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浅议

2014-03-31何颖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主专政民主人士西柏坡

何颖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共中央在这一伟大历史转折关头所做出的理论思考和一系列决策,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按照中国国情干革命、搞建设的科学求实精神,更突出表现了我们党善于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全局,高瞻远瞩,精心谋划,对建立新中国所需要解决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比较成熟而富有创建性的设想,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建国方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1948年毛泽东在九月会议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苏共代表米高扬时,对新中国的政权性质进行了解释,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为了更适合于中国的国情,所以称之为人民民主专政。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分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革命知识分子,是这个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必须团结和争取的力量。惟有各革命阶级的团结,才能使这个专政得到巩固。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光辉文献。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系统阐释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纲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我们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西柏坡时期,我党从革命事业的需要出发,依靠顺乎民心的革命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和求同存异、广交朋友、团结各方面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策略,实现了各民主党派的合作。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进一步重申了我们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强调要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坦诚地商量和解决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做出成绩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坦诚合作,召开了新政协会议,开始了共同纲领的制定和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法律和实际上得到了确认。而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便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联合政府的基本阵容。

党在建国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创造。它既不同于苏联式的一党制,又不同于欧美式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平等协商国家大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建言建议,献计献策,有效地发挥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这种新型的政党制度,不仅在当时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而且在后来的实践中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至今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走中国式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形成于六十多年前的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内涵着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通过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常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上不停地总结经验,在理论上不停地进行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新新观念,确立新思想,树立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事业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党要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深刻认识这一点,提高全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自觉性。

猜你喜欢

民主专政民主人士西柏坡
新中国的奠基之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试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
风雨西柏坡行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重现——兼论82宪法第一条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民主人士》
走进西柏坡