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看西方音乐史的形成*
2014-03-31吕翠翠胡建军
吕翠翠,胡建军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收稿日期:2013-12-12
“唯有在整体中,部分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认”。就历史学家卡莱尔这句名言分析,应该是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西方音乐对西方文化而言,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此文以西方音乐史发展形成为点,历史文化发展为面展开讨论。
西方文化同古希腊和古罗马有着联系,西方文化关于美和艺术的思想也植根于此。 西方音乐也是从相同的源泉中吸取的。从而形成了古希腊音乐体系和古罗马音乐体系。当罗马作为一个帝国衰落的时侯,基督教会悄悄的前进着。10世纪,它已成为一个欧洲主要的团结力量和文化通道。西方音乐文化中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与其他因素,诸如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其他因素共同联系着。 基督教文明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赋予了西方音乐文化新的文化内涵,即: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
基督教是一个非常注重音乐,音乐性非常强的宗教,有人甚至说它是“乐教”,因为相比任何其他宗教,它的音乐活动和教会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和普遍。并且教会垄断了官方的音乐机构和活动,它的思想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
教会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一直很严谨,也正因如此,中世纪音乐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延绵了几千年才完成。在教会的统治下,为了宗教目的,一些知识渊博,技术娴熟的音乐家经常被聘请,使得这里几乎成为了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的教育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教会音乐家的创造力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从而深化了音乐创作技法,创新了复调音乐,发明完善了记谱法,改良了音乐教学法,促进了音乐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水平。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教堂修道院及图书馆等的文献资料很少受到战争或政权更替的影响,长时间持续而稳定的发展,使得珍贵的文献和传统被保留至今。在中世纪的早期和中期,教会的众多音乐和文化因素经过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继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音乐传统。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西方以后丰富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材料基础。只有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教会音乐才得到真正的确认。
14世纪 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这场大变革,反映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上的的过渡。文艺复兴传承和弘扬了中世纪市民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在摆脱中世纪精神枷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世界,也认识了人自己。人文主义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反对宗教的桎梏,肯定人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幸福,追求风度和修养的权力。在音乐观念上也开始把音乐从教会的实用主义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把音乐当做一种自律性的艺术。这都是观念上的根本变化。这时的作曲家选择调式来激起听众的情感,产生出更令人愉快的三度和六度,乐器被调音后的奏出的不协和音程听上去也是完全可以接受了。意向激发了作曲家的旋律、节奏和织体,以及协和音和不协和音的混合。作曲家尝试新的方法来使歌词的内容戏剧化。织体和通过自由的和赋格式的模仿从而达到各声部的协调一致比起其他任何特点都更具有文艺复兴音乐的典型性。在这种历史背景中,变化了的音乐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历史学家用“巴洛克”这一术语所概括。巴洛克时期的作品风格复杂,气氛紧张,气势雄伟,生机勃勃,有动态感,擅长于表现无穷感和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颇有突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庄严高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的约束观念相结合。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音乐方面一个最显著的转折点发生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古代风格尽管继续风行,但后来仅适于圣乐,而现代风格则用于非宗教音乐。由于音乐语汇的扩张、圣乐与非宗教音乐间、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间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日益彰显。因此,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如同其他艺术领域一样,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清唱剧、歌剧和大合唱便是声乐方面最重要的一些新形式,而前奏曲、协奏曲和奏鸣曲则是专为器乐而作。作曲家们接受了一套常规,他们认为音乐的主要目标是打动人的情感。新的和声资源、色彩和曲式合并成一种通用的语言,有着坚实的词汇、语法和句法。出现了通奏低音、变音体系、大小调性等。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继续宣扬人文主义和反封建的思想。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理性主义、“自由、平等、博爱” 的口号及天赋人权,又一次推动了“人”的解放。这一时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也来越普遍,私人的保护制已经衰落,出现了现代的音乐听众。并提出了理想的音乐风格是由所有民族优秀的音乐特点组合而成的,这种文化的混合被称作一种现象——被称为“维也纳”古典风格。这种历史发展的文化背景确定了这一时期的音乐品味:音乐的语言应是世界性的;除了娱乐性音乐还要有端庄的品质;音乐应在的高尚范围内富于表现力;音乐应是自然的。从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其中,贝多芬最为典型。贝多芬的音乐,随处可见强烈的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及那“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哲理思想,正是因为作曲家们适应了历史的变化,适应了人们对这一时期的音乐审美,他们的作品才能够得到时代的认可。
到19世纪,个人主义又进一步发展。法国革命、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1848—1879年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完成,《人权宣言》宣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竞争替代世袭制,追求个人主义、崇尚自由成为这个时期的时代精神。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思潮以《人权宣言》为根据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核心,继承启蒙运动的传统,推崇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宣扬个人主义的思想。这一时期被称作浪漫主义时期,更加的注重个人主义,卢梭说过“我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如果我不是更好,至少是不同。”帕格尼尼说:“我避免一切平庸。”文学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我”为中心的题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音乐家,如舒伯特、李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等等。这些作曲家大都在音乐创作中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传记、爱情、各种体验甚至怪僻的性格和行为为内容。作曲家们这种明显地追求个人风格的创作适应了社会特点和思想潮流。
在20世纪现代主义中,布索尼于1907年宣称:“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职责始终应该是创造规则而不是沿用已有的规则,只会沿用这类规则的人决不能成为一个创造者。”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年轻艺术家都想弄出一些过去未曾听过、没曾做过的东西。与此同时,音乐中的个性张扬更是走向登峰造极的境界。20世纪的欧洲音乐中,可以看到各种迥然不同的趋向,音乐文化的变化中,技术因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录音、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导致要求多种多样音乐听众的空前增长。并且利用民族的民歌乐汇的音乐风格继续有所增长。在20世纪的最后的几十年里面,艺术音乐同流行音乐的、民族的、非西方的和传统的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各种混合的风格。音乐的结构组织能够让人们听出来。他们在过去的、熟悉的音乐与当前的音乐之间架起了桥梁。音乐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只有适应历史整体发展的音乐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认,才能够记入史册,成为统一的历史脉络。
最后讨论一下 “唯有在整体中,部分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认。”就历史学家卡莱尔这句名言结合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个命题写作的几个方面,我的思考是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写,一个方面就是本文的论点以西方音乐史发展形成为部分,整个历史文化发展背景为整体进行讨论。第二可以用来写作的方面是以西方音乐史中某个时期为点,整个西方音乐史为面进行讨论。第三个可以进行写作的方面是以某个时期的作曲家为部分,以这个时期为整体来进行写作。
参考文献:
[1]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