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

2014-03-31薛少平

经济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导党组织政治

●薛少平

浅谈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

●薛少平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占领市场、加快发展、创造效益成为企业工作的中心,必然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文章认为,在新时期做好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努力提高对搞好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现“三个转变”,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坚定“三个观念”,保障企业党的领导;深化“四个内容”,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从而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更好地谋求企业的协调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新时期 企业 党建工作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成为竞争市场中的经营主体,由行政管理机制转向企业化运作,占领市场、加快发展、创造效益也随之而成为企业工作的中心。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之中,真正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是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探索的重点。

国资委党委成立后,就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体制新机制”。也就是说,企业党建要把搞好改革、加强管理、培养高素质队伍、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点,真正做到“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作到哪里;行政组织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在哪里”。强调强化企业党建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企业体制改革和发展,要努力提高认识,以“实现三个转变,坚定三个观念,深化四个内容”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的党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更好地谋求企业的兴旺发展,真正体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一、提高对搞好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企业,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要实现这一自然属性,关键在人。而企业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对于企业,除了经济指标,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企业党委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和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经济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行政工作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是物质领域的;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领域的。行政工作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两者相互促进,方向相同,目标一致。同时,企业是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政治属性的经济组织,在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企业市场运作机制的过程中,现在或将来,每个企业在讲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优、最大化的同时,还担负着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责任,这是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我们不能、也不敢丢掉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的最重要的原因。江泽民同志曾明确告诫我们:“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精辟论述,也是我们搞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企业经济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二、实现三个转变,改进企业党建工作

1.对党员管理要由重“服从”转变到重服务上来。在新时期的企业,每个党员都应该带头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党章》规定的每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加强对企业中党员的有效管理关键是企业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法,把加强教育管理和搞好服务相结合,努力在搞好服务中达到培养情感、加强管理的目的,并能让党员把这种感情转化为自觉遵纪守法、努力工作,带领大家共同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出力的实际行动。

2.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要由靠人治转变到靠法治上来。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职责和基本途径。其目的在于,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正确贯彻执行:支持和帮助企业管理层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失误。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是一种组织行为,是党组织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但由于一些企业内部党政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缺少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企业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党政关系协调的,再小的问题,党组织都参与研究;党政关系不协调的,再大的问题,党组织也不能参与决策。实际上,企业中许多重大决策的失误都与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行为不规范有关。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人治”状况,第一,要建立制度。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党章》和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和刚性都较强的参与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应参与哪些决策,参与的程序是什么,使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不因企业法人代表的改变而改变,不因企业法人代表态度的改变而改变,不因企业法人代表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第二,要加强教育,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实行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的认识,增强他们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也要教育企业党务干部敢于和善于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并不断提高自己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第三,要强化督查。上级党组织和有关企业主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有意拒绝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

3.企业党务干部要从追求有位转变到追求有为上来。企业党务干部是一支素质优良的企业骨干队伍,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领导体制的转变,企业党组织、企业党务干部由原来的直接行使生产经营指挥权变为着重思想领导的服务职能上来,一些企业党务干部不适应这种转变,认为企业的党务干部是二线岗位,思想上缺乏有所作为的准备。有的党务干部不懂得在新的领导体制下怎样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党建工作,不干怕失责,干多了又怕越位。针对这种不适应性,首先要加强对党务干部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求他们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在企业党务干部中大力倡导讲奉献、比贡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鼓励他们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建功立业。其次,要加强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本领,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努力提高企业党务思想政治工作者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围绕经济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武器,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了解和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主流,代表真理的最强者。要不断丰富、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前进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开拓前进,真正实现有为。

三、坚定三个观念,保证企业党的领导

在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坚持和保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关键是要坚定三个观念。

1.坚定企业党组织是党的领导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发展壮大企业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党只有在企业这个工人群众最集中,阶级基础最雄厚的地方,建立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基层组织,才会在工人群众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如果削弱党在企业基层组织的作用和政治上的领导,就必然动摇工人阶级这一基础,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就有被动摇的危险。在讨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时,不能只用经济的眼光看问题,还必须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

2.坚定企业党组织在政治上的领导权的观念,拓宽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领域。坚持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必须科学地理解“政治领导”的实质。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首要问题,是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方向的领导。但政治领导只是党的领导的一部分内容,它与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相统一和不可分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的保证。从这个意义讲,要坚持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党组织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对此上上下下必须形成共识,这样才能更有力地纠正一些企业党组织无所作为,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

3.坚定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是抓根本,抓大事的观念,避免走以党代政和“一揽子”领导的老路。党的章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的五项职责,企业中的党组织和董事会,监事会,厂长等,都是党和国家对企业实施领导和管理所必要的组织形式,但他们又同时具有各自的特殊职能,谁也代替不了谁,削弱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领导和党组织在企业中包揽一切的习惯做法都是错误和不可取的。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抓根本,抓大事的领导。在企业最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党组织要有效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牢牢把握企业的改革方向;第二,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在选人用人上把好关;第三,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党在企业的组织力量和政治影响。抓住了这三条,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四、深化四个内容,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党建工作是否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要看它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时期的企业,要不断深化四个内容,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

1.创建学习型的企业和领导班子。“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着眼于持续发展,大胆吸纳、培养人才,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干劲和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健全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党管人才”是中央提出的新的干部工作原则,企业如何选聘、培训、管理好人才,本身就是需要企业管理决策层重点解决的热点问题,它既是业务工作,又是党建工作,这种目的上的一致性,决定了企业党组织在探索企业选人用人新机制,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队伍方面,大有作为。

2.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龙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同时存在的一种文化,既包括以提高企业家和管理者水平为目的的经营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也包括以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水准为目的的精神、教育、娱乐文化,能够长期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从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从内容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与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党建工作的内容是对员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等教育。因此,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

3.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永葆活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企业才会永葆活力,党建工作亦是如此,只有改进了,创新了,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赢得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才能更加有所作为。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企业党建工作要体现时代性,适应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就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新,没有止境。唯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党建工作永葆生机活力。

4.关注人才,坚持搞好“解困帮扶”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才是企业最好的资产。人的素质又直接关系到这一资产的质和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调动“最好资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最佳作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首先是要关注年轻人的成长,为年轻骨干提供舞台和成长的土壤,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好人才资源。其次,要掌握职工队伍的现状,用爱心去感化和帮助人。对困难职工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的援助,坚持搞好“解困帮扶”工作,巩固和稳定好职工队伍,更好地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把行政指令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变成职工的自觉行为。

综上所述,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效益一齐要”的方针,更好地发挥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从而实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

[1] 人民日报(第3版)[N].2003-03-17

[2]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3] 编写组.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4] 盖军.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简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 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投资管理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责编:李雪)

F270

A

1004-4914(2014)02-266-02

猜你喜欢

领导党组织政治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