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内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及其反思
2014-03-31甘文
甘 文
(宜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一、高校校园文化国际化背景
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留学中国的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国内生源数量下降,生源流失等因素,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转战国际市场,大力开展国际教育,加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来稳定自身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 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
而2012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32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35 719人,增长比例为12.21%,生源国增加了6个,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增加了40所。可见,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来华留学规模将稳步扩大,生源国别将日益多元。留学生有的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母语国家,也有的来自印度、尼日利亚、新加坡等非英语母语国家。
由于各种因素,留学生大多数汉语习得不成熟,无法使用汉语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而是继续使用国际通用语——英语作为语言媒介活跃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当中。这些留学生的到来使得多元文化背景的校园文化更加国际化,同时也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然而他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交际障碍,使得交往难以进行,影响了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情感的相互交流,文化的相互了解,语言的相互学习以及校园的和谐稳定。因此分析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找到应对策略,帮助中国学生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课题,也是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
二、多元文化国际化背景下英语媒介校园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
1. 英语变体——各国留学生使用的带有本土地域特色英语
英语教学一直以来使用以英美英语为唯一标准英语的教学体系,而各国留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使用带有本土语言特色的英语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越来越多被使用,英语成为不同国家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出现了明显的本土地域性变异,这些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英语被语言学家称为英语变体。(Regional Varieties of English)
(1)各国留学生(校园内英语变体使用者)在英语表达层面的差异
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识别话语的能力,即能够识别目的语的语音、语调及其构成,能够明确单词及话语的意义。而外国留学生使用的英语变体在语音语调,语篇层面上各具特色,给中国学生明确理解话语意义带来障碍。特别是一些口音重,语速快,发音含糊不清的英语变体,学生只能连蒙带猜的揣测大意,出现答非所问等情况,给交际带来严重困难。以印度学生为例,他们把t发成d,p发成b,plant的发音成bland,temperature的发音成dembradure,time,dime几乎区分不开。其次,受各地语言的影响,印度学生内部的英语发音也是五花八门,连新德里人和孟买人说起英语来都不是一个味道。此外,根植于各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宗教特色和生活习惯,使各英语变体中还衍生出许多新词汇和特有用法,并且大量借用和吸收本地语言词汇,在印度甚至有人专门编著了《印度英语词典》,收录近万个词条。中国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甚至在心理上产生厌烦的情绪。
(2)中国学生对英语变体承载的各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
中国学生对各种英语变体的理解障碍除了在语篇层面外,对各国文化知识的欠缺也是导致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英语的本土地域化使得这一民族使用的英语带有本民族文化的色彩,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输入主要以英美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忽视各国民族文化的广泛认知,使得学生碰到英美国家之外的民族文化一知半解,难以消化;有的学生甚至理所当然的以英美文化为参考来理解对方的言行,使得交际双方感到不愉悦,交往难以进行。比如我们在表达肯定和否定时,普遍接受点头(yes),摇头(no),而印度学生有时在表示答案很肯定,大家不言而喻或者认为你知道答案的时候,会习惯性左右摆头,保加利亚学生却与我们恰恰相反。
2. 中国学生语言输出瓶颈
中国学生在英语语言输出过程中受母语、汉语言文化及思维、交际习惯影响而产生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出现不符合规范英语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的中式英语,用词不当,否定前置等也是造成交际困难的重要原因。例如,表达“食言”这个词语时,大多数学生会使用“ate his words” 而不是“broke his words”,事实上“eat one's words” 的意思是“收回说过的话”,“红茶”是“black tea” 而不是“red tea”,这样的中式英语使得与其交际的外国留学生误会其意。其次在介绍和宣扬本民族文化时,出现民族文化失语现象,中国学生不能规范使用中国特有新事物及体验的英语表达,甚至对于本民族文化也是一知半解,何谈通过英语语言输出宣扬本土文化。
3. 中国学生各专业词汇的欠缺
在校园内进行跨文化交际,首先以专业文化的相互学习为前提,同一专业的中外学生在进行学习、课业探讨时,中国学生专业术语英语词汇极其欠缺,难以听懂,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理论研究,中国学生难以胜任与参与。例如医学专业,专业术语词汇颇多,如不熟悉各医学词汇,就如门外汉,难以开展学习研究交流。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
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世界英语变体的介绍,端正学生对待英语变体的客观态度。根据语言接触论,一种语言在进入另一种语言文化时会产生碰撞,它必然要受到另一种语言的结构及其思维的影响,也必然要去反应这一地方的文化特色,于是这一语言必然在这个地方生根发芽,从而形成一种语言变体。英语变体的产生是英语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中,非英语母语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与英语母语国家人们的交往。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英语交流,能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是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目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与学习目的相呼应,在英语多元化快速发展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明确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还是作为国际通用语进行教授。大学英语教学应与专业英语教学相区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其内涵,作为专业来教授;而大学英语教学则应侧重英语的工具性,是为各专业人才从事国际交流服务的一项交流工具。中国大学生将来要参与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文化领域,因此,教师在以英美英语为标准英语,以英美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增加各种英语变体的介绍,掌握各种英语变体的规律和特点;融入各英语变体文化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识别各变体英语的能力,具有与非母语英语使用者交流的实际应用能力,增进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了解全球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差异。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学习一门言语必须学习其承载的文化。英语的全球化,使得英语不再是一两个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的载体,而承载了世界英语范畴上的全球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输入,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各带本土地域特色文化英语变体的准确含义,能显著改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今后学生参与全球交流与合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应重视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习得,重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本民族文化的失语现象,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宣传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提高中国学生自身民族文化素养,规范其表达我国特有社会文化及其新事物和体验的英语表达,这里所说的英语表达被语言学家称为中国英语,是以英美英语为规范英语,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和现象,是世界英语变体的一种。教师要帮助学生严格区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概念。
3. 结合专业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在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科技经济文化领域需要更高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能在国际领域自由驰骋的优秀人才,大学英语必须结合专业进行教学,比如医学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等,结合专业的大学英语授课应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加以反思,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结构应有所调整,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兼具专业知识结构,应加强某一专业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针对性英语教学的能力。
校园是社会的雏形,国际社会新形势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重多元文化的介绍,提前在实践中帮助中国学生解决交际障碍,能够推动和促进他们今后的国际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日益繁多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取得更大的效益。同时,外国留学生是今后与中国进行科技经济文化往来的主力军,也是架起中国文化与其本土文化的纽带,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最有力的队伍,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对象的各专业中国学生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生力量。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播人作为重要目标追求,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不断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体制,加快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改革建设。
参考文献:
[1] 牛瑞英.学生自改英语作文错误的一项个案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45~47.
[2]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4~25.
[3]陈晓燕.论英语本土化及中国英语的研究和意义[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63~168.
[4]王守仁. 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
[5] Ron Scollon and Suzanne Wong Scollon. Intercu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4.
[6]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