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 / De Rotterdam:鹿特丹的纪念碑
2014-03-31
2013年11月初,在我前往鹿特丹的行程单上,到达当天的11月20日将参观OMA的事务所,最主要的安排是由OMA的领军人物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介绍De Rotterdam,这个在次日向外界公开的最新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全貌。21日的安排是竣工典礼以及参观建筑,接着是预留出让记者们采访建筑师的时间。之后我才知道,为了这座大厦的竣工典礼,主办方从全世界邀请了大约50家专业媒体人(亚洲只有中国和日本各一名),可谓是一场现代建筑开幕的大餐。
这是我相隔九年再访鹿特丹,也是再访OMA事务所,可这次我所见到的场面是许多人和多个小组在为今年五月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而忙碌,因为OMA的领军人库哈斯要到威尼斯去了,因为他是今年双年展的总策展人。
21日晨,我们所有媒体人集合在酒店,当库哈斯和他的合伙人来到之后,我们顶着早晨的阳光和冬天的寒气,簇拥着一起徒步走向那座耸立在马斯河畔的De Rotterdam大厦。
在库哈斯看来,De Rotterdam大厦“体现了全新的建筑追求”,只是我们等待它竣工的时间等的太久。我记得该项目始于1997年,而当我们都不大记得这个项目到底竣工了没有的时候,最终在2013年建成了。在中标的十二年之后的2009年才开始施工。建成了就是幸运,因为这其中遇到了经济危机,那么这次危机对建筑师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库哈斯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说:“经济危机带来的正面影响包括建材价格的下降,而建材价格下降对于一个长期项目来说,是有益的。”
雷姆·库哈斯和他的OMA事务所设计的荷兰De Rotterdam大厦,被称为荷兰最大的“垂直塔”,它像一座玻璃的垂直城市,高150米,包括一家酒店、办公空间和公寓,集多功能于一体。大厦是旧港区Wilhelminapier再开发的一部分,靠近Erasmus桥。它坐落的位置有着特别的含义。雷姆·库哈斯描述该区域在上世纪80、90年代因港口活动迁离城市中心而成为了一座“鬼城”。他表示:“该项目的选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对城市的下一步发展很重要,使得“鬼城”不再。这不仅仅是建筑野心,也是整个城市的野心。共享单一基座的体量,通过移位构成最终的大厦。
但是,雷姆·库哈斯在介绍时说,原先的设计是两个分开的结构,象征着分化的城市状态。在城市不同的地方看大厦,呈现出的是不同的特征。每个角度都相同的话,对雷姆·库哈斯来说,非常无趣。讽刺的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反而加速了项目的进程。一系列资金问题和方案变化后,建筑最终得以实现。建筑价格降低以后,和德国承建商的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第一次危机几乎毁了这个项目,但是第二次反而救了它。
鹿特丹大厦三个匀称切相互连接的塔有44层,高150米,横跨100米。超过170万平方英尺面积的巨大玻璃塔楼,外立面无数垂直的线,加强了垂直向上的感觉,为了避免每层重量过重,OMA将建筑巧妙地划分为众多不规则的集群,以“超密度”和“多样性”的设计理念来搭建项目整体动态、灵活的结构,同时也呈现出建筑设理念的千变万化和多样性。当我们的视线注重局部时,以为它是一组群楼,而当你收回视线看整体时才发现它实际上就是一栋楼,而OMA设计的睿智就在把巨大的单体建筑巧妙的加以分割,位移、错位等手法,即丰富了摩天楼的类型,又让光在不同的时间段穿梭其中和晕染边缘。
除了645000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外,该项目内还将设有鹿特丹最大的零售区和餐饮业,同时还将设计280间四星级客房、240间公寓、670个车位的停车场以及一些会议和活动设施。在建筑内,多数采用了从天花板到地面的落地窗,在赢得采光便利条件的同时,还可将城市景色尽收眼底,实际上当我走进去之后才发现内部空间的紧凑。据相关数据显示,当该建筑物投入使用时,每天将有近5000人进出于该建筑。该建筑完整建筑方案预计将在2014年年初提出,总费用约34000万欧元。
这个城市综合体的各个功能布局成为清晰协同的模块,比如办公室员工、住客和酒店顾客都可使用会议中心、运动设施及餐厅。底层的海滨咖啡厅面向市民开放。每座塔楼的大堂都在底层,彼此联通,是这里的各类人群的交通枢纽。而塔楼内的功能划分的非常清楚,特别是客房和居住单元的设计非常紧凑和经济,可是说是非常高度的利用了一切可能的空间,而视野的辽阔和疏朗,可能会吸引很多的客人来到这里。
项目主管合伙人之一艾伦·凡·卢恩表示:从设计开始,大楼的效率已经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整个项目所牵涉的庞大市场因素不单没有成为设计的掣肘,反而加强了原来的设计概念。我们的设计成果,就是为鹿特丹增添一座高密度、生气盎然的大楼。而事实上,它已经做到了。雷姆·库哈斯表示:尽管大楼尺度庞大而稳固,层叠的体块让大楼于城市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大楼今天的落成象征了城市、发展商、承办商及建筑师长久以来的坚持以及最终的成就。
11月21日中午12:30,当我和大家走近De Rotterdam时,我发现建筑的柱子上有开幕用张贴,用的大都是工人在建造时的照片,它仿佛让我想起一个世纪以前纽约建造曼哈顿时留下的历史照片上的人物。而这桩大厦的外表,又像库哈斯再版的《错乱的纽约》那本书封面上的纽约大厦。而事实上今天,它的站立代表了在城市中坚持的小小胜利,是开发商、承包商、建筑师们共同携手的胜利。原来如此,建造这座塔楼耗费了一支国际精英建筑施工队将近六千四百万工时。而在过去的四年里,鹿特丹本地摄影师Ruud Sies则将其建造的过程每日不间断地用照片记录了下来。这座建筑强烈的结构感让摄影师感到震撼。“一个关于人类想象力极限的伟大见证”,他这样评价道。而我在开幕会场和室外所看到的建造工地和工人的照片,原来都是出自摄影师Ruud Sies之手,更多的照片都收录在开幕式发行的纪念画册中。开幕式会场的布置很别致,特别是会场内有许多组宣传柱,其形式和塔楼的外观特征有互动,设计者也巧妙的利用了错位的建筑语言,从而营造了切题的氛围。
当我走回河对岸,和De Rotterdam大厦遥遥相望的酒店,De Rotterdam大厦的体块像一座纪念碑高耸在马斯河南岸,新成一个新的令人震撼的城市景观,其实,它的意义远不在此,当我了解到,鹿特丹大厦的命名是由一艘荷兰-美国航线的船而来, 即从1873年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运载上千要移民的欧洲人从Wilhelmina码头开往纽约, 这个码头就在鹿特丹大厦所在地的旁边这段历史时,我想象着那些像电影里出现过的画面,De Rotterdam大厦实际上是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迁移纪念碑。
2014年1月19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