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谁来种地
2014-03-31本刊
黑龙江现代农业改革试验谈(1)
由谁来种地
国际先进的生产方式告诉我们,地应该交给会种的人。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已开始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地该交给谁?又该怎么种?2013年,中央把这项现代农业改革试验任务,交给了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改革就意味着选择,现在黑龙江省的农民都面临着一项重大选择:从2014年起,自家的地是自家种,还是交给别人种?别人种,就是包给当地的合作社,每667平方米每年1000元。方正县安乐村的村干部搞了1次民意调查,参与的50户农民只有3户不同意。
其实,这种合作社的雏形在1995年的克山县新兴村就已出现,当时村里的2个村民将自家的地交给别人种,算是开创者。一方想打工,一方想多种地,就这样催生了最初的合作社。为方便机械化种植,村干部动员大家加入合作社搞连片。但大家以为合作社跟大锅饭一样,加入之后,地就不是自己的了,很多人不理解。后来弄明白地还是自己的,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人不同意,怕合作社这种形式种不好。同意的,大伙成立了合作社,不同意的自己接着种,双方暗暗地较上了劲。合作社的土地成了规模连了片,采用机械种植。中央、省里为了鼓励大家合作,还补贴了农机具。机械种植省工、省力、效率高,投入少,收益好。镰刀锄头的生产方式干不过机械,合作社种的地每667平方米产量能多产20~25公斤,自家种地的村民彻底服了气。2003年,新兴村整村932户村民,全都同意加入合作社。
我国与国际现代化农业水平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美国的农业生产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8%,而我国,这个数字是50%。这样的差距,安乐村村民也能真切地感受得到,村里现在300户人种着667公顷地,而隔壁的合作社,30个人就够了。这次黑龙江搞试验,拉开了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序幕,安乐村正好赶上了这个时机。从2014年起,安乐村的村民就不用种地了,由合作社统一种。这次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简单地来说,就是实验怎么用30个人来种667公顷地,而不是300户人来种。
未来谁种地?黑龙江为全国探索的方向是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到2015年,这4类种地的主体将耕种土地467万多公顷,占黑龙江总耕地面积的1/3,80%农户的土地实现规模经营。通过经营主体的创新,来推动当前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完善和提高。
(待续)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