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色
2014-03-31闫睿颖
闫睿颖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08)
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色
闫睿颖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08)
思政课教师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主要引导作用。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部分大学生认知不清、认同度底、难以践行的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可以从教师自身、学生需求和文化载体三个方面,结合大学生个体实际,努力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理想、价值准则,是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奋斗力所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在大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能够让大学生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表现在:
(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不清
调查结果显示“有68.4%的学生通过‘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途径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主要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上接受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有涉及;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大多是通过《形势与政策》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课在高校普遍以讲座形式开展,不一定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导致部分大学生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此外,社会媒体虽然对核心价值观的24字进行了广泛宣传,但一些大学生对官方媒体视而不见,这也导致部分大学生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不清楚对自身成长有什么意义。
(二)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低
一部分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认同度低;一部分大学生虽然认同,但是情感淡漠,难以内化。十年前就有学者指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以自我需要满足为基点的价值观”[2]。大学生的这种价值取向十年间在不断固化。90后大学生表现出比以往更明显的自主性、功利性、现实性、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总体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确实有一些大学生漠视思政课,认为思政课和专业无关,学了没用,甚至观念和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这跟90后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当今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首先,90后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起飞的年代,生活条件比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大改善,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学习成绩,对孩子别的方面大包大揽,有求必应。这种养育方式造成不少90后大学生自理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希望依赖父母、老师解决,同时又对管制和说教十分叛逆的矛盾人格。其次,社会和媒体对90后大学生也有明显的影响。如今的全球化、信息化,让大学生可以轻易接触到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各种价值观。由于自身思维、阅历等局限,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腐朽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蒙蔽。
种种原因造成的重智力,轻德育,价值观缺失的现状,直接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内化。此外,性别、家庭、学校、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地域等因素的差异,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三)部分大学生难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行动
以台海两岸高校交流的学生为例。大陆学生在台湾表现文明,但交流结束回来后,往往很难把良好的习惯坚持下去。同学们认为大陆的整体文明素质不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仅凭个人努力,难以维持文明的习惯。这正是高校德育工作急需解决的核心的问题:就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道德的重要性,但在复杂的现实中却很难践行,表现在一遇到挫折,就难以坚持。
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高度凝练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高校大学生的美好愿望和价值诉求。但是一旦遇到现实中的矛盾和困难,不少同学认识片面,扭曲,混乱,抗压能力弱,导致还是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物质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引导了自己的行动。所以对部分大学生而言,不是对这些价值观不认同,而是在认知的环节中,没有思考清楚个人和社会,近期和长远,利益和精神的关系;也不知道选择不同价值观会给自己长远发展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对社会复杂情况带来的困难,认识不足、勇气不足、责任意识不足,意志薄弱,对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就会出现动摇,甚至背弃。种种情况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还有待强化。
二、思政课教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加强学术研究、课程培训和师德建设
1.时代的复杂多变需要思政课教师加强学术研究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社会体制转型、互联网络、社会舆论、文化传统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当前的情况特别的复杂,在全球化、互联网的新时代,在固有文化传统和其他思潮的融合和挑战中,我们要不断面对解决改革中随时随地出现的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思政课教师本身对理论足够透彻的分析,才能够真正说服并掌握大学生,从而培育起大学生坚定的信念,转化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并最终外化成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物质、精神成果。作为教学内容的理论本身的真理性,才是培育大学生信念的基石。
和当前热衷于教学方法改革相比,一线思政课教师对紧密结合现实的理论思考相对薄弱。如果一线思政课教师自己都无法把道理思考透彻,对社会热点、难点没有清晰准确的把握,只按过去情况下得到的结论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会导致说服力低,严重影响教育效果。所以思政课教师首先本身必须具备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把握恰当的时机,以培养学生也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学习培训
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比如流行过的教育手段博客,从2005年开始,不到5年就逐渐被微博取代,而微博流行了不到4年又逐渐被微信取代。所以应该大力培养思政课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进行理论培训,也要进行教育技术教学培训,如多媒体技术、心理学等的培训。搭建基层教师学术交流的平台,探索各种制度,激发一线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热情。这些应该作为长期机制,常抓不懈,重在实效。
3.时代的价值多元化需要思政课教师以身作则
思政课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一个被学生的爱戴尊敬的老师,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长远的影响,教师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都无法坚定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即使学了,也很难产生信心去行动。
思政课教师能够把大学生困惑和关心的问题分析清楚,并身体力行的带头去行动,就从思想上保证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从情感上保证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从行动上保证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随。思政课教师通过自身的表率,教会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导向,真正能在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下励志成才,就能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并带来可持续的行动。
(二)尊重当代大学生个体差异
1.引导大学生辩证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多元化关系
由于我国学生在强大的高考压力下,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多数学生,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分数。进入大学后,学生一下挣脱家庭的束缚,开始自我管理,压制了十几年的自我需求立刻达到一个峰值。他们生活在信息来源广泛的互联网时代,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他们按自己的喜好从中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角度而言,只是他们选择的一个选项。他们不排斥,但也不会像70年代以前的大学生,因为其正统、权威,就必然的认可接受。如果他们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往往是因为赞同其中的道理,并在自己或朋友、家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验证。这种把价值体系和自己利益紧密联系,意识自觉,个体自主选择价值观的特征,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但由于选择的盲目性自发性,一些大学生选择了错误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抬头。事实证明,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不仅不能够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和前进方向,反而造成了大学生一生道路的扭曲和困难。从这一点上说,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正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生个体现实,深度挖掘这种需要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自己、他人、社会,掌握正确的观点、立场,方法。
2.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细化
尊重大学生个体,就要把价值观教育精细化,每一堂课,每一个细节,面对每一个学生,都尽量去了解学生现有认知、需求、困惑和问题,从现实中具体的学生的角度,而不是抽象的大学生这个类概念出发,不断调试自己的讲授方式和讲授深度。需要对他们十足的耐心和理解,关心和鼓励。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学规律和价值观接受规律,不能强行希望每一个同学在限定时间内,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认识和行动。更不能粗暴简单的对待持有异议、淡漠无视或者思想幼稚的同学,那样只会把他们推的更远。要给每一个同学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善导,不急不躁。要充分考虑到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家庭成长背景不同,地区文化不同,性格不同,对知识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造成的每个大学生个体的差别。对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重点,都应该记录在案,积累量化数据,不断增强教师自身依据现场灵活运用的能力。
对青年的价值观培育是个长期艰苦精细的任务,一些基层思政课教师因为在课堂上看不到立刻的成效,导致职业满足感不断降低,这种职业倦怠会影响到自身的热情和希望,从而影响到对学生的培育效果。思政课教师自身要率先垂范,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对自己的认知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不受被质疑,受冷落的情绪影响,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为学生做好表率。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才能最终赢得学生个体的信任,才能坚定不移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个体在核心价值观激励下健康成长,早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用之才。
(三)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1.文化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石
符合当代大学生个体自身发展需要的校园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专业文化等,是承载价值观教育的坚实载体。调查表明大学生“有68.4%的学生通过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51.2%通过媒体(报纸、电视、网络)的宣传报道,有12.3%的同学是通过在日常与同学的交流中了解,有12.1%的同学是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得的。”[1]当前大学生知易行难的关键,还是在于个体力量的单薄,而基于群体的文化是对个体力量不足的强大支援。比如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没有及时受到惩罚,甚至得到了短期的利益,很容易动摇到同学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信念。理想总是在不断遇到挫折中前进的,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对人生和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有坚忍不拔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努力的信念和意志,很容易滋生抱怨和沮丧的负面情绪。而这种灰色情绪通过互联网,媒体,手机等现代传播方式,在90后大学生中传染的很快。而在一个已经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的团体里,以上的问题会通过对错误价值观的批判、志同道合的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自发解决。强有力的校园文化支撑,如同空气,看不见又无所不在,是大学生个体勇气和信念、道德和理想的深刻来源。
2.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社会实践,积极促进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营造先进文化氛围,就是为大学生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土壤,能够让大学生在其中健康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思政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日积月累的行动,才能逐渐内化为大学生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并逐步形成牢固的习惯和信念,带动个体更加自觉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火热的建设中去。在现有大多数高校思政课人手紧缺、安全压力、经费短缺、课时受限的条件下,思政课教师应该着力推行自主考察模式的实践教学,结合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实践主题,加强过程中各环节的指导,并进行有效的总结点评,展示实践成果。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
这种先进文化的培育,是单个老师、单个部门难以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形成整体的合力。近年来对思政课如何整合学校、社会资源的探讨也比较热烈,许多学者都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推进“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互补”[3],推进思政课社会实践环节服务社会的功能等。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不能只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思政教学、学术研究上,更应该有校园文化的整体观,积极思索校园文化和培育学生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好学校、社会资源,积极引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形文化平台。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民族复兴大业的栋梁,是实现中国梦的人才储备。思政课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打造大学生的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明辨是非的分析能力,锤炼大学生顽强拼搏、抗压耐挫的意志品质。我们要努力培育出正能量的新一代大学生,而不能放任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就把责任推卸给国家、社会、父母、他人,眼中只有个人、功利、娱乐、享受。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先进文化的领路人,在先进文化中把高校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先进文化中把大学生打造成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
[1]朱志明,陈虹,朱百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75~78.
[2]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1):6~10.
[3]陈再生.论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结合[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9):97~99
G642
A
2095-4654(2014)08-0214-03
2014-06-06
2013-2014年度厦门市社会科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一般研究课题:厦门市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