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探析——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2014-03-31李定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专业

李定坤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99)

一 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成为政府施政的一个重点被列上议事日程。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广大的知识分子投入其中,大学生作为校园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尽早地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需求,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或者创业就业的准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在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标准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制订,并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室。就业指导教研室会同学校教务部门对每一位任教就业指导课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教学试讲、公开选拔获得通过才可以取得任教资格,对任课老师也是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提高任教老师的专业水平;经常组织任教老师就课程改革、国家和省市就业政策的学习等进行圆桌会议讨论,大家相互交流任课经验、方式方法及各种心得体会;定期邀请本校资深的教学专家、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等现场听课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我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视,对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更是精益求精。就业指导课程的共38学时,计2个学分。根据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的课程标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共分三大模块分别在三个年级中进行。第一个模块就是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它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大学生们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让学生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积极地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情况下更好地定位好人生目标和志向,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二个模块就是针对二年级的创业就业的指导。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们在态度层面上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认识自己特性和职业特性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熟悉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各类信息及创业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上让大学生获得各种诸如信息获取、求职技巧、礼仪与面试技巧、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际能等。第三个模块就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引导他们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就业场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途径,提高就业技巧。任课老师会积极鼓励同学们进行诸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考试等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以增加竞争的筹码,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实践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增强实践能力。

由于我校目前对毕业班的教学和管理中有不少系部实行“3+1”的教学模式,针对毕业班学生大部分在外面进行实习实训的实际情况,四年级没有开展就业指导课。从整体上来看,我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性和全程指导都很重视,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及每个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传统模式的改革创新却有待更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二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我校就业指导课实际情况以及通过召开学生座论会汲取意见建议的调研基础上,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具有普遍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上空泛、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

许多学校尽管在大学的四个年级都安排有就业指导课,一年级的内容是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对自身职业规划;二年级的创业教育;三年级的就业准备;四年级的就业指导等。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大多是以宣讲国家的就业相关政策、传授就业的应对技巧、发布各级各类的就业相关信息为主,许多就业指导课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听的应试教育层面;另外,大多数就业指导课程都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很少通过运用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来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和就业本身的认识能力。也就是说在就业指导教学计划安排中就没有实践教学环节这一块,使得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仍停留在课堂层面。同时,仅仅是宏观的理论教学传授,一对多的灌输难以取得实效,因为每一个同学的家庭背景、专业知识的深浅、兴趣爱好、社会关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以许多就业指导课吸引不了大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对学生的具体指导性不强。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缺乏个性化指导

我校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主要由两部份人员组成:小部份是学校机关工作人员兼职上就业指导课;大部份是从事学生工作或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老师。通常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往往都是注重共性化指导,比如在理工科系部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也同样适合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只是由不同的老师上课而已。同时,许多辅导员老师自开始从事学生工作以来就基本放弃了原来的专业,甚至任课老师本身以前所学专业与他现在所教的学生专业不一致,因此无法使就业指导与专业结合起来,更谈不上给学生讲述该专业最前沿的动向、就业行情等知识,从而难以给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师资方面来看,凡是胜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老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面试才上岗的,因此对任课老师的基本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就毋庸置疑暂且不提了。首先,我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大多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兼任,高校辅导员大多为硕士毕业应届生,也有一部分本科留校生在工作岗位工作多年。总体而言,老师们的工作经验尤其是求职经验相对较少,有些老师甚至是没有走出过校园就参加工作,加之对任课老师们有组织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的机会比较少,这就难免形成上课内容空洞,没有实战经验,难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直接导致效果不佳。第二,最主要的就是辅导员老师们每天穿梭于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之间,每天从事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就业指导课进行认真系统的备课准备。导致就业指导课是匆匆上阵,草草收场,内容随意,无从考核。第三,就业指导课在学校层面上经费的投入也不够,教师积极性有待提高。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中,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对大学就业指导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就业指导课也随之受到高校的重视。许多高校把学校的招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花了大气力,下了真功夫。也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对各个高校每年的大学生就业率进行评估和统计,一些高校在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下,一切唯就业率是图,甚至许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提升自己在全省或者是全国的排名,而忘却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每一个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甚至是仅注重学生的就业择业教育,轻视学生的敬业爱岗教育;仅仅注重就业择业的各种技巧,轻视大学生们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等。

三 对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并强调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1]。笔者在充分调查湖南科技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和学校招生就业处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深入到各个系部的各个年级的学生中调研,认真听取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看法。梳理了目前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发现这些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现提出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创新有所帮助。

(一)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并将课程设置贯穿教育始终

就业指导课程考核方式应呈现多样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仅由学校招生就业中心考察。系部(学院)教学环节很少对任教本系部专业的就业指导课进行评估和督促检查,甚至有的系部(学院)对本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够重视,认为这就是学校就业中心的事。就业指导课在课程设置、课时、学分计算上一开始就没有和其他专业必修课摆在同一条线上,系部(学院)只管专业教学,学校就业中心行政事务繁杂,导致对就业指导课的管理难免有失控之嫌。因此,各高校党委和领导班子应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其它专业必修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认识到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外,大学生就业观的养成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影响过程。我国由于国情的决定,就业指导课只针对大学生进行开设。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而不是一部分人的教育,他们从义务教育就开始一直持续到高等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都在教育下一代在职业上、心理上、社会上得到平衡的发展。而我国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职业目标,大都凭直觉任猜测去填报志愿。倘若在高中时期就得到了较好的职业指导,提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那么填报志愿时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对自己的将来职业才会有更好的规划。大学阶段也应针对各年级的不同任务的特点,把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指导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系统教育,这四个阶段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成为一个体系,贯穿在我们国民教育的始终。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注重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在调研中,有不少大学生提出:就业指导课应更加注重和学生专业相结合。这是摆在我们全体就业指导课老师面前的现实课题。个性化指导和服务的前提应该是熟悉了解学生的专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实中,就业指导课老师大多不懂学生的专业问题,无法从专业上进行指导,也谈不上在专业行业里进行引领和带路了。例如电子工程系的学生反映,希望就业指导课老师多给他们介绍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培训有哪些信誉好的培训公司,有哪些大型企业可以进行职业选择等。如果就业指导老师对这个专业不熟悉,就无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因此,第一,学校就业中心在挑选和配备就业指导课老师的时候,应该根据任课老师的专业背景安排在与其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院(系部)进行授课。专业相同更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会促进就业指导课的质量提高、效果提升。第二,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在课堂上难以解决的个性化咨询和服务问题可以放在课外继续进行。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室方便学生进行咨询,但是学生主动上门咨询的不多。因此就业指导老师应该在课堂内外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就业指导咨询的途径,从面实现最大程度上为同学们提供优质服务。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环节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薄弱环节就是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单一的说教,传统的理论的传授模式不能产生足够大的共鸣,无法使学生产生直观感性认识。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方式应向学生体验式转变。应该形成就业指导课程自己的特色与其他公共课区别开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启发他们,让他们亲身实践体验,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教育方式:一是现场体验式,校方可以邀请行业的社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深入交流。例如湖南科技学院在2011年建校70周年之际和2014年4月两次邀请了本校优秀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晓平回校讲学,与师生们一起近距离地交流。与此同时就是组织学生到劳务市场现场观摩,到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现场去亲身体验,增强同学们对就业的感性认识和对就业的紧迫感。二是情景模拟式,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若干环节,让学生对求职过程中会发生的一些情景进行现场模拟,老师通过点评和同学们的相互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以期获得认知能力的提高。三是案例教学式,即运用现实生活中广为同学们熟悉的典型案例来引导教育同学们,以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融实践性、理论性、参与性于体的课程。广大就业指导课老师应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展、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变化,并以自己掌握的就业指导知识长期开展就业咨询。因此,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是保证就业指导正确方向的手段。只有加强市场调研,才能了解各专业的就业形势及专业发展状况。通过了解已就业学生的情况、既可以掌握专业培养中的不足,也可以改进学校教学的方向和方法,还可以给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提供建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高海生,傅军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33-35.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专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