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湖湘贬谪诗略论
2014-03-31戴金波
戴金波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吕温是中唐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颇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并积极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深得王叔文赏识。在文学上,他的诗文同韩柳、元白有着相似的旨趣,强调有裨于时政教化和世道人心。文学思想深受古文大家梁肃的影响,主张“文以明道”,将“文”与“道”紧密联系起来,与韩柳“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相互呼应。他的诗歌创作,直接为后起的元白新乐府运动导夫先路。
一 吕温生平事迹略考
吕温(772-811),字和叔,一字化光,东平人。代宗大历七年生于唐代仕宦之家,祖吕延之曾任越州刺史、浙江东道节度使。父吕谓,字君载,一生仕途显达,官至礼部侍郎。嫡母柳氏为屯田郎中、集贤殿学士柳识之女。吕温有兄弟四人,分别为温、恭、俭、让。两《唐书》对于他们的文学才能颇多赞誉,称吕温兄弟四人“皆美才”。吕温是长兄,少即好学。幼年从父学习儒家典籍,后从陆质研治《春秋》,从梁肃学写文章,诗文为当时文坛高手柳宗元、刘禹锡所激赏。柳宗元称其“文章过人,略而不有,素志所旧,巍然可知。”[1]刘禹锡亦赞其:“始以文学震三川,三川守以为贡土之冠。名声四驰,速如羽檄,长安中诸生咸避其锋。”[2]贞元十四年(798),吕温登进士第,不久又中博学宏词科,两科连中,以致“誉动朝端,生驰毂下。”[3]贞元十九年(803),吕温32岁,他为父守制三年后归来,正逢王叔文在东宫侍候太子李诵(即后来的唐顺宗),备受宠信。吕温因与王叔文交好,学识又深受叔文赞赏,故被擢拔为左拾遗,“温与(韦)执宜尤为王叔文所眷,起家再命拜左拾遗。”[4]贞元二十年(804)三月,吐蕃牟尼赞普去世,朝廷派张荐、吕温分别以吊祭使和吊祭副使去吐蕃吊丧。不料,行至青海赤岭纥壁绛时,张荐不幸病逝,吕温只得独自担当重任,前往吐蕃完成吊丧任务。吕温逗留吐蕃期间,德宗驾崩,顺宗即位,随后,王叔文在顺宗的支持下发起了唐代著名的政治革新运动“永贞革新”。吕温因滞留吐蕃,未能直接参与这场政治革新运动。
元和元年(806),吕温被吐蕃放还,回到长安,转任户部员外郎。随着“永贞革新”的失败,吕温等人所代表的新进士阶层在政治上已经失势。他虽未与“二王八司马”同遭贬谪,但在宪宗新朝中已不受重用。不久吕温因参与弹劾时任宰相李吉甫而被贬为均州刺史。后朝中商议,认为对于吕温等处罚太轻,元和三年(807),吕温再贬为道州刺史。史书对此曾有明确记载:“群为御史中丞,荐温知杂事,士谔为御史,宰相李吉甫持之久不报,温等怒。时吉甫为宦侍所抑,温乘期间逐之。会吉甫病,夜招术士宿于第,即捕士掠讯,且吉甫阴事。宪宗骇异,既诘辨,皆妄言,将悉诛群等,吉甫苦救乃免。于是,贬温均州刺史,士谔资州。议者不厌,再贬为道州。”[5]
元和五年(810),吕温转任衡州刺史。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柳宗元在述及吕温在衡州政绩时说:“欺吏悍民,先声如失。逋租匿役,归诚自出。兼并既息,罢赢乃逸。”[6]元和六年(811),吕温病逝于衡州任上。道衡二州的百姓悲痛不已,“二州之人哭诸愈月”[6]。后世称其为吕衡州。当时正在湖湘朗州贬所的刘禹锡,听到好友吕温英年早逝,极为悲痛,当即挥毫写下了《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一诗: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朔方徒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此诗既是悲吕温,同时也包含着为天下那些怀才不遇,赍志而早殁的英才的悲痛之情。朱三锡谓“读先生此诗,不独为衡州而哭,实为天下而哭,不可泛作哭友诗观也。”[7]
吕温曾著有《凌烟阁功臣铭》、《张始兴画赞》、《移博士书》等,颇为文士所赏。但均已失传。《全唐文》编其文七卷,收录百余篇。其存诗约为107首,见于《全唐诗》者仅为5首。其诗大多是五言诗,但也有些七言绝句。
二 吕温湖湘贬谪诗创作情况
吕温在贬谪湖湘道州、衡州期间,由于比较广泛的接触到了下层民众,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所创作的诗歌也开始紧密联系现实人生,关心黎庶哀苦,揭露弊政,谴责藩镇割据,抒发个人忧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他的贬谪诗创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注民生疾苦,揭露中唐时期尖锐对立的阶级矛盾
吕温是中唐颇有识见的文人和政治家,早年还在长安为官时就比较关心政治和民情,当时他就创作了一首较为有名的《闻砧有感》:
千门俨云端,此地富罗纨。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幽 人 感中怀,静思泪 汍 澜。所恨捣衣者,不知天下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听着这砧声一片,诗人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长安以外广大的无衣可捣的百姓。一般以捣衣为题材的诗,多半抒写的是征夫思妇、乡愁等主题,如“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杜甫《捣衣》),“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等。而本诗却另辟蹊径,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那些生活在天子脚下的富贵显宦们,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作为一位正直而又有所作为的封建士大夫,吕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在骨子里是真诚希望国泰民安、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如其在道州刺史任上创作的《道州观野火》就表达了他对丰收的期盼和对于国泰民安的向往: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连,阴天半夜赤。过处若篲扫,来时似电激。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虫蛇尽烁烂,虎兕亦奔迫。积秽一荡除,和气始融液。尧时既敬授,禹稼始肇迹。遍生合颖禾,大秀两歧麦。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
吕温还坚决反对官吏对百姓滥施刑罚,表现出对普通民众的极大同情。比如对经常对老百姓滥施刑法拷打的江华毛县令,他在即将离任时还写下了《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一诗进行嘱咐与叮咛: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对于道州江华好动刑罚虐民的毛县令,吕温非常不放心,叮嘱他即使是蒲草做成的鞭子也不能用在老百姓的身上,要爱护百姓,关注百姓疾苦。此诗为南宋诗人刘克庄所激赏,他说:“吕温坐伾、文,守道、衡二州,卒于衡。柳子厚誺之曰:‘迁理于道,民服休嘉。’‘赋无吏迫,威不刑加。’又言‘二州之人哭者逾月’。坡公谓温小人,何以得此?然余观其集《送江华毛令》绝句云:‘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太守送县令之言如此,则子厚所云非溢美矣。今世士大夫笑温者比肩,及为二千石,属县能督赋者蒙殊奖,负者、殿者受严谴,有能为温此言,未见其人也。”[8]由此足见刘克庄对吕温评价之高。
(二)咏史怀古,抒发深刻的历史省思
咏史诗在中晚唐开始盛行。在咏史诗中,诗人往往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吕温的咏史诗不像晚唐咏史诗那样幻灭颓废,因为在他所处的年代,世人还没有放弃中兴的希望,所以他的咏史诗阐述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时其感情基调还是慷慨豪迈的。他一般采用叙事、写景、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容量具大的意境,展现出一种含蓄蕴藉、隽永深长的艺术力量,达到以古讽今的效果。如其在奔赴贬所,途径岳州时创作的《岳阳怀古》就是其比较有名的咏史诗之一:
晨飙发荆州,落日到巴丘。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二湖豁南浸,九派驶东流。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忆昔斗群雄,此焉争上游。吴昌屯虎旅,晋盛鹜龙舟。宋齐纷祸难,梁陈成寇仇。钟鼓长震耀,鱼龙不得休。风云一萧散,功业忽如浮。今日时无事,空江满白鸥。
全诗以叙事开篇,前四句形象描绘了岳阳楼周围的自然美景。站在岳阳楼上,诗人陷入了深沉的历史回顾之中:三国时东吴名将鲁肃曾在这里率军驻扎;西晋大将王濬曾从这里挥师东下灭吴,宋、齐、梁、陈都仰仗长江之险,征战不休,震天动地的战鼓及攻伐之声使水底的鱼儿都不得安宁。诗人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把当时群雄逐鹿的场面描绘得绘声绘色、热烈非凡,形象地概括了六朝兴亡的历史。接着,诗人又陡转笔锋将画面从历史带回到了现实之中:“风云一萧散,功业忽如浮。今日时无事,空江满白鸥。”江山依旧,物事全非,六代群雄,烟消云散,功业如水,漂浮而去,历史教训,值得镜鉴。含蓄地表露出对中唐社会的现实思考:藩镇拥兵自重,割据势力日趋跋扈,天下看似太平,实际上却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诗人以六朝兴亡的历史委婉地劝告蓄谋叛乱的藩镇割据势力:国家终归要统一,任何分裂和割据的行为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全诗托古寄怀,借古喻今。虽不无伤感情绪,但这种情感不是个人失意的消沉,而是忧国忧民的悲痛。
元和三年,吕温被贬为道州刺史,赴道州贬所途经刘郎浦时创作了著名的《刘郎浦口号》: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刘郎浦,又叫刘郎洑,在今湖南石首县境长江边。诗人经过此处时,听说此地是三国时吴蜀联姻、刘备到东吴迎亲之处。诗人凭吊古迹,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因是即兴口占一绝,遂名之曰“口号”。诗的前两句叙述吴蜀成婚之事,并对孙刘联姻时的奢华场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接着诗人突发议论:“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诗句采用反问的形式,使得“谁”字具备了一种嘲讽的意味。大丈夫志存高远,谁又会因一女子而放弃统一中国的雄心呢?刘备当然不会是这种人。而孙权、周瑜居然想用这种伎俩,来换取刘备鼎足三分的决心,结果又如何呢?诗人在批评孙吴“进妹固好”失策的同时,赞扬了刘备无可更易的雄心壮志。德宗建中二年(781)发生的“建中之乱”历时5年之久,在“建中之乱”尚未平息之前,德宗就命陆贽起草诏书,让前线将士寻访长安失陷时失散的婉妃,并要求把她们护送到自己的行宫。对照孙吴联姻的这段历史,诗中所隐含的深意自然是不言自明的。
他在湖湘贬所所创作的《题阳人城》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东汉末年,董卓入据洛阳,操控天下,把持朝政,天下为之沸然。但当时只有长沙太守孙坚率先带兵“勤王”,诗人借长沙太守讨伐奸臣董卓之事,赞扬了湖湘子弟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德宗时期,藩镇割剧愈演愈烈,四镇连兵称王引发“四镇之乱”未已,又有节镇藩帅加入到割据阵营之中,这些都严重动摇了唐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大唐江山摇摇欲坠。此诗正是吕温针对中唐藩镇割据的严酷现实有感而作,体现了他反对藩镇割据的思想。
吕温的咏史怀古诗有其自身的特色,那就是在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评论之中融入了深刻的思想寓意,具有言近旨远、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他的诗歌不像刘禹锡那样抒发一种时空的幻灭感,而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中考察古今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三)托物寄怀,抒发自己的怀抱和苦闷
吕温在贬谪之前和贬谪湖湘时期还创作了一些咏物诗、抒怀诗。吕温的咏物诗,托物喻意,于凄苦中见现实,怨愤中寓不平。如其《和舍弟恭惜花绝句》:
去年无花看,今年未看花。更闻飘落尽,走马向谁家。
此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不久,这时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要么被贬远方,要么惨遭杀害,境况极为凄惨。眼见自己的友人遭受厄运,自己无力相救,痛苦万分。在诗中,吕温写花“飘落尽”、“向谁家”,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其实是在借花喻人,进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也反映出自己对遭遇不幸的战友们的深切关怀。
吕温的诗歌可以说是大历诗风的余绪,他的一些写景咏物的诗歌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借助对清冷、孤寂、幽荒的自然山水的描摹表现自己失落清冷的心境。如《衡州早春二首》:
碧水何逶迤,东风吹沙草。烟波千万曲,不辨嵩阳道。
病肺不饮酒,伤心不看花。惟惊望乡处,犹自隔长沙。
再如《道州秋夜南楼即事》:
谁令独坐愁,日暮此南楼。云去舜祠闭,月明潇水流。猿声何处晓,枫叶满山秋。不分匣中镜,少年空白头。
吕温的这些诗歌表现的都是一种失落清冷的心境和异常落寞的情怀。其在贬谪道州时创作的《道州途中即事》,表面上象是在写景,实际上也是托物喻意,抒写自己的心境和感慨:
零桂佳山水,营阳旧自同。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戏鸟留余翠,幽花怯晚红。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守愚资僻地,恤隐望年丰。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
诗歌首先极力描写零桂地区的美丽风光,应该说诗歌对自然美景的描摹还是比较清丽细腻的。描绘的这些自然美景本应与人的欢快心情相契合,但是,在吕温的诗歌里似乎不是这样。到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突然引入“信美非吾土”的主题。“信美非吾土”典出王粲《登楼赋》,表达的是一种羁旅怀乡的感慨,最后两句“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更是凸显出一种异常苍老的心态。
与咏物诗托物寓意,含蓄蕴藉不同,吕温的咏怀诗则常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守正不阿的人格和对迫害自己的权贵的愤慨。如其《读勾践传》就借史抒怀泻愤:
丈夫可杀不可羞,如何送我海西头。更生更聚终须报,二十年间死即休。
诗中表达了对迫害自己的丑恶势力的无比痛恨,表现了诗人发愤图强,视死如归的气慨,刚毅雄健,豪气遄飞。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任衡州刺史的吕温越来越痛感功业难成,他满怀悲愤,怆然涕下。他的《偶然作二首》就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怀才不遇、抱负难伸的诗人形象:
栖栖复汲汲,忽觉年四十。今朝满衣泪,不是伤春泣。
诗中充满着时光虚度、壮志难酬的悲怆,又有知音难觅,无人可与言说的孤独和苦痛。吕温是不幸的,他最终没有能够施展自己的治国安邦的才华,年刚壮年就带着无尽的遗恨离开了人世。这不仅是吕温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唐时代的悲剧。
吕温贬谪湖湘时期创作的一些诗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唐这个动乱与变革交替、黑暗与希望并存的特殊时代及其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与斗争,并管窥出生活在这一时代且有志于有所作为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在中唐诗坛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众多诗歌名家中,吕温以其富有时代特色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直接为后起的白居易、元稹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导夫先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吕温的诗才有高度的评价,在其《夜读吕化光文章抛尽爱功名之句戏作》中他就写道:“玉关西望气横秋,肯信功名不自由。却是文章差得力,至今知有吕衡州。”
[1]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52.
[2]吴在庆.刘禹锡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300.
[3]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6332.
[4]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吕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3769.
[5]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吕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4967.
[6]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9:216.
[7]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卷一[M].清康熙二十七年刊本.
[8]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