅读。这样就训练了学生准确阅读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将思维的启发与良好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阅读是一种观察,学生一般都从被动的观察逐步发展到自觉地有意识地观察,因此就需要教师进行目的性观察的指导,可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觉性。在阅读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学生发现了问题能促进能力的 提高, 这样的比较促进学生认真阅读,这样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就能提高。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课上的问题都是精心设计的,逐渐把学生从无意地被动地学习带上自觉学习、自觉思考的轨道。
在这个环节进行的过过程中,学生在比较课文和词典上的区别时,有的同学发现了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的不同。学生能够发现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是语文课上值得利用的资源。于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的教学。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得出了答案。学生发现词典上和话比较平实、简洁,而课文上则描写的比较全面,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文章生动优美。既然学生发现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教师就提示从文本的不同作用上来思考。通过这样的提示,就得出了不同文本的写作方法不同,要根据文本的作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确定写作方法。词典是供人翻检的,就要要言不烦,而文章,是要给人以美的感受,除了说明就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使文章更生动、更优美。
第二课时,课上解决了文章结构和说明文的特点的问题。课一开始,教师总结了晋祠的特征:浑然一体,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风景,接着就文章的总分结构进行讨论,文章先交代两个总体特征,再具体写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分写是一个一个说明对象合起来的。于老师抽一位同学上讲台写出文中介绍的对象及其特点,按课文的顺序写,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写完后同学们一起从文中核对。要核对的过程中,教师穿插了文中的修辞:比喻、排比、对偶,学生复习了修辞的作用。并从文章说明的对象:山、树、水看到 了说明顺序:从高到低、由外到内。
说明文必须在“明”上下功夫,于老师依据教材向学生清晰地传递知识,借助教材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观察、想像能力的训练。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达到“明”的目的。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作者说明时夹入描写,并在说明的骨架上进生艺术的渲染,运用生动的词、运用修辞手法,按照从地下到天上,从天上到地下的顺序,从听觉、幻觉、视觉等不同角度来进行艺术渲染。学习这些艺术渲染的方式也教会了学生怎样审美。
《晋祠》这一课,于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说明文的知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还复习了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明确了文章写法上的特点。但是课堂上,老师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思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于老师上课不是单纯讲课文,而是真正地用教材去教,通过教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她的课体现了智育、美育、德育相结合,知识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绳媛,杜慧春.于漪语文教学艺术魅力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4(3)
[2]周立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施建林.全面检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文学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