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2014-03-31张海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课教学法

张海坤

(湖北工程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人们长期注重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不仅仅限于文化课的学习,而更多地注重孩子的素质、兴趣的培养。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是极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回顾与分析,介绍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现状

1.回顾与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的教唱,模唱;二是基本训练和唱歌。三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组织,复习,新课,巩固、作业”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生机勃勃,教学模式改革逐趋活跃。如:童声训练,知识与游戏,器乐进课堂等。特别是奥尔夫及达尔克洛兹等国外音乐教学法的传入,使我国的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2.现状与思考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音乐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有些老师模仿了奥尔夫教学法,教学内容渐渐多样化、趣味化,把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了,但重视兴趣的同时,忽略了技能掌握,将三维的教学目标相割裂。还有的过于“专业”,导致负面情绪产生 。

这种重“技”轻“趣”或重“趣”轻“技”的现象,限制了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发展,也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音乐教学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改善现状的对策

面对音乐教学现状,我们必须认真探讨。

1.基本思路

(1)目的明确,与时俱进。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总结经验,创新模式。目前,音乐教研网络活动丰富多彩,致力于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者越来越多,他们在音乐教育领域进行大胆的创新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值得收集整理。

(3)对外交流,汲取精华。21世纪以来,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德国作曲家奥尔夫,他们分别创立了体态律动教学、柯达伊教学体系、奥尔夫教育体系,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值得研究和借鉴。

2.教学设计

(1)德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应贯穿于始终。

(2)生动与主动。生动指内容、形式和手段。生动萌发兴趣,生动导致主动,主动导致活泼。

(3)传授与创造。音乐教学过程是传授人类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 。要注重知识、技能、智力开发和创造性的统一,创造性这一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更能促进个性发展。

(4)静态与动态。“体态律动学”的借鉴和实践,彻底颠覆了传统音乐课的静态形式。实践证明,动态能唤起本能、触发联想,激发创造力。静态与动态应有机结合。

(5)单一与综合。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应立足于综合,避免单一。

二、国际上几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先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

(一)奥尔夫教学法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即兴发挥和创造力萌发,从而强化了学习音乐技能技巧的最佳状态。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之源泉,而舞蹈是移植身体中的音乐。奥尔夫抓住了“节奏”这个音乐的第一要素,把音乐、舞蹈、语言三者结合起来了,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

(二)柯达伊教学法

“柯达伊”是一种全民族的音乐教育思想,他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富有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

(1)培养音乐文化水平,用传统音乐语言思考、读写和创作的能力。

(2)运用祖国民间音乐遗产加强文化认同感,并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

(3)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积极参加演唱演奏等集体音乐活动。

(4)让全世界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

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内心听觉记忆;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达尔克罗斯教学法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教学法,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在体态律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乐器”,通过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自由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用唱名演唱音程及声乐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视唱练耳课有很大差别。

(四)铃木教学法

日本现代教育家铃木慎一认为,教育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诱发”,就是把潜伏状态激发出来;一是教学,即按照儿童身心状态有效地传授知识技能。铃木教学法:一是强调“重复,重复,再重复”。二是训练记忆。他说:“有记忆才有体验,有体验,才有推理”。学习优秀的学生都是记忆能力得到发展。良好的记忆是训练的结果。三是直觉。他认为直觉是沉睡在理性经验温床上的一尊可靠的神祗。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会在一刹那间清醒过来……

三、小学音乐课应把握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运用逻辑性思维进行音乐教学

“逻辑”,是一门研究人思维方式的科学,包括对事物理性的认知,其外延蕴涵着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使用相应方法建立对应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有效的逻辑运用。在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介不断丰富的今天,将一切教学手段与方法横向纵向的交叉关系连接起来,形成音乐教学的逻辑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备课思路的逻辑性

逻辑性教学思维要求教师具有缜密的备课思路,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要建立局部体现整体、局部联系整体、局部完成整体的教学意识,对教学内容做逻辑细分,设计教学环节。

2.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课堂的层次与课堂内容组织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学语言完成。语言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体,它具有的直接性、描述性、感染性决定了语言是教师传达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的主要途径。

3.课堂探究活动的逻辑性

新课标出台后,探究性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如何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好的发挥辅助性,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以逻辑性思维进行指导,运用逻辑学意识建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

总体说来,逻辑性教学思维既是对教师教学思想的线性梳理,也是对学生形成紧密思维方式的引导。逻辑性教学思维需要大量援引逻辑学相关概念以及逻辑学认识事物的方式。

(二)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掌握并围绕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同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完善个性、提高素质,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品质。儿童心理特征主要由以下几种:

1.贪玩、好动、活泼、热情

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音乐课宜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通过打节奏、奏乐器、做游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2.有好奇心和模仿力

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接受力和模仿力。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综合课型,切忌形式单一。

3.自觉性和自制力差

儿童一旦兴奋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纪律的约束。教师应合理的组织和引导,要求他们活泼而有序。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进程要有预见性,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灵活处理。

4.表现欲强,喜欢肯定和表扬

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三)器乐教学的运用与延伸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经列入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器乐进课堂”是大势所趋。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詹姆士·莫塞尔说:“器乐教学是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它为我们提供了独特而可喜的音乐教育价值”。

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器乐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热情,掌握了演奏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审美鉴赏力,激发正能量。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把光、色、音、像有机结合,使音乐课更形象、直观,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形象思维能力。

1.运用多媒体,加强音乐的直观感受,创设情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审美活动;是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来塑造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视觉形象的刺激是展开思维的窗户。设计恰当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把多媒体因素综合运用,将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非常重要。

2.运用多媒体,加强听觉训练,可谓画龙点睛

网上丰富的多媒体信息,给人们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利于知识的获取,更便于创设逼真的意境。多媒体能对音乐的演绎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中想、想中悟、悟中学。

3.发挥网络优势,整合音乐资源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为音乐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网络的广泛性和共享性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信息资源,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必将充分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充实情感世界。

(五)从听觉、视觉入手,活跃课堂气氛

1.从听觉入手,体现趣味性

一是用儿歌提示动作。儿歌道理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用它来组织教学,速度快,效果好。二是用旋律统一行为,用欢快、明朗的旋律统一学生的表现,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从视觉入手,注意形象性

实践证明,音乐课堂上使用规范、准确的手势,对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觉和节奏训练大有裨益。从听觉、视觉入手,体现音乐的趣味性、形象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之,各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化音乐课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莉,金亚文.基本音乐教育新视野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