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2014-03-31王晓燕

关键词:支撑体系城镇服务业

王晓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王晓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新型城镇化必须依靠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呼唤产业支撑体系,而产业支撑体系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河南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根本,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内容,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产业,以产业政策为保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

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产业聚集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事实上,新型城镇化必须依靠产业支撑。李克强总理在有关城镇化的系列讲话中反复指出,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无法回避产业支撑这个问题。面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业断层化、产业衰退化、产业非均衡化、产业低量化、产业低质化导致的“空城”、“鬼城”,河南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呼唤产业支撑体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而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在于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

(一)农民市民化后的安居乐业问题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省务工农村劳动力超过1 100万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了土地,谋生手段和技能的缺乏,导致许多农民无法获得有稳定回报的工作,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农民市民化后无法安居乐业,甚至有一些农民还会因此陷入贫困状态。为此,必须增强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化问题

(三)城镇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我国城镇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城乡服务发展严重失衡,服务设施严重短缺,服务场所严重缺乏,服务内容亟待丰富,服务人才严重短缺,服务供需严重脱节,服务体制十分不畅,服务机制有待完善。河南省的城镇服务体系建设同样存在明显不足:综合服务设施总量不足:整体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布局分散,功能单一,设施简单,使用不便,整体合力尚未形成,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方式落后。城镇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匹配,影响城镇的投资环境,难以吸引各类生产力要素的聚集,无法实现城镇经济繁荣和人口聚集。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都要依赖于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有了产业的支撑,服务业才能顺利发展。可见,建设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产业的发展,在于产业的集聚效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而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产业支撑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

(一)产业支撑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动力

美国、英国、日本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就是产业革命。正是产业革命促进制造业活动向城市集聚,也正是产业革命推进了城市服务业发展,进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教训则表明:没有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协调发展,就没有强大的实体产业支撑体系,就无法吸纳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到城市就业。可见,产业支撑体系是支撑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内生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创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产业支撑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属于“先产业聚集、后人口聚集”模式,而中国的城镇化关注的重点是人口聚集相关问题,对于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缺乏应有的重视。经验表明: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决不能简单理解为人为“造城”。没有产业支撑体系就没有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要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通过新型城镇生产要素的聚集来支撑这个产业的聚集,才能促进新型城镇的健康发展。

(三)产业支撑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

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新型城镇,能够给新型城镇带来新的观念,带来优秀人才,带来雄厚的资金,带来先进的技术,带来广阔的市场,能够实现“优秀产业,集聚一批企业,形成一片城镇,繁荣一方经济”。新型城镇化通过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新型城镇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吸纳更多人才流入,繁荣新型城镇经济。

为此,工作上错失过良机,情感上受过创伤,老大不小的人,也没做出点成绩。扪心自问,除了自身能力,就想怪罪命不好、运不佳。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关于产业支撑体系的研究,学术界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产业支撑体系是指循环型的现代化服务、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体系[1],或者产业支撑体系应包括主体产业体系、互动产业体系、配套产业体系三个层面[2]。中原经济区产业支撑体系则包括基础性产业、引导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3]。而新型城镇应该是宜居城市,应该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选择具有共生、伴生或寄生关系的产业作为配套产业,选择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生活服务环境。综上所述,河南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应该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根本、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内容、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产业、以产业政策为保障的一个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4]。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内容

优化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推进产业升级转型。首先,推动工业升级转型,发展新型工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类高成长性产业,重点支持化工、有色、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中的企业突破核心技术,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其次,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转型,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再次,要推动服务业升级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现代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二)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产业

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技术密集、创新性强、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在选择排序上、资源配置上都应优先考虑。通过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支持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使这种新兴产业往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保障河南新型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后发优势,依托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建材、电子信息、食品、装备制造、轻工、汽车等高成长型产业,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先导产业,不断提升河南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

(三)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产业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以及田间工程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其次,要重视发挥示范效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大豆、优质水稻产业带建设,支持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许昌、南阳等地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再次,要注重农产品产销对接,一方面,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和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规划;另一方面,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推进郑州、商丘、驻马店等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周口、南阳等农业大市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以此促进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产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新型城镇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培育具有特色的旅游名镇。加强对服务业用地的支持,放宽服务业行业准入,落实服务业税收扶持政策,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优化的产业结构。

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机遇,通过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租赁、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产业,大力发展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战略支撑型服务业,引进和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集聚园区的建设,形成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城镇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作用。

(五)以产业政策为保障

产业是立城之本,强城之基。城镇的发展、功能的提升,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带动。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而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以产业政策为保障。

首先,产业结构政策能够指导和规定产业结构构成,避免产业结构失衡。河南省为此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办法,明确了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工业实力,壮大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其次,产业组织政策能够对各行各业产业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规范产业组织对行业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河南省制定的发展规划体现了对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视,比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和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河南省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这些产业规划的出台有效鼓励和支持了河南省企业规模化竞争和产业化经营,促进了产业的合理发展。

再次,产业技术政策能够保护和规范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能够避免技术的滥用。河南省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比如《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河南省技术工程实施方案》。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了《河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为了鼓励与促进技术引进,出台了《工商联手、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工作意见》。这些政策总体上推动了河南省产业的技术进步。

最后,产业布局政策能够对产业进行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河南省出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合理布局,即中心城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高新区、航空港区、经开区这些城市组团发展先进制造业,而县域以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

[1] 陈秋玲.推行循环经济模式的障碍[N].文汇报,2004-08-14.

[2] 郭其有.岛外新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发展思路与选择[C]//福建省土地学会.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3] 郝爱民.中原经济区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企业活力,2012(9).

[4] 江曼琦,翁羽.宜居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

(责任编辑:王菊芹)

ResearchonIndustrySupportSystemofHenanNewUrbanization

WANG Xiao-yan

(SchoolofManagementandEconomics,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6,China)

New urbanization must rely on industry suppor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calls for industry support system, and industry support system promotes new urbanization to develop healthi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enan new urbanization industry support system,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promote new urbanization to develop healthily, its content is to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its leading industry is new industry, its basic industry is modern agriculture, its supporting industry is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its security conditions is industrial policy. It is a complete industry support system.

new urbanization; industry support system;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2014-05-10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研究》(2013B203)

王晓燕(1977—),女,河南淅川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与宏观经济分析。

F124

: A

: 1008—4444(2014)05—0026—03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城镇服务业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