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改进方向
2014-03-31陈全旺
陈全旺
摘要:矿井的通风系统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着矿井建设的进度以及投产效益。因此,根据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原理,有必要加强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完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技术,达到促进矿井通风系统最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进方向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92-02
对于从事矿井通风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如何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属于矿井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促进矿机工作生产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采矿业的高速发展,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大,矿井作业面临着诸如通风系统距离增加、风量调节难度加大、井下有毒气体增多、以及井下湿度大、气温高、氧气密度小等严重问题。促进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势在必行。
1 矿井通风系统的内容体系
1.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通风设备以及通风网络将地表新鲜空气输送至井下满足井下作业环境要求,同时排出井下作业时所产生的污浊空气的换气系统。即将井下空气与地表空气之间通过人工建造形成空气流通循环的系统工程,以满足矿井作业需要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1.2 矿井系统
1.2.1 矿井通风系统等级分类。矿井通风系统通常依据矿井作业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等级分类,一般将矿井内主要面临安全问题例如瓦斯浓度、煤层自燃条件、井下温度作为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标准。针对于普通类型矿井,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对其定义为一般型;对于温度过高的矿井,以其瓦斯浓度、煤层自燃等具体情况还分为一般降温型、防火降温型以及排放瓦斯降温型三大等级;而对于瓦斯安全问题,国内对矿井通风系统将其细分为一般排放瓦斯型、排放瓦斯及降火型与排放瓦斯防火降温型。
1.2.2 矿井通风方式分类。针对矿井通风方式通常通过不同矿井的回风口与井田的具体位置进行细致划分。中央式、对角式、分区式以及混合式四种通风方式是国内对矿井通风的具体分类。将进出风口设置于井田中央部位的通风方式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中央式通风,而针对中央式矿井通风方式的风井倾斜对应位置,我们又可以将其细分为中央并列式以及中央边界式两种;而对于对角式通风系统,因其井田两翼的位置差异,亦可通过回风口与井田位置关系的不同分为单双翼两种对角式通风系统;至于将井田的每一区域内都设立独立的通风系统的矿井通风方式,我们将其定义为分区式通风系统;对于混合式通风方式,顾名思义,即将中央式、对角式、分区式三种通风方式灵活运用于一体,结合各种不同的优点并为己用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通风方式。
1.2.3 通风方法分类。矿井通风方法通常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基于通风机的运作原理的不同,一般通风方法也不同。以压入式而言,通过进风井的主扇给予正压促使地表空气进入井下,并压出井下作业产生的浑浊气体;利用回风井的主扇产生的强大负压抽出井下作业产生的浑浊空气的空气循环方式我们称之为抽风式;混合式则采取利用进风井的主扇压入新鲜空气和利用回风井的主扇抽出污浊空气相联合的通风方式。由于自然风压一般较小且不稳定,因此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我国大多数矿井主要通风采用抽出式通风,采掘工作面通风则多采用压入式的局部通风方式。
1.2.4 矿井通风网路分类。风路连接方式的差异性是对矿井通风网络分类的主要标准,串联、并联和角联是通风网络系统的三种基本联接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通风风路直接联在一条线路中,并不分流的通风网络形式被称为串联网络。而并联网路指的是在确立一个通风主系统的前提下,将不同子系统以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形式构成的一个通风系统。角联网路是指在并联网路分、合点之间贯穿一条或几条对角风路。
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探讨
2.1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宗旨
矿井通风设计宗旨在于通过促进井下与地表空气的循环,提高井下工作环境质量,以达到保障工人生命安全,提高矿井施工效率的目的。
2.2 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工作安全、经济效益、生产运营和应变能力。利用科学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确定一个抗灾能力强、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技术合理的通风系统。
2.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原则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改善矿井通风状况,为井下营造稳定可靠的安全生产环境;坚持经济节约的原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布局井筒和通风井等设施,缩短回风距离,最大限度地降低回风阻力;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结合矿井未来发展趋势,合理调整现有的井巷和通风设备,充分发掘通风系统的潜力,形成与井下动态变化相适应的通风
系统。
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改进方向
3.1 目前矿井通风系统技术的发展状况
伴随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矿井通风技术也发展出多风机多级机站、抽出式局部通风机、FQC系列矿用气动抽出式塑料叶轮轴流局部通风机、智能局部通风机等新的设备。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改建矿井通风系统与技术模式还没有给予一致的规定与要求,矿井通风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分区通风系统、多风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主—辅多风机系统、统一主扇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的微机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以及高效、节能矿用风机的研制与应用等。
3.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家学者已开发出推理机、FortranCAD系统、Fortran 77Dbase-Ⅲ系统等一批新型高科技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软件,通过进一步开发通风系统技术在矿井中的运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未来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3.2.1 发展综合集成技术。当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呈现多种设计方法相综合的发展趋势,在设计过程中日趋注重将多元化知识与数据收集并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不同的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工程技术统一管理矿井通风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应继续加强人机结合和人网融合,创立起完整的智能化矿井通风集成系统,结合自主学习和自主适应机制,建立健全、完善发展系统的最终目的。
3.2.2 重视决策支持系统。目前,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主要依靠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优化方法逐渐由线性优化转向非线性优化。但受当下计算机发展水平的制约,开发出自动设计系统还面临很大困难。因此,与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相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应以决策支持系统为主,逐步研制和设计相对独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来优化矿井通风系统。
3.2.3 完善电子监控体系。伴随着采矿方法和采矿技术快速发展,许多矿井的生产量往往超过其原有的生产设计能力,矿井规模越来越大,矿井通风系统日趋复杂,特别是随着多风机多级机站等新技术的应用,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传统的凭人工经验对通风系统进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运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工程系统针对矿井通风系统采取监控已经成为矿井生产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应把电子监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安排适当数量的监测点和监测设施,对矿井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控,为通风系统的深入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牛胜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选型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3,(11):36-38.
[2] 邱宇善,雷远扬.浅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改进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2,(17):171+176.
[3] 梁友锋.关于现代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21):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