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与顺应—语用理论对翻译的诠释
2014-03-31刘欢
刘 欢
(公安海警学院 语言教研室,浙江 宁波 315801)
语用学是一个以研究特定语境下话语动态意义的新兴学科,主要关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即交际双方在特定情景中如何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传达意图的明示方式与理解意义的推理过程。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译者能够解读原文并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译者只有正确理解了言语行为的语旨部分,才能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准确译出原文内容。由此可见,两门学科有着共通之处,都是研究语言的使用与理解,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引入语用学理论可以为其提供宏观的理论和微观的策略与方法;与此同时,还可以检验语用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解释力。
一 语用翻译的发展
翻译研究的两个转变为语用翻译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契机,一个是翻译理论向行为论“translational behavior”(Van Den Broeck)的转变,强调翻译的成品与过程;另一个转变是从规范性翻译理论转向描写性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Holmes),用Maria Tymoczko的话来说,就是:“把翻译的过程、成品和功能放在当时语境中去研究,广而言之是在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时代背景下去研究翻译”。
语用翻译是指运用语用理论解读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语用学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语用学许多领域的研究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例如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会话合作原则、语言礼貌原则、话语连贯、语篇结构、会话分析等。本文主要运用语用学中的关联(Sperber & Wilson,1986/1995)与顺应(Jef Verschueren,1999)两个理论探讨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解决翻译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文理解和译文重构问题、语境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在译作中传达的得失等问题。从语用翻译观来看,翻译是一个对语境的顺应与选择过程;翻译的本质则是通过明示与推理达到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
二 翻译的关联本质
Sperber&Wilson(1986/1995)在《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他们提出话语的使用与理解是建立在交际双方的认知互动的基础上,通过认知互明与语用推理,为达到最佳关联而花费最少努力来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关联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独创性理论,它重新审视了语用因素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及其在明示与推理过程中与认知心理学的诸多联系,可以用于探讨与认知和交际相关的诸多学科。翻译实质上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行为,与关联理论有一定兼容性。中国译学大辞典中指出:“翻译是按社会认知需要、在具有不同规则符号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由此可见,翻译研究已经从单一的语码转换转入以语用为导向的多元化研究,突出语用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关联理论作为新兴的语用学理论,能够从本体意义上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揭示翻译活动的认知关联性本质。由于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许多学者对此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1991,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他强调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把翻译看成不断依据语境进行动态推理以达到认知互明的交际行为,并指出最佳关联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即翻译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是否能达到最佳关联,换句话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原作者的明示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通过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把认知效果传递给读者,也就是译者让读者花费最小的努力就能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实现翻译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目的。
关联翻译理论促使翻译从对文本内部的语言研究转向在语用学框架下研究翻译的本质,其对翻译的解释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关联理论翻译观为翻译的可译性提供了有力依据,此理论认为翻译涉及原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原文明示了作者的交际意图,译者在评估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认知推理,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读者,保证原作者与读者之间认知效果的成功传递。其次,关联翻译理论可以提高翻译的效度。译文的效度主要取决于是否体现原作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读者的期待。如果通过认知语境的互明,译者能够推理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利用各种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等)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并花费最小努力满足读者对认知效果的期待,则译者就完成了翻译效度这个最终目标,从而达到了效度对译文必须与原文最大限度的趋同要求。
三 翻译中的顺应与选择
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他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行为的综观,语言的使用就是顺应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根据交际者的凸显心理意识不断做出的动态选择,因此语用研究的主旨就是在心理意识的影响下研究语言应用实践中语境和结构客体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而翻译作为复杂的双语交际活动同样需要遵守顺应性原则,译文是语境顺应下译者社会心智与意识凸显的产物。为成功实现语言交际的顺应性选择,顺应论提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具有一定的选择范围(变异性,variability),选择的过程又是在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不断协商的(协商性,negotiability),顺应性(adaptability)则为语言交际者提供了可变通的选择性,从而满足交际需要。变异性和协商性是基础,为翻译的可译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顺应性是目的和结果,为翻译的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对整个翻译过程都有积极的启示,具体表现在:译者无论从语言结构层面的语码和风格、语言构建成分、语篇结构到宏观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选择都以语言的顺应性作为指向。
翻译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主要体现在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顺应理论认为翻译实践中译者不仅进行语言形式的选择,还可以参照读者的认知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例如:阐释或注释、替代、增补与省略等,并且不同语言策略下译文的风格或语体也会影响译者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的选择。顺应下的选择发生在译文产生和译文理解两个过程中,换句话说,在翻译交际过程中译者先对语境相关成分、语言形式与结构做出动态的顺应与选择,通过心理意识的凸显译者主动重构译文,并保证读者能够在自身的认知语境下获得与原文作者一样的效果;而读者在译文理解过程中也必然根据社交语境和语言语境对译文进行相应的取舍,做出心理动机的主动顺应,从而实现原作者到译者再到读者三元之间的成功交际。除此之外,翻译过程中顺应性选择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这样说,翻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交际活动,从拟译文本的取材到目的语词汇句式篇章结构的采用,从译者文化立场的确定到译文意义的选择,翻译行为无不涉及多种顺应与选择的确定。
四 结论
通过对关联理论与顺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的分析,以及两个理论对翻译这个跨学科、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定义,可以发现两种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各有侧重,但都为翻译的语用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两者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诠释翻译活动。翻译具有认知关联性的特性,翻译的本质就是在认知语境制约下两次明示与推理的过程;而翻译的过程却是一个根据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不断做出动态选择与顺应的过程。因此,翻译应服从关联原则,花费最小努力达到原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并运用语境、结构、文化顺应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由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者主观意识突显程度不同,优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只能是相对的,只有正确理解最佳关联原则才能提高选择顺应理论的解释能力,达到以译者为纽带原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推理与互明。综上所述,翻译是一种“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
[1]Maria Tymoczko.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 St.Jerome Publishing, 1999.
[2]张新红,何自然. 语用翻译: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季刊),2001,24 ( 3):285-293.
[3]Sperber, D., and D. Wilson, 1986/1995.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4]Gutt.E.,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Oxford:Blackwell, 1991.
[5]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赵彦春.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J ]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 (3): 171-121.
[7]Verschueren,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 Arnold, 1999.
[8]G. Leech, 1983,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9]宋志平. 选择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的语用综论观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