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通俗歌曲歌词话语中的“言不尽意”
2014-03-31严菁琦
严菁琦
现当代通俗歌曲歌词话语中的“言不尽意”
严菁琦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言不尽意”是中国特有的话语生成和理解规则,它既表达了语言的局限性,同时肯定了这种从无生有的无限性,这一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社会生活影响深远。歌词话语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当下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镜子,同时具有高度的艺术文学鉴赏性,“言不尽意”的思想理念,在歌词话语中有着非常直观的折射。
言不尽意;歌词话语;话语分析
中国话语根本上是儒释道三者合一的思想,我们的所看、所说、所写、所为,都由我们独特的思维模式引导,这种经过长期历史沉淀的思维模式,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文学、美学、哲学、体制和政治。施旭(2012)提出,“言不尽意”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言语生成规则和理解规则。本文探索现当代歌词话语中的“言不尽意”,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歌词展开话语分析,讨论以下几个方面,即说者/听者/听说者两者关系,话语内容,媒介及交际秩序,历史文化关系,以及话语目的和后果。
一、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是中华文化中语言交际的核心理论思想,其思想根本来自“道”的思想。“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就是说“道”没有实体和具象,是“无名”的,无法言说的。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说,因此我们实际听到,看见和言说的“道”,本身就有部分意义丢失了,已经不是“道”本身。道虽然是无名的,我们却仍然需要去为它赋名,这就需要从虚无的道中创造实体的意义,即“无中生有”,也就是说,需要追寻言外之意,以尽量摆脱语言的束缚去实现意义的完整,由此产生“象”。
言、义、象是“言不尽意”和“立象以尽意”理论的核心概念。“言不尽意”传达的是一种意义表达中语言的有限性,而“立象以尽意”则为这种有限性给出了解决方法,通过象的建立辅助语言,实现意义的完整性。从字形看,言,是从口而出的语言实现的实体。意,是在心之下的一种不可见之物。因此,在心经过外界的口来传达意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就会有意义的流失。象,取自“像”的假借(《说文》),是人们眼中所见和映射的形象。道,言、义和象的思想,是东方哲学本体论、辩证统一和整体观的体现,言不尽意,既是语言本身的局限,但也是语言无限的大幸,这种精气神成为中国艺术理论的基石,深入到文学、音乐、绘画中。在这种艺术的不可说的体验下,我们在文学表达中,追寻的是直觉,意境,想象,妙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最早将“言不尽意”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提出,“意空翻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智,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这就是说,意义过于玄妙飘忽,语言难以完全表达,对于语言无法触及的微妙的感触和隐含的智慧,写作之人可以不用再费笔墨追求。
要实现这一言语规则,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就需要使用一些艺术技巧和规则,例如比兴、寄托、妙悟、意境、神韵等,具体的语言技巧,包括对偶、比喻、顶针等。借景生情,托物言志,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感官和环境融合,虚实相生,精神和实体合一的体验。要完全理解文字,就必须调动个人所有的感官和知识,以及个人经历和情感,直觉等,也因此,最终意义的理解因人而异。
二、歌词话语的历史发展
词是歌曲的文学诠释,歌谣是文学所有形式中产生最早的一种。最初,词与诗属于同一文学分支,早期的诗都是可唱的词,只是最终歌曲已失传,留下了文字的诗词。刘勰如此定义诗和歌,“乐辞曰诗,诗声曰歌”,也就是说,文字记录的歌形成了诗,诗歌的声音表达即为歌。诗与词长期以来密不可分,直至唐宋时期,诗与词才逐渐与歌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至此之后,词的概念才与现当代歌词的概念对等。纵观中国古代文学长流,诗与词由最初的同根同源,逐渐分离并最终独立发展。
1910-1920年间,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经历了剧烈深远的变革。中国新青年发起了“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呼吁摒弃艰涩难懂的文言文,采用明了简单的白话文。新文化运动打破了旧式语言的僵硬迂腐,解放了语言本身,使语言表达更自由和易于理解。在这场动荡起伏的社会运动下,西方通俗歌曲引入中国,也带动了中国传统歌曲的改革。新技术音像产品的引进,更是催动了中国通俗歌曲的形成(陶辛,1998)。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通俗歌曲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听众群不断壮大,曲调和歌词的形式多样,质量也参差不齐。尽管当下通俗歌曲中的歌词过于西化,直白和口语化,大大削弱了传统歌词的美学和文学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许多高艺术性的歌词,言不尽意的规则仍然在现代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
歌词话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生活和社会的镜子。相较诗歌和许多其他文学形式的高山仰止,为知识分子高高束阁,词的听者是普通百姓,承载了更多他们真实平凡的感受。现当代歌曲的主题和设定广泛,且都有不同的听众圈,歌曲创作的目的也各不相同。相较古代的词,现当代歌词形式更为多样,表达也更为自由和国际化。此外,歌词本身的音乐吟唱感带来的故事性,更增添了情感的起伏。歌曲的听觉感受更弥补了语言的有限性,创作出丰富的言外之意。
三、从具体歌曲中看“言不尽意”
范例一:歌词中的政治和时代
《毕业歌》的创作目的是呼吁青年承担起家国兴亡的责任,击退外敌。红歌是中国特色的歌曲,其政治色彩浓烈,充满爱国情绪。《毕业歌》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是在九一八事件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在当时反帝国主义的浪潮下,中国青年爱国情绪高涨,纷纷赴战场保卫祖国。从这首歌的题目来看,它是为毕业而写,因此其目标听者是年轻的学生。
歌词本身是十五行的自由体,有新诗风格。语言简单明了有力,无多余修饰。全词基调是坚定而急切的。一开始,作词者就直接指出他的听众群是学生,他是在向“同学们”呼唤,担起国家之责,这一呼唤在词首和词尾都有出现,首尾呼应,使得整个歌词好似一个激情的演讲。
从词的结构看,作词者使用了几处对偶,例如3-4行中“听吧”,“看吧”,以及8-11行中“今天是”,“明天是”。对比的使用也体现在五行中“战”还是“降”,“做主人”还是“做奴隶”。这种结构的对称性增强了歌词的力度和韵律。从比喻用法看,歌词将学生喻为“桃李芬芳”和“栋梁”。“桃李”暗指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培养出的一群天资卓越的学生,“栋梁”指承担起社会重责的人们。另外,为了表达国家自救的急迫性,歌词使用了“巨浪”来号召学生带领整个国家,联合抗敌。在结尾处,“巨浪”和“同学们”重复了量词,进一步增强了语气,同时给人一种海浪持续拍打海岸的声觉上的动感。人们听到这首歌,胸中难抑情感,也能感受到历史洪流下推动人们前进的激越。
范例二:萧中之爱
《紫竹调》是一首传统民间小调,广泛传唱于吴语地区。由于小调是由吴地人民所作、所唱,作曲者、唱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也是民歌与其他歌曲的不同和特点。词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少女温柔的爱,这也是民歌常见的主题,紫竹是吴地生长的一种竹子。
词中,少女用紫竹做了一只萧,想要赠予她心爱的人。整首词中,只字未提“爱”,但从字里行间,听者一听即知这是一首情歌。这背后是“言不尽意”这一传统话语规则所营造的艺术效果。中国人民善于倚赖意象来表达意义和目的,在文化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托物言志”,即用一种物品来传达意思。在这首词中,“紫竹”和“萧”都是表达爱意的象征性物品。中国文化中,女子表达爱意大多是委婉曲折的,不轻易言爱,因此,这个渴望向心爱的人传达思念和爱的少女,就将她的情感通过箫的传递,委婉地表达。
从修辞看,歌词采用了顶针,通感,重复。“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鲜花调”,使用了顶针手法,句句相联,句末的词对应着下一句的句首。“箫中吹出鲜花调”采用了通感,箫的“调”的听觉感受创造出“鲜花”的视觉感,表达了一种欢愉和爱意。在结尾处,句子的重复更突出了少女的急切和渴望。
范例三:视觉、听觉和文字感受的融合
《相约奶茶》是“香约奶茶”的广告歌曲。作词者不明,但歌唱者是当下著名的流行歌手团体。作为“香约奶茶”的广告歌,歌曲的目的性非常明显,就是吸引更多潜在顾客购买产品。歌词的主题是“友情”,由于是广告歌,文字的选择正如其歌曲的旋律一般,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让人一听就记住。“相约奶茶”是“香约奶茶”的同音异形,巧妙的突出了主题,即邀请顾客去喝“相约奶茶”。整首歌都在尝试营造一个温暖友好的氛围,伴随着空气中奶茶的飘香。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感受到这种香气和氛围,如“让快乐团聚”,以及“空气里都是香浓的旋律”,转喻的手法激活了顾客的味觉和触觉。同时,现代科技成功地弥补了语言的限制。电视展示了产品的真实图像,我们的五感更容易被激活。因此,新的媒体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摆脱了文字的束缚。
四、结语
歌词的文学文化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我们必须意识到歌词话语受众面广,并且是生活和社会最为快速集中的反应,其文化意义深远,同时歌词话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美,是中国话语规则的非常直观的表达,必须对歌词话语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新技术尤其是媒体听觉视觉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解放了语言的束缚,为人们提供了更直接的感官体验。尽管今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直接,西方文化痕迹加深,但是我们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和意义表达诠释的话语规则并不会被抹杀,相反,他们将继续延续他们的脉搏和生命,不断重塑中国民族的思想。
[1]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J].浙江大学学报,2008(1),123~130.
[2]刘澍心.对“言不尽意”的多维思考[J].求索,2006 (8):176~178.
[3]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苏自勤.古代诗歌向现代歌词的嬗变[J].甘肃高师学报,2005(10):24~28.
J60-05
A
2095-4654(2014)08-0067-02
201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