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大出血继发切口感染1例的护理
2014-03-31孙红玲金静芬许彩云夏金萍
孙红玲,金静芬,许彩云,夏金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是目前难度高、创伤最小治疗食管癌的腔镜手术[1]。该手术时间长,当对象为老年患者时,易发生术中低体温[2]。低体温改变了凝血相关酶的活性,还能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合成,阻止血小板的黏附和阻碍血管残端回缩,而纤维蛋白溶解不受影响,从而诱发和加重出血和凝血障碍[3],增加手术患者出血风险。2012年9月,本院胸外科对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出现胸腔内大出血,再次行剖胸探查止血术,但手术切口反复出血并继发感染,改用新型湿性敷料换药、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后行二期缝合,配合跨团队治疗和综合性照护,切口愈合,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7岁。因进食后梗噎感逐渐加重4个月入院。食管镜检查显示距门齿34~37 cm食管新生物,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食管鳞癌Ⅰ级。于入院第9天在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空肠造瘘术,手术当天血压进行性下降至86/47 mmHg,右胸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170 ml/h。急诊行右侧剖胸探查止血术,术中发现后纵隔原食管床创面接近膈肌心包后方明显渗血,无血管活动性出血。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第1天开始相继出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及全身性感染,血液生化检查显示:血浆白蛋白为18.8 g/L,谷丙转氨酶(ALT)2 327 U/L,肌酸激酶(CK)1 574 U/L,谷草转氨酶(AST)3 180 U/L,乳酸脱氢酶(LDH)2 191 U/L,同型半胱氨酸(HCY) 16.8 μmol/L,尿素氮(BUN) 46.19 mmol/L,肌酐(Cr) 431 μmol/L;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钾维持在5.0 mmol/L以上,钠维持在150 mmol/L以上;血常规及凝血谱检验显示:白细胞计数(WBC) 13.9×109/L,中性粒细胞(NE)92.6%,血小板计数(PLT) 33×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7.7 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55.7%,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47; C-反应蛋白(CRP)59.8 mg/L;血降钙素原(PCT) 20.56 ng/ml。体温38.5~39.2℃。痰培养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血培养发现酵母样真菌。右胸切口反复出血,2次因切口出血行清创缝合,术后第20天切口处渗血、渗液增加伴有红肿、异味,邀请造口治疗师协助处理切口,改用新型湿性敷料抗感染治疗后创面渗血控制,采用VAC治疗,创面均被红润健康肉芽覆盖,渗液少于20 ml时缝合切口。同期配合止血、护肝、抗感染、连续性血液净化、肠内外营养支持和综合性照护等,术后39 d切口愈合,患者感染控制,呼吸功能及肝肾、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出院。
2 护 理
2.1 评估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
2.1.1 影响切口愈合的全身性因素分析 蛋白缺乏可减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同时影响吞噬细胞功能,降低免疫力,组织修复缓慢,切口不宜愈合[4];因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受损可导致切口继续出血;全身性感染,长期高热增加组织氧耗和机体能量消耗。本例患者食管梗阻4月进食减少,体重指数为16.9;肝肾功能受损,机体白蛋白合成减少而损失增加,血浆白蛋白为18.8 g/L,PLT减少,WBC、NE增加,体温38.5~39.2℃,这种状态下,切口易出现感染,影响切口愈合。
2.1.2 影响切口愈合的局部因素分析 本例患者右胸创面大而深,为15 cm×4 cm×4 cm,钟点测量法12点方向潜行3 cm,两段肋骨外露;切口反复出血引流不畅,暗红色血块积聚成为异物;创面床100%大颗粒暗红色水肿肉芽,触之易破损出血,肉芽组织水肿是影响创面愈合的原因之一[5];凝血块成为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切口渗液量大并有明显异味,切口周围组织红肿,提示切口感染,使切口无法愈合。
2.2 切口处理的风险评估
2.2.1 切口出血风险分析 本例患者PLT 33×109/L,PT 17.7 s,PT%为55.7%,提示凝血功能障碍;水肿的肉芽组织脆弱易损伤;肝素是一组分子量各异的糖蛋白组成,具有带强负电荷的理化特性,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产生抗凝作用,在体内、体外都有强大的抗凝作用[6],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肝素抗凝,增加了出血风险,要警惕切口大出血的发生。
2.2.2 并发气胸风险分析 本例患者切口深度为4 cm,12点潜行3 cm,创面床见暴露的肋骨,清创移除异物或失活组织脱落时可能出现与胸膜腔相通的裂口,而并发气胸。
2.3 切口护理
2.3.1 沟通并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患者病情危重,配合医生积极与家属沟通,讲解切口愈合困难的原因、清创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治疗方案及所需敷料费用等问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切口不同阶段均与医生一起探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发现切口有感染征兆,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4],并移除切口内血块,改用新型湿性敷料控制感染,有效吸收渗液;肉芽生长初期,切口出血停止,仍见肋骨外露,肉芽组织水肿,切口渗液量大,实施VAC,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切口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创面床红润健康肉芽覆盖肋骨,渗液少于20 ml,但切口开裂口较大,协助医生行二期减张缝合术。
2.3.2 安全清创 机械清创又称物理清创,通过水流冲洗、器械搔刮、湿-干敷料更换等方法去除切口中的腐肉、组织碎片、异物和杂质等,使创面床清洁。此清创创伤小、容易操作,护士经过指导即能在患者床边实施[7]。考虑本例患者切口的特点,用镊子搔刮或干纱布擦拭法清除创面床内血凝块,仍有可能引发切口出血,故采用PVP-I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50 ml注射器连接8号头皮针,剪去针头,减慢推注速度进行切口低压冲洗,先用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1次,再用等渗盐水冲洗3~4次,逐步将血块移除,用干纱布蘸干切口。换药前准备好藻酸盐敷料、明胶海绵和凡士林油纱布应对并发症。切口护理第4天,冲洗切口后,突然听到切口内有漏气声,考虑切口与胸腔贯通,形成开放性气胸,立即用凡士林油纱布封闭胸腔瘘口,挤压原有胸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并报告医生,密切监测病情,患者未出现气促、紫绀情况,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均在95%以上,切口护理第11天,出现新鲜红润肉芽封闭胸腔瘘口。
2.3.3 有效控制感染 爱康肤银是由先进的亲水纤维和高效抗菌剂银离子结合而成[8]。敷料上的银离子是广谱抗菌剂,能有效杀灭创面致病菌,控制感染。亲水纤维的主要成份为羧甲基纤维素,能吸收22倍于自身重量的渗液,迅速锁定渗液,不向周围皮肤扩散引起皮肤浸渍,吸收渗液形成凝胶,保护创面,移除时不损伤肉芽组织。本例患者选用爱康肤银覆盖切口,纱布和棉垫为外敷料包扎,宽胶带和弹性胸带加压固定,隔日换药;纱布及棉垫渗液满2/3时立即更换,6 d后切口红肿、异味减轻,肉芽组织转红润而渗血停止。
2.3.4 VAC的运用 VAC的治疗原理主要通过负压作用于切口,充分引流渗液,促进切口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注,从而减轻切口及周围水肿,清除细菌并抑制其生长,促进细胞增殖及各种生长因子的表达,最终促进切口愈合[9]。换药后,本例患者创面床肉芽组织红润但颗粒粗大透亮,表现为水肿状态,肋骨外露,切口渗液量多,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贴于创面床,保护肉芽组织免受负压损伤,测量切口长度,将硅胶胃管头端相应长度内不同角度修剪多个侧孔,用等渗盐水纱布包裹已修剪侧孔的胃管,置于创面床中间做引流管,干纱布2块覆盖胃管及创面,以灭菌透气薄膜封闭切口,胃管引出切口处,灭菌透气薄膜须以系膜法进行固定,以达到完全封闭切口,避免局部皮肤发生压迫性溃疡;打开中心负压装置开关,用减压阀将负压调致-(75~125)mmHg之间,连接引流管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患者主诉切口疼痛时调低负压,缓解疼痛症状。行VAC治疗期间,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受压、牵拉等[10],保持有效负压,观察切口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性状、负压值及切口敷料是否呈干瘪有效负压状态,发现切口引流液为持续鲜红血性状立即关闭负压,报告医生及造口治疗师处理。本例患者未出现切口出血及疼痛等并发症,VAC治疗9 d,创面基底完全覆盖红润健康肉芽。
2.4 跨团队综合性照护 患者治疗期间多次请消化科、感染科、肾脏科、营养科专家和造口治疗师讨论分析病情和会诊,加强治疗和综合性照护。
3 小 结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要点是,详细分析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医、护、患方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决策;切口保持引流通畅,合理使用新型敷料和负压技术促进切口愈合;预见切口处理的风险并加强防范,保障患者安全;切口局部处理联合全身治疗和综合性照护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启峰,彭传亮,赵小刚,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2):913-915.
[2] 林峰,蔡迎迎,狄华君.术中保温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78
[3] 唐超明,吴君正,陈国星.全身低温与重度出血性休克(附28例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8):26-28.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4.
[5] 狄爱香,韩恩崑,刘海波,等.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3):629-630.
[6]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3-294.
[7] 蒋琪霞,李晓华.清创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45-1047.
[8] 周少婧,吴玲,范英华,等.新型敷料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11):3022-3023.
[9] Scherer SS,Pietramaggiori G,Mathews JC,et al.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device[J].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2(3):786-797.
[10] 虞露艳,诸纪华,沈文英,等.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Ⅱ~ Ⅲ度烧伤11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7):67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