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档案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站位的思考

2014-03-31徐慧燕

卷宗 2014年2期
关键词:余杭余杭区爱国主义

将档案馆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对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建设的要求之一。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但距离要实现的价值目标仍有较长的路要走。笔者结合余杭区档案馆的实践,就下一步如何提升站位,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提出了“五个维度”的建设设想。

1 余杭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实践

为积极响应余杭区委关于建设文化名区的工作要求,余杭区档案馆从2010年开始,主要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1、建立了“美丽余杭”展示中心。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主展区、互动区三大区块,展示陈列余杭悠久历史、文化、名人、城市发展演变等档案资料,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于一体。

2、开展了多期主题活动和展览。采取固定展与专题展、流动展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档案文化宣传力度,先后举办“余杭商贸老字号历史文化展”、 中小学生第二教育课堂、余杭60年成就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专题、 “余杭记忆”老照片展等活动,增强了档案教育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3、建设了网站专区。在余杭区档案馆网站开辟了余杭文化专区,介绍余杭的历史文化、名人名家和风土人情,开展爱国主义、乡土文化教育,初步实现了网上教育功能。

4、编辑出版《余杭档案》等图书资料。以编辑出版《余杭档案》馆刊等档案文化图书、录制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加快进行档案史料的编研和公布,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2013年成功印发了《余杭记忆—百年余杭旧影集》,得到杭州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收到较好效果。

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自2010年余杭区档案馆第一个爱国主义主题展对社会开放以来,虽然有不小收获,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尚未达到预期目的,除专项活动外,每日来参观的人数可谓寥寥无几,未达到主办设计预期。归纳分析,下列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1、政府和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关注度仍需进一步提升。由于档案部门自身的弱点,档案馆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很难居重要地位,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档案馆的主要功能往往被认为是“保管”和“查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往往被忽视,来“围观”的人很少。

2、主题更新与关注焦点未达到最佳匹配。由于受人手、技术和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展厅的主题和内容无法做到经常更新,每年仅能更新1-2次,与社会不同时点关注的焦点、热点难以做到紧密结合,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力和效果大打折扣。

3、教育的手段未与时代潮流同步前进。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工作生活的发展趋势是足不出户办一切要办的事情,以节省大量的交通时间和精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也要符合这一潮流。而当前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展厅式、书籍式的功能方式,从长远看,运用的范围将越来越窄。

4、教育对象的切入点少且击中肯綮难。为体现教育效果“门庭若市”,通常的做法是发文件要求机关、乡镇组织人员来看,或赠送编研书籍,但积极响应者不多。为装点门面,通常最直接的做法是组织中小学生来参观,除此之外,难有建树。教育基地真正的社会的辐射面有多大、吸引力如何、教育的效果如何,较难评估。

5、社会力量的动员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在教育展厅或档案编研材料经大量精力完成以后,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可教育的人群范围太小。而专题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的“人气”却要高得多,原因可在?值得深思。工作中,除地方党委、政府能帮助发一两个文件外,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力量能帮助档案馆推动教育功能,多数是自己单打独斗。

3 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的若干建议

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建设中进一步“破题”,笔者建议要从以下“五个维度”寻求突破,全面提升站位,推进工作质量。

1、着眼内容扣题,做到紧抓不同层面需求不放松。从国家层面,要紧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主题,从助力“中国梦”腾飞角度进行选题和组织材料,如探月工程专题、钓鱼岛专题等;从社会层面,要做到紧贴社会关注焦点,从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选题和组织材料,如道德模范专题、雾霾与防护专题等;从地方层面,要做到彰显地方特色,从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角度进行选题和组织材料,如良渚文化专题、红色教育专题等。只有多样的需求有了较好的解决,才能获得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更有力的支持。

2、着眼理念转变,做到建设方式与时代潮流同步走。一是要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建设。一方面要使档案网站火起来,加快推进涉及民生和关注点高的社保、土地、房产等专业档案数字化,实现网上查询,推进网站点击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加快征集和编研教育基地的主题内容,在民众利用网上档案资源的同时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加快内容更新,每月都应针对不同主题推出教育专题,以吸引更多的网民点击。

3、着眼空间拓展,做到对象选择的多元性切入。为吸引更多人群关注档案、除已有的各类学生教育群体外,建议可针对不同企业文化挖掘出企业员工群体,针对乡土文献、家谱族谱挖掘出新农村群体,针对同乡乡会文化挖掘出农民工群体,针对健康文化挖掘出老龄群体等,这样档案利用才能活起来,教育基地功能才能真正发挥。

4、着眼形式革新,做到教育方式更接地气。要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喜好,积极构建实地和虚拟两个教育基地,实地基地以主题馆、精品展为中心,配套查阅吧、健身吧、咖啡吧等新型方式,集休闲、利用、教育功能于一体;虚拟基地以档案网站为中心,尝试建立档案微博、微信,开展网上有奖积分、有奖竞答、有奖征集,增强互动和趣味性。从长远看,网上方式较实地方式,成本较低、用人较少、更新更快,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5、着眼力量整合,做到公共事业单位优势共享。要积极加强同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兄弟公共事业单位的联系、协调,实现场地共用、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网络互通,如使用通用会员卡、共同开展专题展等。要主动参与到地方重大经济社会活动中去,我馆近年来开展的“三重”档案专题、中小学生第二课堂专题展取得区委区政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通过借力,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提升了教育效果和档案部门的站位。

作者简介

徐慧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档案局,馆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杭余杭区爱国主义
由“链”到“圈”,余杭全力竞逐未来产业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杭州余杭 “三位一体”推进殡葬改革
能喝到几瓶可乐?
爱国主义教育
余杭区:“523”计划推进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