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观下的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4-03-31马国玉
马国玉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应用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0101)
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初期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幼儿的精神食粮。作为幼儿教育的启蒙者,幼儿教师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传播者,儿童文学既是其教育内容,也是其教育载体与工具。《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单向知识灌输轻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学生参与度低,主体性未能凸显,个性发展更被忽视;考核方式单一,过多地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往往以书面考试的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儿童文学》这个原本鲜活生动的课程脱离了幼儿生活实际,也就失去了活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我们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提供了指导。本文将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构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著名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数据和个案观察分析后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传统智力测验所强调的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人类还拥有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共计八种智能。[1]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个体都拥有一个独特的智能组合,因此,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选择以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使具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注重智能的整体性、强调智能的差异性、突出智能的实践性、重视智能的开发性,[1]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相结合,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更好地应用儿童文学材料从事未来幼儿教学。
二 多元智能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用多元智能来教——丰富课堂教学表现形式。
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2]“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3]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育的因材施教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智能的差异,“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围绕多元智能来教”。[4]《儿童文学》课程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堂上用同样的方法向不同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锻炼与成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文学课程内容相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智能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不同智能。
在进行儿歌与儿童诗歌的教学时,可以开展朗诵活动,开发学生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指辨认节奏、音乐和旋律的能力,儿歌与儿童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即是朗朗上口的韵律与节奏。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国内外优秀的儿歌和儿童诗歌,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朗诵活动,并根据朗诵内容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既能让学生掌握儿歌与幼儿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又能鼓励学生积累儿歌和幼儿诗素材,为将来进行幼儿诗歌教学积累经验。
在进行幼儿故事、寓言、童话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讲故事活动和故事创编,开发学生语言-言语智能,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讲故事的艺术传递的是历史、文化的意义和语言的美感,故事创编体现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创造能力。通过故事讲述与创编活动,可帮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文学的体裁特征,更深切地触摸自己内心深处的童年世界,在精神上和人生的童年对话,和现实的孩子对话,从而提升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沟通的能力。[5]
在进行婴幼儿图画书和散文的教学时,可以开展为图画配文字、为文字配图画、为动画配音等活动,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指立体化思维的能力,绘画、图画、陶艺、手工、写作和工艺都是表达空间关系智能的重要方式。通过配图和配文字的方式学习图画书和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剧是进行儿童戏剧教学时可开展的活动,可开发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智能、语言-言语智能等多种智能。学生以小组形式或班级形式,选择经典儿童剧本进行分析,创编或改编自己的儿童剧本,再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智能强项,选择适合的角色,如编剧、导演、演员、美工、服装、道具、音响等,经过反复排练,直到最终将儿童剧搬上舞台。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省以选择恰当的角色,剧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儿童剧的排练与表演等多样活动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多项智能与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教学活动与智能类型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情感多彩,须根据教学内容和题材决定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同一教学内容可使用多种智能活动形式,也可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同一智能。教师只要立足于学生的智能特点,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活动时间,融合多种形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儿童文学的学习活动定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2.用多元智能来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为儿童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有的学生可能擅长于通过音乐来表达,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擅长于用图画来表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学会欣赏和创编儿童文学作品,更要掌握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培养和促进幼儿各种智能发展的实践教学技能。因此,在进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环境,将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幼儿教学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儿童文学课程的应用性综合目标。
(1)课内实践:作品鉴赏与创编。作品鉴赏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理解作品意境,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活动形式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图书阅读,交流讨论,撰写读后感,声像视听,戏剧观赏等。作品创编活动是鼓励学生大胆原创作品,或对已有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加以变化和再创造,并运用多元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可对原作品进行仿编,续编,扩编,或改编。鉴赏与创编活动为具有语言-言语智能优势和逻辑-数理智能优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途径。
(2)校内实践: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活动设计与模拟试教。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语言、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相互渗透。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智能优势,就同一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幼儿教学活动,如区角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等形式,在小组反复讨论修改设计方案之后,组织学生模拟幼儿教育教学情景在班级范围内进行试教评教。该环节的实践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
(3)校外实践:幼儿园观摩与交流。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现状,最直接的途径是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与一线幼儿教师交流,了解目前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学习如何以儿童文学作品为载体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各种智能。亦可让学生借班上课,将自己设计的儿童文学模拟教学活动在真实情景下开展,亲身体会和验证教学效果。通过校外实践,可加深学生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加强学生儿童文学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3.用多元智能来评——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的《儿童文学》课程评价往往以测验为本,在评价内容上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景;在评价形式上以书面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智能的独特性;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往往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既然智力是多元的,那么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应多元化,要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创新评价方式。在进行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时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
(1)注重评价的情境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加德纳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社会角色为参照,在真实而具体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生创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诗歌朗诵、讲故事、戏剧编导演、围绕儿童文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等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实而具体的学习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活动环节都应该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体现评价的情境性。
(2)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关注学生的整个发展过程。评价不应该是孤立的静态的,不仅仅是呈现一个结果,而应该关注和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首要目的。我们要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的活动、活动中的表现、完成活动的效果、形成作品的质量等都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避免“一考定终身”现象。
(3)注重评价的多元性,改变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的单一性。在评价内容上,应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包括学生儿童文学创编与鉴赏能力、围绕儿童文学作品设计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能力等。评价主体上应该发挥被评价者的主动性,采取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若条件许可,还可吸收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学生的评价。在评价手段上,除了常用的考试和测验外,还可采取观察法、访谈法、档案法等评价方法,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评价信息。[6]
三 结语
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探讨了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用多元智能来教,丰富课堂表现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用多元智能来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用多元智能来评,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儿童文学》课程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培养出更多既具备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又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又具备较高儿童文学素养的未来幼儿教师。
[1]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16.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
[3]郅庭瑾.多元智能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7.
[4]Lazear, D. Eight ways of teaching: 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ird Edition)[M]. Arlington Heights: SkyLight Training and Publishing, 1999.
[5]王冰.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构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89-92.
[6]潘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A]. 吴志宏、郅庭瑾等.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